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原真性的二元结构
范文 陈宇斌 翁时秀



[摘要]原真性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关于原真性,存在多种看似无法统一的“理论”。文章从研究传统的视角重新梳理了旅游研究中的原真性成果,总结了原真性研究所指涉的学术问题,并基于现代性二元结构的分析重构了各类原真性理论的关系。研究发现:原真性被引入旅游领域,最初是为了回答现代性背景下旅游的组织方式问题,之后转向解释旅游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必要价值。由这两个问题发展出来的理论无法统一。但从现代性二元结构(理性现代性扣审美现代性)去理解,这两个问题对应的原真性理论却有其内在逻辑:理性现代性对应“解释现代旅游组织方式”的原真性理论,可称为理性原真性;审美现代性对应“解释旅游价值”的原真性理论,可称为审美原真性。原真性的矛盾是必然的,因为这一概念描述了充满现代性矛盾的现代旅游特征。文章是一次整合原真性理论范式的尝试,有助于消除原真性内部区隔,增进该主题的学术共识。
[关键词]原真性;现代性;理性;审美;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8)01-0086-09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8.01.013
引言
自MacCannell 20世纪70年代引入“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旅游学界已涌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旅游学者往往借鉴这一概念在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遗产研究中的内涵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这便形成了旅游原真性研究“百家争鸣”的局面:“舞台化”原真性、“浮现”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存在主义原真性等相关概念相继出现。旅游原真性的多元内涵,因其源自不同研究传统,不能互相融合,引出了诸多问题:哪一种原真性概念能更好地理解旅游?各类概念该如何取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该领域的争论因长期莫衷一是、自说白话而变成一场零和博弈,使得原真性概念日益走向分裂。近十年来,不少学者试图整合各类原真性理论,但目前尚无定论。
鉴于此,本文试以现代性为基本视角来重新思考原真性,首先梳理已有旅游学原真性研究成果,然后追问原真性概念之于旅游研究的意义,假设并论证其意义在于深刻理解旅游的现代性特征,进而指出,或许可以从现代性的观点去理解看似不统一的旅游原真性理论。继而借鉴“现代性二元结构”的理解,尝试将旅游原真性结构化并与现代性进行对比,归纳出旅游原真性的二元结构。本文从更宏观的学术背景出发,希望可为长期碎片化使用的各类原真性研究范式的整合尽绵薄之力,增加在此主题上进行研究的互补性,取得更多的学术共识。
1旅游学中的原真性
“原真性”是一个在遗产研究、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旅游学中都有一席之地的多学科共享的概念。原真性被引入旅游学界40多年来,已经成为旅游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旅游学的原真性研究中,始终可以看见来自遗产研究、哲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研究传统。旅游学者在一个研究中常常不只运用一种视角看待原真性。如MacCannell既把原真性看作旅游客体的属性,又在旅游组织过程中分析原真性的再现;Wang则描述了一种游客独立寻找、旅游地配合组织的主客互动型原真性,既包含存在主义的内涵又有建构主义的内涵。所以,想把旅游学原真性研究分离成几类互相独立的理论是困难的,因为大多数理论本身是多学科、多方法、多视角的综合。但是,相关理论所引用的方法、视角却是有据可循的。
所以本文在综述原真性研究时,并不直接将原真性理论分类,而是总结原真性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视角。按视角分类,能够分析出各种原真性理论究竟是如何构建的,从而追溯该理論所指涉的学术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归纳原真性研究所解决的学术问题的关系,来重构原真性理论的关系。经由文献梳理,本文归纳出三个研究传统(表1):人类学、社会学的“组织过程”传统(关于主客关系的演变进程),哲学的“真实与存在”传统(关于主体的真实存在),遗产研究的“真假判断”传统(对于客体的真伪判断)。其他学者关于原真性类型的观点,如Bruner提出的原真性四个意义:仿真、真诚、本源和权限(仿真对应着再现过程,真诚、本源对应着真实、存在,权限对应着制定标准);王宁把旅游原真性研究总结为客观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及存在主义(下文展开讨论),都与“三个研究传统”有一定对应关系。
