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
范文 | 张照华 陈岩 摘要:随着互联网+、云会计等大数据的发展,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也会发生变化。如何将大数据运用到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中,提高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探讨,探究大数据对存货内部控制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与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存货;内部控制 一、引言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状况,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变化,针对存货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因素和具体环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防止企业财务舞弊,提高存货采购、验收、出库等环节的合理性,保证存货资产的安全。将大数据和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结合,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存货业务流程的效率,为管理层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更有前瞻性的建议。 二、大数据对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存货内部控制内容扩充 企业传统的存货内部控制往往注重内部环境和存货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发展程度和外部环境的信息缺乏全面的理解,增加了存货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形式复杂多样,企业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企业更加注重识别存货内部控制中的风险,并合理应对,进而提高存货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存货内部控制环境全方位高覆盖的大数据管理,对与控制环境有关的控制环节分割细化,提供更加大量整合度高的信息资源。 (二)存货内部控制的工作模式发生变化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查看近十年的销售数据,结合当下所处的季节、考虑产品人均消费、促销等因素,经过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的发展规律,用一定的算法来预测未来的消费趋势,确定库存量的大小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量。高库存一直是所有企業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利用全网收集到的数据,在采购、销售、区域调拨、退货等环节进行模拟,结合现货率、存货周转率、滞销等因素,提出相应的促销、报废处置、跨区域调拨等措施,保持健康的库存量,提高存货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存货内部控制风险更大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存货采购环节、验收入库环节、仓储保管、发出处置等环节不再独立,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不同的系统,深入了解各个环节在存货内部控制中扮演的角色。此外,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的数据储存、授权风险,平台系统出现漏洞、病毒感染,数据出错或处理错误等特别风险,给内部员工的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专业知识素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时,企业需要员工需要拓宽自身的优势,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对存货内部控制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从源头上提高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基于大数据背景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建立信息化的存货内部控制环境 在大数据时代,管理层要重视数据在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好地管理数据,发挥数据在制定决策时的作用。企业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关于存货内部控制的主题课程,日常宣传存货内控的重要性,强化员工的内控意识。 同时,企业管理层要转变管理理念,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使得存货管理程序规范化。另外,企业可以聘请精通数据的职业经理人加快企业树立大数据理念,及时诊断大数据平台的系统漏洞,带动全体员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解决存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此外,企业要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保障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信息维护,控制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维护存货信息安全,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在存货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在从事存货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有些信息价值非常高,一旦信息丢失会影响存货内控机制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为了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做好信息备份的工作,减少数据意外丢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授权系统,对存货信息的使用者的不同层次权限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流程中的权限设置,防止存货的财务数据被恶意篡改。企业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应设置风险报警系统,立足于客观的大数据,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反映或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异常,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形成系统的风险防范体系。 (三)利用大数据平台,完善存货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应该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将财务ERP系统和OA、HR、供应链、生产制造等ERP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较为闭合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企业可以将不相容职位的信息公示在平台上,坚持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的原则,方便不同岗位互相监督,避免一人同时审核多个环节的现象,同时应该建立信息化审批授权系统,明确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企业要根据大数据平台收集到的客户订购单、产品销售预测和市场需求等信息编制生产预算,可以适当放大年度预算,分期预算时适当控制,应该保证全体员工能参与存货生产的预算编制和实施。此外,要对存货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参与存货盘点的员工要规范存货盘点过程中行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最后,企业应建立公开、合理的绩效考核平台,督促全体员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企业可以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对存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存货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企业员工可以在信息管理平台上传采购、入库、退料申请,生成领料单、入库单等相关单据并生成电子凭证,员工经授权后可在系统里下载保存电子资料,并且电子资料比纸质资料保存时间更久,方便员工随时查阅信息并及时沟通。另外,大数据可以和线上员工服务联系起来,为企业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例如管理层将重要决策、会议报告公布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员工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变更;财务部门可以在平台上多渠道、多方位的了解采购部门、供应部门、库管部门的存货动态信息,提高存货的核算准确性。 (五)发挥大数据平台的监督作用 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反映出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存货内部控制的变化情况,生成内部控制报告,同时将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自主披露和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进行对比,发现存货管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存货内控的缺陷,及时改进,记录改进效果,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同时,内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自我评价,定期考察专业技能是否合格,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结论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不仅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且对企业存货内控的制定和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大数据可以促进企业内控环境的改善,完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更好的保障存货资产的安全性。企业需要在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存货进行管理,进一步改进存货内部控制流程,提高存货资产的使用效率,更快的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轶.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9,10:73-75. [2]汪琳.浅析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学习,2019,22:235+237. [3]王新华,张明.大数据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18,04:21-23. [4]李永红.基于大数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116. [5]封坤,穆昭.大数据时代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7,01:10-11+33. [6]张婷.大数据下企业存货管理研究[J].商,2016,10:24. 作者简介: 张照华(1995-),女,汉,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专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实务。 通讯作者:陈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