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效控制民用汽车保有量的研究分析 |
范文 | 摘要: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顽疾。汽车拥堵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而且加重了空气污染。为弄清楚影响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原因,本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找到了自2008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做定量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以便找出有效控制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办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用汽车保有量;定量分析;多元线形回归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国家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涨,这即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便利性,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是汽车拥堵的问题,其次是汽车的排尾污染问题,还有汽车噪声污染问题等。根据以往文献,张冬若利用EViews对我国民用汽车发展进行了预测,仲伟周等基于因子分析法,对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英对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进行了多层面分析,刘卡对中国民用汽车保有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等。这些研究选取的解释变量大多集中在GDP,人口数量等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因素有许多,与上述文献不同的是,本文研究的是居民消费水平、国内消费税、汽车产量、公路里程、汽油产量与民用汽车保有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有效控制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办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用汽车保有量发展现状 由图1看出,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由 2008年的 5099.61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20906.67万辆,10年间,民用汽车保有总量翻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因此,需要研究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影响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根据原始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C+β1X1+β2X2+β3X3+ε,其中,βi为偏回归系数。 (二)数据选取 为反映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全貌,选择全国的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居民消费水平、国内消费税、汽车产量、公里里程和汽油产量作为解释变量且分别为X1,X2,X3,X4,X5。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表1):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回归结果 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变量X4的P值=0.8092>0.1,所以应该进行逐步回归。首先,剔除变量X4,剔除变量X4后,变量X5的P值=0.1333>0.1,所以应再剔除变量X5,得到以下回归结果:变量X1、X2、X3的P值均小于0.1,说明X1(居民消费水平)、X2(国内消费税)、X3(汽车产量)与Y(居民消费水平)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其次,R?=0.998098≈1,则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非常好。 最后得出该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4664.319+1.025939X1-0.409093X2+2.038770X3 (二)回归结果的分析 由逐步回归的结果可知:C=-4664.319,β1=1.025939,β2=-0.409093,β3=2.038770 β1=1.025939,表示在国内消费税、汽车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与民用汽车保有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民用汽车保有量就会增加1.025939个单位。这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下,居民消费水平决定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私人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的根本。高消费水平会促进民用汽车的消费。 β2=-0.409093,表示在居民消费水平、汽车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消费税与民用汽车保有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消费税每增加一个单位,民用汽车保有量就会减少0.409093个单位。这说明基于现今执行的新车购置税规定,购买新车需要交纳一定的新车购置税,所以购置税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民用汽车的购买量。 β3=2.038770,表示在居民消费水平、国内消费税不变的情况下,汽车产量与民用汽车保有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汽车产量,民用汽车保有量就会增加2.038770个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民用汽车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快于除民用汽车外汽车意外的增长速度。 另外,虽在大家看来公路里程和汽油产量的增加会带来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速加快,公路或许更多地承担了货物运输的功能,再者,虽然汽油的用途相当广泛,仅在民用汽车使用汽油量上所占比例很有限,所以民用汽车的保有量增加由汽油产量增加产生的影响也并不大。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结论与现实相符, 从而充分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衡量各因素对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的变化程度。 四、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汽车保有量、居民消费水平、国内消费税和汽车产量的回归模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上的问题,例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针对这一事实,我们需要有效地控制民用汽车保有量以解决相关问题。基于前文的分析,对未来中国民用车保有量的控制提出如下建议: (1)从居民消费看,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国家可以大力宣传共享汽车以及公共汽车的使用。加大相应的限量政策的力度,严厉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使得居民降低汽车的购买量。 (2)从国内消费税看,国家应该适当提高高端消费的税收,从而减少汽车的购买量。 (3)从汽车产量看,国家可规定相应的汽车工厂控制生产,减少汽车生产量,平衡汽车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2]张冬若.基于EViews對我国民用汽车发展的预测[J].科技经济市场,2017(04):84-86. [3]仲伟周,王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11):16-20. [4]王英,胡晓华.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多层面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02):206-210. [5]刘卡,余经历,许利峰.中国民用汽车保有状态及发展趋势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7(01):67-68. 作者简介: 孙巍月,女,四川都江堰人,汉族,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学发展中心在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