1.1人类学、社会学的“组织过程”传统
旅游学的原真性研究最早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部分原真性理论便得益于关注发生、组织过程的研究传统。“过程方法论可以显示原真性是怎么样被个人与集体的观点……所影响”。这类理论定义的原真性既是过程产物,又有结构要素——它是在旅游组织过程中被刻意呈现的某些旅游地的客观要素(物质或文化)。而理论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学者定义原真性的具体化程度。MacCannell认为原真性是人们隐秘的后台生活的特性,却在旅游中以“舞台化”形式表现出来。而Cohen的原真性,不只强调原真性的生成过程——“浮现”,而且强调是“客体传统特质”和“游客认知”确定了“是否原真”。Culler则认为游客体验的原真性是一种被重新营造的符号、象征意义。
这类理论构成了一个从具化的实体到抽象的符号、从内容原真到形式原真的谱系。王宁所说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正是这个谱系的两极。之后,Huges、Wang又在建构主义一端融入新的内涵:游客的主观追求、感受也是构成原真性的条件。
1.2哲学的“真实与存在”传统
哲学上的原真性是在现代性背景下被提出的,用于分析真实存在、人生意义等话题,有两个分析角度:从客体出发和从主体出发。对客体的研究,最经典的著作是Benjamin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该理论较少运用到旅游学的研究。目前能看到的研究是Rickly-Boyd运用Benjamin的理论调和各个原真性内涵,指出旅游中的原真性包括了Benyamin所说的两种原真性:传统仪式的实物载体中的原真性和经验的原真性。
对主体的研究,早期经典著作当属Trilling的《真实性与原真性》。该书的核心论题是自我,原真性和真实性(sincerity)都被用来表征反观自我的态度。两者关系是“原真性源自真实性的崩溃”。在现代体系形成时,社会经验多元化导致人类两种身份认同——世界中的我以及经验中的我失去平衡。人类对失衡的反抗是寻找一种新的身份认同观念,就是“原真的”自我认识。
反抗过程就是追求原真的过程,而个人主义则是这个过程的最初理念和具体内容。Handler认为,原真性是一个西方现代社会中与个人主义相关的文化构建,“个人主义对中世纪世界观的反抗正是现代原真性观点的基础”。所以,哲学上原真性是人类反观自我的态度,是现代性中新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是旅游产生的内在动机。海德格尔的研究是存在主义原真性研究的重要基石。海德格尔认为人们的存在状态是原真(本真)或者非原真(非本真)的,取决于他们怎么投射(project)自己。“在基本的自我理解中,原真性得以确定”。个体要求自己超脱外界时,人类才有可能达到“原真”。
王宁眼中的旅游,是一种达到这种超脱状态的实践方式。“现代性下,原真的自我表现为,通过旅游,反抗主流体系的主宰作用的理性逻辑”。在旅游过程中,人们远离他们的规范,以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的生活;旅游是打破日常生活的必要结构之一;旅游活动是非寻常的,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约束;旅游使游客逃出日常角色。游客追求旅游地区别于全球性的世界图景的另一种生活特征。旅游给予了游客意识到另一种生活的真实性的可能,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人类能够证明自我存在的机会。原真性既指人造物、事件的真实性,也是一种人类作为真实自我而存在的属性。
1.3遗产研究的“真假判断”传统
遗产研究关注“真假判断”的视角一直都在旅游原真性研究中有所体现,但是却从未被彻底、单独地描述成一种理论。张朝枝这样区分两类研究: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强调客体本身衡量标准,讨论建构公认的遗产保护标准体系与技术指标;而旅游研究则强调主体的实地体验,讨论主体对客体“真”“假”的辨别及其体验效果。旅游研究从遗产研究吸收过来的是以特色、特性、元素等抽象的形式、符号来描述“何谓原真”。旅游学者往往只把“真假判断”作为研究原真性时必须考虑的维度,如Daniel研究旅游地舞蹈表演时,强调传统要素对原真性体验的作用。Selwyn是为数不多的、使用“真假判断”视角解构、定义原真性的旅游学者。他从主客关系切入,以结构主义方式描述了两种原真性:“热原真性”指游客关于自我和社会的想象世界;“冷原真性”指一系列程序、标准定义的原真。
也有學者综合了多个学科对原真性的认识和逻辑,试图提出解释力更强的框架。Belhassen通过分析地方性、信仰和行动三个朝圣要素,构造出一个理论框架——神域(theoplacity)。这个框架包含了对本土、地方的空间性认识(“真假判断”视角)和对交互活动的时间性认识(“组织过程”视角),还有对主体意志、体验的表达(“真实与存在”视角)。
