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的小组工作研究
范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少年与网络的联系也逐渐加深。网络在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见识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另一条难以逃脱又超乎常规的道路去走,那就是通往行为偏差的道路。本文意在以网瘾青少年群体入手,对其行为偏差进行研究,通过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小组工作及其理论,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对网瘾青少年出现的行为偏差进行探索,以寻求更迫切恰当的方式去帮助网瘾青少年群体走出行为偏差的困境,获得更加美好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小组工作

    一、网瘾青少年的行为偏差

    据中国青年网颁布的2011“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瘾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6%。其中具有严重网瘾的青少年比例则高达12%。这无疑向我们证实了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部分群体来说并不全是优点所在,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将自己深深地置于其中无法自拔。网瘾青少年之所以会有行为偏差的出现,具体原因有:交往方式错位、人性的逆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技术崇拜、社会功能退化等。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的表现主要有网恋、游戏成瘾、吸毒、犯罪、杀人、自杀、抢劫、盗窃、吸烟、酗酒、色情成瘾等。基于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涉及的理论,如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行为偏差等,本文采用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即小组工作的方法来进行探索研究。针对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的研究,本文将设计的小组工作活动的具体方案流程一一列出,具体如下:小组的展开过程主要有筹备期,初期,中期,后期和评估阶段五个部分。小组对象为12名自主求助的有行为偏差的网瘾青少年,小组社会工作者为4名。

    二、小组工作活动方案

    第一期小组活动:1.活动主题:I believe,I can;2.活动目标:使网瘾青少年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并融入集体;3.具体活动计划:A.一家人(20min)。目的:让组员之间有初步认识,让组员更清楚小组目标和内容,并澄清他们的疑问;内容:小组成员自我介绍,包括兴趣爱好及对小组的期望,工作人员介绍小组目标和内容;B.破冰游戏——猜猜我是谁(30min)。目的:通过游戏深化组员间认识;内容:12名组员分两组,相对而站,说出自己的名字及希望别人如何称呼自己。完毕后工作员用幕布将两组隔开,两边各派一名代表在幕布两边面对面蹲下,当工作员放下幕布后,先说出对方名字或称呼的人为胜,并将对面成员俘虏。活动进行至其中一组人数少于三人停止,败组惩罚;C.规范我来定(20min)。目的:使小组成员更有归属感;内容:与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小组规范,并澄清组内应有秩序;D.总结与通知(10min)

    第二期小组活动:1.活动主题:团结自强;2.活动目标:使网瘾青少年正视网络,建立团队,增强集体合作意识;3.具体活动计划:A.开场白(10min)B.心中的网络(10min)。目的:交流对网络的理解;内容: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对于网络的认识和理解,并谈谈网络的弊端;C.网络对你说(10min)。目的:认识网络的益处,并从中获得帮助;内容:工作员将事先写好的关于网络优点的便签发给组员,组员认真看过后将各自的便签读给大家听;D.团队协作—气球(20min)。目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内容:按照破冰游戏的分组为准,工作员准备6张便签(2嘴2屁股2手),以嘴吹气球、手帮屁股压破气球为规则每组分别进行3分钟的游戏,压破最多的为胜组,胜组有奖励,并分享集体合作的心得体会;E.你演我猜(20min)目的:加强组员间的默契度;内容:每组中两两一队,一人表演一人猜,一队3分钟时间,猜中词语最多的一组获胜,集体分享心得;F.总结与分享(10min)

    第三期小组活动:1.活动主题:一路有你;2.活动目标:使网瘾青少年之间以及与别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懂得如何信任别人;3.具体活动计划:A.开场白(10min)B.我最信任的人(20min)目的:点通记忆,让信任之火在心中燃起;内容:每个人至少说一个自己成长以来最信任的人以及和他(她)的故事,说出想对他(她)说的话;C.盲人障碍挑战(30min)目的:使组员在困境中信任他人;内容:两人一组,一人蒙眼,一人做向导,不许说话交谈,不许摘眼罩,违者受罚。由六位“盲人”做障碍,站在空间的不同位置,按顺序分别指引另六位蒙眼同学绕过“障碍”到达终点,分享在多人对自己进行引导时的信任过程;D.坐圈圈(15min)。目的:从担心中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内容:所有组员围成一圈,后一个同学将双手搭在前一个同学肩上,前一个同学半蹲在后一个同学腿上,按顺序一个个坐下去,戏后分享在担心中得到了什么感受;E.总结与分享(5min)

    第四期小组活动:1.活动主题:我爱我家;2.活动目标:加强网瘾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交流,使双方互信互助,并从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中走出来,共创美好生活;3.具体活动计划:A.开场白(5min)B.许愿池(10min)目的:形成对父母或或子女的具有希望性的期盼;内容:24位组员分别写下对父母或子女的期望,折叠并自己贴身保管;C.情景剧表演(40min)目的:进行角色互换,体验站在不同立场的父母和子女的感受和想法;内容:分两组短剧表演《我要上网》,并分享心得体会;D.未来,我来画(10min)目的:团结凝聚力,增强亲子互动,使同学对周围的环境信任并融入其中,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内容:在父母的指引下画下对周围或未来周围环境的期许和构想,并在组内分享,共同展望未来;E.心心相拥(10min)目的:传递内心的话,强化感情;内容:24位组员分别写下对父母或子女想说的话,并叠好与上一个便签一起贴身保管,将手中的两张便签与父母或子女进行交换并展示给大家,并给对方一个爱的拥抱;F.总结与分享(10min)

    三、总结

    网瘾青少年行为偏差问题的出现是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事情,从小组工作或者说社会工作中,我们能够看得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网瘾青少年的乐观、积极的作用所在。我们不能将这些因网瘾产生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视作“另类群体”,而是以平等的眼光去对待、去服务,给他们自信心,增强他们改变自我的能力,用他们周围的良好的资源去引导、去帮助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消除戒备,用一颗平常心去接纳来自我们的帮助,从而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青春时代。

    参考文献

    [1]宋海啸.中国社会工作理论[M].2013年9月第1版.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9

    [2]刘梦.小组工作[M].2003年12月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10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2006年5月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4]陆士桢,王玥.少年社会工作(第2版)[M].2010年9月第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

    作者简介

    王珑晓(1991—),女,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硕士,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