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发热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研究
范文

    谢钰帆 田伟田

    

    

    【摘要】目的 研究发热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发热患者7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血细胞涂片和血细胞常规分析。对比2组发生血细胞形态学异常阳性率和红细胞形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及HCT、MCV、MCH等红细胞形态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细胞态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发热病因,指导治疗。

    【关键词】发热;检验;血细胞形态学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9..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高速发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准确性大幅提高,对疾病病因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选取我院发热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70例,研究发热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发热患70例为实验组,均同意参与该研究,年龄18~75岁,体温>39℃,平均年龄(33.22±5.34)岁,其中男32人,女38人。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我院进行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年龄18~75岁,平均(30.45±8.56)岁,其中男34人,女36人,身体健康,无发热。两组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且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抽取患者上午8∶00~10∶00的外周静脉血,方法同血常规。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胞并对其进行计数,与此同时将血液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自然干燥,对干燥血液使用瑞氏染液进行染色,将制得的血涂片进行镜检,观察显微镜下每个细胞的形态变化。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并估算其阳性率,包括白细胞改变、异型淋巴细胞改变、异常细胞、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等;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HCT、MCV、MCH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检测者异常细胞比例(65.7%)大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形态指标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研究证明,发热可导致造血功能的紊乱,致使血细胞的形态改变。本研究中,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每种不同的细胞变化往往对应一种或几种不同的诊断方向,一种指标变化的多少也可以对应不同的诊断方向[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红细胞形态指标的水平明显更高。发热患者体内蛋白质和铁元素和蛋白质的过度消耗有会导致MCH、HCT、MCV等红细胞形态指标的升高,发热患者体内的高糖环境会导致患者利尿,体液减少,进而导致MCH、HCT、MCV等红细胞形态指标的升高。

    血细胞的形态与发热疾病存在联系,血细胞形态及计数的变化能够反映发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发热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2]。对发热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及早查明病因才能對患者进行对症有效的治疗,而观察血细胞形态学变化是诊断患者发热病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血液分析常用的仪器是血液分析仪,但由于血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对于多种血细胞无法准确显示和判断,该仪器诊断的结果具有假阳性,因此对于检查发热患者的病因及病情,在临床上常运用血液分析仪和血液涂片对血细胞进行综合检查,以确定其病因,进而运用恰当的治疗手段,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书兰.发热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70.

    [2] 刘? ?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8(10):78-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