另外,被王宁归类为后现代主义原真性的理论可以认为是对“真假判断”传统的终极追问。这些理论完全否定客观原真性的可能性或必要性。他们认为“并不存在单一的可以用于所有旅游目的地的原真性概念”,因为不可能使一个固定、明确的客观现实与社会、个人构建的多元现实相一致。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这样那样共存的。Baudr-illard甚至认为人造景点比自然生成的更真实——那是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
“真假判断”研究传统被后现代主义弱化后,又被Cohen重拾。在回顾原真性研究时,他认为关注“原真化”的过程更有现实意义。从原真性到原真化,是一种学术目的的变化,是从理论探索到应用研究的转变。
1.4小结
综上所述,在旅游研究中,原真性有三个研究传统:先有遗产研究的“真假判断”和人类学、社会学的“组织过程”,再有哲学的“真实与存在”。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是由于复杂的旅游现实中不断出现旧理论无法解释的“例外”。无论是原生态、土著部落,还是完全人工的主题公园,无论是原始文化仪式,还是商品化、现代化的活动,现代社会中都有不同人群在两种极端类型的旅游地、活动和事物中获得原真性体验。“真假判断”“组织过程”发展出的理论都无法完全解释这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把研究焦点转向产生原真性体验的游客是明智的。可见,原真性研究作为学术实践一直有明确的现实问题导向。
如何处理原真性围绕不同焦点展开的理论之间的关系?这是目前旅游原真性研究遗留下来的鸿沟。本文尝试以现代性的视角梳理旅游学各个原真性理论之间的关系,调和原真性的多元内涵。
2现代性、旅游与原真性
本节将首先论证不同的原真性理论焦点可归纳为对旅游地现代性特征和游客现代性特征的回答,进而指出原真性概念内涵的矛盾是现代性矛盾的映射。在此基础上,第3节和第4节将以现代性二元结构的观点解剖各类原真性内涵,从逻辑上论证原真性与现代性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
2.1现代性与旅游
现代性是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也是现代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内学者中,王宁首次引入现代性解释旅游的现代特征,之后不少哲学、社会学、民族学、地理学、旅游学学者进一步探讨了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学界普遍认可现代性是现代旅游的前提条件,认为大众旅游赋有现代性基本特征,现代性与现代旅游有一定因果关系,旅游中透露着与现代性类似的矛盾结构——“好恶交织”。
旅游是介乎于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结构性行为。旅游在现代性中的特征也有着明显的结构——分别是指向旅游地和指向游客的特征。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的影响带来了旅游的动机,游客出行是为了逃脱韦伯称为“铁笼”的现代生活。而旅游地是在商业化、全球化等现代性力量下组织而成,现代性赋予了旅游的生成基础。可以说,旅游是现代性的产物。
2.2原真性与旅游
那么,在现代性背景下,到底该如何理解旅游的本质特征?“原真性”正是被旅游学者引入回答这个问题的概念。“原真性”是人们对现代旅游“好恶交织”的心理反映,揭示了现代旅游现象中的社会现实及存在的问题。而笔者认为,原真性不只是在心理层面反映现代旅游,而且描述了旅游实践。无论哪种原真性理论,其提出的目的都是为了描述、解释现代性中的旅游本质:“真假判断”视角和“组织过程”视角关注现代性背景下旅游“是什么”“怎么样”,回答了旅游组织方式的问题;“真实与存在”视角关注现代性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旅游现象,回答了旅游必要价值、游客动机的问题。
这些理论有明显的结构,它们分别指向旅游地与游客、景观与体验、商业化与原真状态(或真实自我)、资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现实与反思、压抑与反抗、逐利与救赎。这一系列的二元结构并非不可调和。如果从更宏观的现代性视角审视多元的原真性概念,则可发现:原真性概念内涵的矛盾正映射出现代性的矛盾。
因此,在探索旅游学各个原真性理论之间关系的时候,应从现代性与旅游、旅游与原真性的基本关系出发,将旅游原真性的思考置于旅游现代性的思考中,从旅游与现代性的结构映射中找出原真性理论的结构。
3现代性的二元结构
3.1反对自身的现代性
现代性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自身矛盾。现代社会充满了理性实践,但对其自身的批判也大量存在。王宁将现代性划分为逻各斯现代性(logos-modernity)和厄洛斯现代性(eros-modernity)。周宪则提出:现代性自身含有一对拮抗的力量,现代性内部有两种对抗的逻辑。现代性自身二元结构注定其是矛盾的。
