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产科新护理模式对高龄产妇负性情绪、分娩结局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范文

    曲文英 崔敏华

    

    

    【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在采取新护理模式时对负性情绪、分娩结局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63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新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娩结局和护理质量。结果 首先比较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数据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分娩结局,护理后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對于高龄产妇采取新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另外也能提升自然分娩率,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护理模式;高龄产妇;负性情绪;分娩结局;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5..02

    目前随着国家倡导二胎,很多女性响应这一政策,因此在妇科中高龄孕妇的人数越来越多。考虑到此类孕妇年龄偏大,因此产道和会阴组织的弹性会逐渐变差,而且子宫收缩较为乏力,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胎儿和产妇生命[1]。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实施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模式,以此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分娩痛苦。基于此,本文试对新护理模式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63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年龄35~43岁,平均(38.15±1.24)岁,产次1~3次,平均(1.59±0.65)次;对照组年龄35~42岁,平均(38.23±1.36)岁,产次1~3次,平均(1.41±0.74)次。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为体征监测,情感支持等。

    研究组采取新护理模式,首先需要在产妇分娩前予以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她们了解分娩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产妇保持良好心理情绪对分娩的重要性,变相地提高后续产妇对护理的依存性。其次在分娩过程中应当予以产妇正确引导,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产妇调整体位,通过抚触等方式缓解产妇紧张感,放松肌肉。

    1.3 观察指标

    以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负性情绪得分越低说明情绪越优,护理质量越高说明质量越高。

    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果,分娩结果记录剖腹产和自然分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前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数据显现出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娩结果对比

    经护理,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100.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87.09%。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高龄产妇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生理等异常,因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较大[2]。由此可见,在分娩过程中实施专业的护理可以有效帮助产妇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证母婴安全。

    综上,对于高龄产妇采取新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负性情绪和护理质量,另外也能提升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 静,段红艳,陈 梅.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5):2763-2765.

    [2] 徐建平,顾水琴,朱群娥,etal.足月剖宫产术中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效果及可行性[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8):570-5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