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突出抗战文化特色 传承重庆历史文脉
范文

    熊子华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抗战文物是重庆最具特色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是重庆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抗战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统筹推进,形成研究挖掘、修缮保护、利用开放的工作格局,为传承重庆历史文脉增添了亮点。

    一、全市抗战文物基本情况

    重庆是全国抗战文物保存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现存抗战遗址395个,分布在全市22个区县,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夏坝)。全市抗战遗址涵盖了重要史迹、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故(旧)居、工业遗产、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石刻题记等11个类别。全市抗战遗址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101个抗战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93个抗战遗址,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60个抗战遗址,抗战遗址文物点141个。馆藏抗战可移动文物92001件套。我市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库里申科烈士墓园、国民参政会旧址、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等6处抗战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二、抗战文物保护初见成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多次专题研究强调。对全市抗战纪念场所、活动、内容等,要加强统筹,整体布局,突出重点,追求实效。近几年来,抗战文物保护主要取得五个方面成效。

    (一)抓好基础工作。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调查,组织开展了全市抗战遗址和抗战可移动文物专项调查,全面摸清重庆市抗战文物资源情况,明确保护对象,为全面做好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重庆市有21处抗战遗址榜上有名,全市国保单位抗战遗址达到27处。对重要抗战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设立了保护标志和说明牌,编制一批抗战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对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实行统一挂牌保护。

    (二)强化法规保障。重庆市颁布实施《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国务院审批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明确将重庆开埠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遗存纳入重点保护范畴,彰显重庆在我国近代史上的显著地位和突出作用。市政府颁发了《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政府规章,下发《关于加强抗战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出台了关于抗战遗址保护在容积率、绿地覆盖率及重新确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抗战文物保护法规政策体系。

    (三)编制保护规划。编制完善《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厘清了抗战文物空间分布状况,提出全面保护395个抗战遗址,重点保护61处187个重要抗战遗址,集中保护15个抗战遗址片区,控制保护5条抗战遗址廊道。开辟13个专题陈列馆和5条主题旅游线路。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重点抗战遗址保护利用。2014年,市文物部门联合规划部门编制《重庆市主城区抗战遗址定点定位规划》,将主城区314个抗战遗址的位置、保护范围、保护要求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中,从城市规划上加强抗战遗址预防性保护与管理,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控规“一张图”管理,进一步增强抗战文物的主动性。

    (四)重点抢救维修。对116个抗战文物实施了重点抢救性保护,累计投入1.7亿元,维修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抢救维修“国保”单位22处、“市保”单位20处、“区保、县保”单位31处,全市抗战文物险情得到全面控制,抗战文物保存状况大为改善。

    (五)推进综合利用。通过集中成片利用、整合对外开放、打造交流平台、开办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强抗战文物综合利用。目前重庆市已有129处抗战遗址对外开放,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建成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15家抗战类博物馆,推出了重庆抗战岁月、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民主党派历史陈列展、卢作孚生平展等专题展览32个,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建成宋庆龄旧居、桂园、特园等10个渝台文化交流基地,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建成渝中区上清寺片区、红岩村片区、李子坝片区和南岸区南山(黄山)片区等4个抗战文物旅游区,年均接待人数约650万人次。以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工程为平台开展了《重庆谈判》、《重庆大轰炸》、《重庆抗战遗址保护研究》等专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抗战历史研究学术成果。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全社会文化自觉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抗战文物保护工作还面临一些压力。主要表现是:少数单位法定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主动保护意识不够,保护责任履行不到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不平衡,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较好,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保存状况还不理想。抗战文物综合利用还不够充分,抗战文物文化价值解读和利用方式比较单一。

    三、深入做好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确立抗战纪念设施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应当受到严格保护,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抗战文物资源数量多、文物价值较高,是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抗战文化影响深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传承抗战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持续推进。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合理利用的原则,切实保护好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

    (一)加强研究挖掘。研究挖掘是提高抗战文物历史价值、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2017年,全市扎实做好《重庆抗战遗址基础史料研究》、《抗战时期重庆兵器工业遗址群保护与分类利用研究》、《抗战时期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遗址群保护与分类利用研究》等5个课题研究,加快成果出版。通过标识解读、陈列解读、遗址(场景)解读、学术研究解读等方式,全方位展现重庆抗战文化内涵,不断提升重庆抗战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二)统筹保护利用。一是继续抓好抢救维修,持续不断实施抗战文物保护利用五年计划,实施50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保护利用项目,2017年重点实施大渡口抗战工业旧址钢铁厂迁建委会旧址、九龙坡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第一兵工厂旧址、渝中区抗战金融旧址聚兴诚银行等重点抗战文物修缮工程。二是着力推动抗战文物对外开放,加快九龙坡建川博物馆、大渡口工业博物馆等建设,尽早对外开放。三是实施抗战文化标识工程,以主城区为重点,结合抗战历史建筑和历史事件设置说明牌、指示牌和引导牌,凸显重庆的抗战文化。四是打造抗战文化旅游线路,整合重庆抗战文化资源,形成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名人旧居、政治风云、外交使馆、抗战军事等旅游主题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海内外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三)创新保护机制。一是加快建立全市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信息管理平台和预警机制,推进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抗战遗址的“四有”工作,加快划定公布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二是结合重庆实际,制定出台《重庆抗战文物保护利用导则》,大力推进抗战文物的数字化、影像化。三是理顺不同权属抗战遗址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委托管理的方式,实现对抗战文化遗产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利用。比如,对国有单位管理使用的抗战文物无力保护的,由所在区县政府实行权属划拨,委托由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对个人和集体所有的抗战文物无力保护的,由所在地区县政府以补偿征收、以地置换或产权回购等方式收归国有,进行保护利用。

    (四)加大宣传普及。抓好专题展览宣传,积极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兵器工业、抗战金融等抗战文化专题展览。充分利用每年6月5日重庆大轰炸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展纪念活动,精心策划一系列展陈活动、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推出一批抗战主题宣传专栏。充分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组织实施好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作 者:重慶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

    责任编辑:马 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