3.2现代性矛盾的逻辑分析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对立局面?鲍曼认为现代性的规划都是对确定性、统一性即秩序的追求。在对秩序苛刻、绝对的追求过程中,反而出现了“秩序的他者”。这是因为存在秩序与混乱的辩证法:秩序否定混乱,但是没有绝对的秩序,且秩序要在混乱中凸显。秩序和混乱的矛盾,“恰恰反映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科技的设计、操作、管理和工程特性与现代主义文化那典型的‘他者形态之间的尖锐对立上”。
所以,现代性的内在张力是其话语逻辑矛盾的必然结果。鲍曼将其表达为现代存在(即社会生活形式)和现代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为现代主义)的对抗。拉什提出了两种现代性,第一种现代性基于科学的假设,另一种现代性是审美的现代性。第一种现代性来源于启蒙运动对人类理性的呼唤,与韦伯的“工具理性”也是一致的,可以称为“启蒙现代性”或者“理性现代性”。第二种现代性是对第一种现代性的反思。周宪将两种现代性特征表达为数对西方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基本冲突:客体-主体,理性-感性,秩序-混乱,集体组织化一个体自由,工具理性-审美表现,庸人哲学-英雄主義,日常现实-乌托邦等。
这就是现代性的二元结构一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正如秩序与混乱的关系一样,它们的对抗是现代性和谐的必要条件。原真性系列理论之间的结构和这种结构是类似的。
4原真性的二元结构
4.1原真性与现代性
以上论述可归纳为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现代性本身是二元结构的,存在两种对抗的现代性——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是现代性的一体两面。第二个观点是:旅游与现代性有着类似的矛盾结构——“好恶交织”。我们谈论的“旅游”是指“大众旅游”。“旅游在传统社会中还只是零星的、偶发的事件,主要是贵族的特权,还不为大众所普遍接受。”交通科技发展带来的“时空压缩”创造了大众旅游的技术可能,而城市中重复的日常活动空间、生活压力提出了旅游需求。旅游是在现代社会才变为普遍现象。第三个观点是:各种原真性理论是关于现代旅游本质的理论。以“舞台化原真性”“浮现的原真性”为代表的“组织过程”派和以“神域”框架、博物馆学、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真假判断”派回答了旅游地组织方式的相关问题。“真实与存在”派回答了旅游价值、游客动机等问题。所以,三大派系是聚焦于两个问题,它们的研究对象、视角、范式、价值表达呈现一种二元结构。
由以上三个观点推理,如果不同的原真性理论都只是对旅游现代性特征的不同方面的理解(或者说,不同原真性理论所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那么,不同原真性理论就会表现出矛盾。但是,如果以更宏观的现代性结构来看待这些矛盾,那么这些矛盾则是可以统合的。可以认为,这些理论所讲的其实是两种原真性(理性原真性与审美原真性)(图1)。
4.2两种原真性与两种现代性
4.2.1原真性与现代性的同构关系
尽管都是二元结构,但原真性与现代性的内部逻辑是同构的吗?换句话说,原真性的二元结构和现代性的二元结构能相互对应吗?
“组织过程”派与“真假判断”派组成了描述旅游地组织方式的原真性理论,这类理论对应着理性现代性。舞台化原真性、浮现的原真性说的是资本主义的增值逻辑。在旅游现象中,资本以重构当地景观的符号体系的方式产生效益,或者说旅游地的组织就是一个资本对景观符号体系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重组的过程。景观符号的再现有三个策略:宣扬景观的独一无二,知识与资本共谋,引入现代流行观念。这个过程中,旅游地的深层文化和本土效益没有被置于首位考虑。即使以“保护文化遗产”之名,旅游地、旅游物也被设计成符合游客心理偏好的模样,只是对游客需求的响应。“组织过程”派原真性反映的是景观再现的操作过程,“真假判断”派原真性反映的是重构过程的技术标准。它们共同反映了现代性在旅游中对秩序的追求——只有理性安排的旅游地才能产生效益,它们共同映射出现代性在旅游中的逐利、专断的面孔。
“真实与存在”派是探究旅游的价值意义、游客动机的原真性理论,这类理论对应着审美现代性。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正是在感知自身可能性(mineness),坚决地超越他者(resoluteness)时,才能获得发现自己在世界中独特位置时的珍贵感受(situation)。而存在主义原真性把旅游描述为逃离现代性的方舟——旅游是远离日常生活的行为,是在追求原真中体现反抗,是发现自我的方式之一。正如其他现代主义艺术的立场一样,“真实与存在”原真性认为旅游行为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叛逆,是对非理性、零散化和多元宽容的追求。它反映了旅游中对混乱的肯定,它映射出现代性对其自身批判、反动的面孔。
如此看来,原真性理论按问题焦点归为两类后,其中展现出来的二元结构与现代性的二元结构是对应的。原真性理论是在旅游现象中再现、检验了现代性的二元结构。
再者,从旅游现象中可以窥见现代社会(旅游地)对秩序的追求以及(游客)对秩序的反抗。如果说旅游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剖面,那么原真性就是现代性的延伸(图2)。
