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制建构 |
范文 | 胡晓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贷款在经济再分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合法筹资进行分配,促进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杠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發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不良信贷资产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困扰商业银行发展的难题。本文对当前金融环境进行分析,构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体制,探讨适合商业银行风险抵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自90年代中期商业银行组建飞速发展,导致不良信贷资产暴露,中小新行对不良信贷资产防御风险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化解不良信贷产生的连锁反映,商业银行整体不良信贷率有所控制,但城市商业银行不良信贷暴露出显性与隐性问题。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成为困扰商业银行发展的首要问题。信贷资金通过信贷投放进入经济社会,信贷资金大部分在贷前调查阶段出现问题,银行审核贷款依赖历史数据审核材料易被伪造资料蒙骗,虚假购销合同,虚假资金用途等。随着三去一降经济转型深入实施,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增加,成为银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银行信贷业务特征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体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类型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活跃,使得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迅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原因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经营发展需求,购房需求。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种类繁多,诞生的信贷产品丰富,贷款包括房贷,个人消费贷款,委托贷款等。品种繁多的个人信贷业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银行管理风险,客户信用风险。我国现有法律规范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缺乏统一立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缺乏法律地位,1999年中行颁布《开展个人消费新店的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推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但目前未出台消费信贷法,缺乏个人消费新店业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存在立法不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缺失,参与银行新店业务主体缺乏法律保护,新店业务法律大多针对法人,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立法不足原因导致业务发展中造成无章可循。 个人信贷客户信用风险表现为收入波动与道德风险,个人信贷客户为债务人信贷业务自行违约,商业银行针对个人信贷客户评价来自人行征信系统,通过查询客户征信报告了解客户负债情况,银行对客户了解情况直接影响业务顺利的发展。一些商业银行信息不够完全收录到人行系统中,无法查询到个人贷款申请人信用信息,银行只能从借款人提供资料中分析信用情况,信贷人审批时缺乏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健全的评级体系,数据采集源于客户生活各方面,由银行信用评级完成,其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水平较高。 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管理方式粗放,个人信贷管理水平较低,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差异很大,部分银行内控较为欠缺,管理经验薄弱,没有针对个人信贷业务的管理系统,在经济新常态下,个人信贷业务管理需求与内部管理体系矛盾突出,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带来了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市场成交量过少不能及时出手想要处理的资产引发的风险,很多客户用手中的大额存单等金融资产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如流动水平较大,可能使银行收回贷款难度加大,有些资产变现能力差,变现后银行无法收回成本,流动性风险主要存在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因素 国内市场未实现完全自由发展,信贷业务是银行收益主要途径,当前银行管理中信贷风险管理未系统化,风险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操作流程等,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程度增加,加大了业务经营风险,通过分析信贷风险表现及原因,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提高风险管理能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对信贷违约风险预期不足,信贷投放领域过于集中,银行新店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等。 当前国内银行信贷业务具有明显政策导向,信贷资金投放于经济增速快的行业,如机械制造业等,在房产过热发展环境下,银行信贷资金流入房产领域,目前房产运行为风险隐藏爆发期,如房产市场下行会导致放贷风险爆发,影响信贷业务稳定性。当前银行对客户资信评价过于粗放,仅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分为四个等级,银行信用管理笼统,不能对客户资信做出有效评断。国外银行将客户资信划分为8个等级,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疏漏,经济环境不稳定可能导致银行资产损失。 银行信贷业务中很多为质押贷款,如经济处于上行环境,估价较高,如经济处于下行环境导致质押物价缩水,质押物跟踪方面存在滞后问题,质押物监控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工程竣工后有些质押手续未及时办理,造成银行难以主张质押物权益。银行信贷风险是重要因素,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薄弱,其问题根源是银行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内控缺乏系统性,导致责权利配置不清,我国经济软着陆步伐加快,需要银行规范信贷管理。 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我国银行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缓慢,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信贷风险控制经验,进行适当的改善,促进银行信贷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服务问题原因是储存客户信息与用户信息存在分析,银行在进行个人信贷放款服务前应调查核实用户实际经济条件,具备资产情况等信息,降低信贷风险出现率。 欧美国家通过立法要求企业提供政府设置的征信机构,在确保信息真实性下降信息分享到金融机构,保障用户信息的真实性。日本采用会员方法减低风险。我国需根据发达国家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结合银行发展情况构建信用体系,提升银行内部管控,降低违约现象的出现,个人违约会使信誉受损,在日后经济活动中受到约束。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内部认同的文化,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财富,如英国银行通过建立风险文化约束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行为保证保持工作热情,降低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面临信贷风险会降低经济损失,美国应对经济风险采取转嫁措施,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贷款人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四、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需要结合国家经济形势,预期风险价值,保证信贷业务盈利价值,银行管理者需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对风险成因,发展趋势等明确认识,提高风险管理能效,改变风险管理中以主观经验判断的落后方法,调整信贷资金流向。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放缓,需要银行调整出口押汇模式,信贷业务管理中提高授信标准,严格执行银行指定新店审核标准,在授信额度上采取收紧政策,对业绩良好的企业可增加授信额度。 银行内控管理要偶高层管理控制,信贷风控管理人员层次高管理效能好,银行综合管理中高层管理人员控制能效高,有利于构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将内控视为系统工作,各部门在管理中密切协作,针对银行运行风险进行监督汇报,充分发挥其信贷风险管理调节作用。内审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银行需建立独立的内审体系,当前银行业务中柜台服务为信贷风险管理起到了把控作用,后台业务审核有利于构建新店防范力量,内审是覆盖全员的防线,能发现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因素,对信贷风险防范结果做出评价监督,使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信贷风险管理需要纳入常规管理体系,对资金流向等进行严格审查,充分认识贷款企业资信及风险隐患。银行需构建完善的风评体系,对信贷企业业务经营,管理组织等进行充分分析,银行要及时了解对信贷做出反应,对信贷进行资信评价,充分了解其财务管理,经营环境等信息,确定企业授信额度。 针对银行风险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风险管理进行干预,构建破产清算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风险,对信贷合同执行情况全程跟踪,通过企业资金管理情况建立数据库,对企业走向进行综合评价,银行要注重资产组合管理,通过贷款组合减少风险聚集,建立科学精密的数据分析系统。 结语:在金融经济发展形势复杂情况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风险受到多重内外条件影响,对风险管理不能完善的银行具有挑战性,银行新店风险管理中要拓展管理领域,加大银行信贷业务监管力度,促进银行业务盈利价值提高,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解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商业银行个贷系统要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改善个贷业务风险控制现状,为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探讨[J]. 于天野.? 当代经济. 2016(23) [2]我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 黄嘉聪,郑涵尹.? 现代商业. 2008(03) [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 刘晓勇.? 金融研究. 2006(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