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铁路文化遗产在博物馆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范文

    姜冬青

    随着近些年博物馆文化旅游的逐渐兴起,如何对我国现存的丰富铁路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并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首选,是博物馆创意文化旅游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从游客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出发,结合中国铁道博物馆与企业合作打造铁路文化创意园区的实例,来分析铁路文化遗产在博物馆旅游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所谓铁路文化遗产,是指中国铁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指定或登录之物品。它同时也是铁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展现形式。中国的铁路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到1876年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的建立,从那时起,标志着我国铁路文化发展的铁路站舍、桥梁、隧道、线路、机车、车辆以及信号等铁路物品开始被建造并保存下来,成为中国铁路文化遗产。随着历史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博物馆旅游也正凭借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国内外新兴的文化旅游方式,且拥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如何实现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人们通过休闲娱乐感受铁路文化与探索铁路发展历程的首选方式,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如今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身心放松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旅游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层次,这就标志着以文化传播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法国巴黎文化景点呈逐年上升趋势。游客参观最频繁的景点是巴黎圣母院,参观人数达1365万,圣心大教堂参观人数为1050万,位居第二位。卢浮宫以年接待970万游客位居第三,并成为“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以上数据表明: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中国铁路博物馆来说,合理创意、改造和利用铁路文化遗存,使之服务于旅游业具有重大意义。不但能充分利用铁路遗址空间,节约土地和建设费用,还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历史特色,同时还能将中国铁路文化推向世界。这说明了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是相互依存、和谐互补的。

    二、博物馆旅游及铁路文化创意园区的构建

    旅游文化是近代兴起,并于现代发展的一种新的现代产业文化。博物馆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和繁荣,是因为其丰富的人文景观与文化资源,对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旅游者有巨大诱惑力。因此,将博物馆旅游与铁路文化遗产结合,实现休闲娱乐与文化拓展的功能势在必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催生了创意文化产业园的诞生。

    至今,国内外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统一界定。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实情,尝试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界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主要以旧厂房转型、历史文化区延续发展、政府主导这三种模式存在。这类园区的重要特点是建立在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上,并通过不断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而获得发展的动力。在日本,文化创意产业被统称为娱乐观光业,日本学者日下公人认为: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符号。若从这个概念上理解,铁路文化符号就是铁路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的铁路文化遗存遍布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铁路沿线,其丰富性、分散性和不可再生性,提示人们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和创意,才是促进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文化旅游结合的最有效途径。这就要提到在中国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相结合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旅游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例如,北京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就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它包括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劳动补习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等重要遗址,将其作为“红色文物”开展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再合适不过了。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强劲的增长点,因此,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开发铁路文化创意园区是为科学保护利用铁路文化遗产、拓展博物馆文化旅游的有效路径。

    文化创意园通常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铁路文化创意园区是中国铁道博物馆与中铁创世集团合作开发的集铁路历史文化、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互动体验、婚纱摄影、商业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创意项目。该园区以现有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正阳门馆、詹天佑纪念馆为规划出发点,并把目前利用率极低的东北铁路环线、老京张铁路线纳入其中,充分开发了沿线周边的闲置地块。同时又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为基础,规划出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为火车头文化主题公园和影视拍摄基地,并通过京张铁路沿线老站舍的开放利用,联通詹天佑纪念馆(位于八达岭旅游景区)的京张铁路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中国铁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格局。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质先天环境资源使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东郊馆(火车头主题公园、影视拍摄基地)、詹天佑纪念馆形成了一条博物馆文化旅游线路,以“大文化”、“大社区”的概念形成三点(三馆)一线(一条旅游线)的创意格局,打造成铁路文化主题长廊。让铁道博物馆参与市场,不仅能为博物馆创造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创造经济效益。铁道博物馆既是铁路文化载体,负有文化传递的功能和责任,将其视为铁路文化产业重要的一环,使之与旅游相结合,是需要深切思考、缜密规划和长期推动的。