4.2.2理性原真性与审美原真性
如果将原真性概念内涵分为理性原真性与审美原真性,那么其二元结构与现代化的二元结构是同构的,而且正映射出现代性的矛盾。可以称描述旅游组织方式的原真性理论为理性原真性,描述旅游价值意义的原真性理论为审美原真性。此处沿用现代性的命名可以突出原真性理论的现代性背景及其与现代性类似的内部关系。
沿着现代性矛盾的视角看,正如秩序与混乱的辩证法,或者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理性原真性与审美原真性是依赖又对抗的关系。
两者是依赖的。因为审美原真性得以实现,依赖着理性原真性构建的场所;理性原真性得以持续深度开展,也需要审美原真性对人们旅游动机的持续唤醒。通俗讲,这是一种供求关系:一方面,旅游地提供了体验原真的空间,正如Steiner和Reisinger所说“工业化为人们寻找自我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游客对原真体验的追求则刺激着旅游的发展。
两者是对抗的。因为审美原真性对抗的是日常生活中工具理性的主宰,而理性原真性在组织旅游地时却成了工具理性的典型代表;理性原真性在标准化、商业化中肯定会破坏原真文化,将其转型为可获利的产品,而这些流失的、破损的文化正是审美原真性达到目的所需的养分、材料。
“理性原真性”“审美原真性”是旅游现代特征的描述,也是旅游中追求的概况。
旅游现代特征表现为两种机制。理性原真性指代生产旅游空间的物质机制,审美原真性指代唤起旅游动机的精神机制。理性原真性的机制是“使用标准化、商业化等理性手段改造旅游地,从而获得效益”;审美原真性的机制是“通过离开惯常环境,发现其他生活形态而感受存在”。
旅游追求有两种倾向,“理性原真性”“审美原真性”分别指涉“功利追求”“存在追求”。Scheler认为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两种技术实现自身满足:一种技术类型是以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和自然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外在手段,试图从概念角度描述、使之倾向技术化并征服实在;另一种技术类型是包括东方神秘主义(佛教、道教),通过西方基督教体现的心理技术,通过远离世俗、遏制欲望以解除痛苦。前者与理性主义原真性的追求倾向是相同的,都是要把控现实,使世界形式化,实现功利主义;后者与审美原真性的追求倾向类似,都是要叩问自我,寻找真我。
这是人类在现代性中希望达到统一的两个追求。但事实上,两个追求是对立共存的。理性原真性和审美原真性描述了现代旅游“温柔的矛盾”状态。在商业化过程中,旅游地的原真文化会被现代文化同质化。在满足审美原真性的同时,却消解了审美原真性的剩余可能。我们逃离城市“铁笼”,指望在旅游中追求原真体验,翻山越岭却来到与日常生活组织形式一样的旅游目的地中,始终跳脱不了现代性的桎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游客动身启程,便是开始了仪式性的反抗和反思。“我思故我在。”游客也能在现代旅游中获得差强人意的原真体验,游客是完全没有逃离现代性吗?旅游既实现了“功利追求”,也在抹杀“功利追求”;既敷衍了“存在追求”,也成全了“存在追求”。
5结论
本文认为,“原真性”是在现代性的话语背景下被引入旅游研究的,它最初是为了回答旅游的组织方式,之后转向证明旅游的必要价值。虽然原真性尚没有获得统一认识,但是看似自相矛盾的多元内涵可以在现代性视角下解读。哲学中的现代性是二元结构的。从其演绎逻辑上看,现代性的二元结构和旅游原真性的二元结构是同构的:理性现代性正对应解释现代旅游组织方式的原真性理论,可称为理性原真性;审美现代性对应证明旅游价值的原真性理论。
“原真性”和“现代性”两个概念描述对象是一致的,只是观测尺度不同。其研究对象都是現代社会的特征,只不过现代性是从全人类的尺度描述,而原真性仅从旅游角度描述。原真性一词既有历史性又有地方性,适用于描述历史特性的特定空间。现代社会兴起的旅游正是在特定环境生长而成的“新地方”。如果说旅游是现代社会的缩影,那么原真性的矛盾是现代性的矛盾的切面。原真性的“矛盾”是必然的——因为该概念被引入回答旅游现代特征,而旅游现代特征就是矛盾的。
从中,本文发现了一对同构关系:现代性与原真性的关系——理性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理性原真性/审美原真性的关系。
被本文结构化的原真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旅游主客关系。其一,我们为了逃离现代性的牢笼去旅游,目的地却仍然是逐利逻辑的资本空间,我们并没有逃离现代性;其二,尽管如此,游客动身启程,便开始了仪式性的反抗和反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或多或少地获得原真体验,这又说明资本空间也有提供有意义的生存环境的可能。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周小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