    三、从铁路文化体验到博物馆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在《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一书中,从心理学休闲研究角度出发,认为旅游就是异地体验,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游客创造体验的全过程。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文化的体验,这种差异包括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物质等方面,这些差异化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原因。中国铁道博物馆铁路历史文化深厚、人文荟萃,在开拓铁路文化旅游市场和发展文化旅游体验中具有资源优势。铁路文化旅游体验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深刻的文化内涵——每个火车站舍的老建筑,每一根钢轨,每一颗道钉都是历史符号与文化沉淀,都是有待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二是稀缺的文化旅游资源——每座铁路桥梁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被誉为“活化石”的京张铁路、地标式建筑“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等都是铁路文化的遗存。

    为使旅游者在享受铁路文化体验时能充分感知旅游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国铁道博物馆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需要发挥自身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树立开放意识、与企业合作的思想和经营理念。同时,博物馆旅游者的参观体验是复杂的情感和行为活动,它不仅有结构,而且还表现为活动和功能,表现为运动着的发展过程,是客观实在的事物在受众头脑中的反应。观众的满意始终是博物馆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因此博物馆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应遵循“以游客为中心”的设计策略。

    以铁路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旅游产品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博物馆旅游产品应以旅游者的角度和心态去设计

    在铁路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上应注重产品的新颖性和形象性。如观赏游览要发挥火车独特景观的作用,让游人领略和欣赏火车头的雄伟气魄,并经过专业的技术处理,把蒸汽机车恢复到原始状态。对普通观众来说,恢复蒸汽机车乘务员的日常工作状态似乎比那些珍贵文物吸引力更大。另外,机车定时鸣笛、喷汽、冒烟的动态演示以及火车司机、副司机、司炉三人各具情态、各司其职整备机车的工作场景,让游客眼前

    一亮。

    (二)博物馆旅游产品应突出文化风格和文化品位

    通常铁路文化旅游产品参与性越强,旅游消费者的体验效果就越好,因此要适当增加参与性的文娱活动和儿童游戏。互动性的参与可使游客更加切身感受和体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内在奥秘。从铁路文化上着眼,让游客通过看和听的方式,激发内心热爱祖国,热爱铁路的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铁路文化旅游以不断引进和推出临时性展览、专题展览,增设模拟操作、火车竞技比赛、有奖竞猜、手工制作活动,舞台演出剧目,与铁路博物馆主题有关的电影等新型项目,才会不落俗套、脱颖而出,让游客们常看常新。

    (三)博物馆旅游产品应突出个性化服务

    设计铁路文化旅游产品还应注重不同年龄群的个性化服务。例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将成人文化观光车用老旧绿皮车进行内部改造,植入中国铁路历史各时期的文化要素,拉近游客与历史文化的距离。而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动漫观光车,则将车厢内、外部都按照流行卡通布置和喷涂,安装具有动漫色彩座椅,同时设立互动游戏,动漫图书、影视、服装、道具等。列车服务人员的造型按照流行卡通人物塑造、服务内容也贴合场景需要,并按照最新流行元素不定期进行更新以保持新鲜感。同时还需要将游客的吃、游、购、娱等环节一并考虑,利用火车车厢开设咖啡厅、酒吧、餐厅等项目,令人们的旅游体验更加全面与深入。

    (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统一

    博物馆应把社会效益放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效益。中国铁道博物馆在促进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有效衔接方面应注重以文化资源为主体,除保存原有文化资源、资源研究和展示功能外,还应发挥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休闲观光、产业振兴等多元社会功能。同时还在从实际操作中发现博物馆可能产生的效益,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融合统一,找出适合铁道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开发铁道博物馆东郊馆为影视拍摄基地,为传媒公司及文化公司提供不同年代列车和机车的内、外景拍摄,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为社会宣传起到广告作用。

    (五)注重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铁路旅游产品开发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真实性基础上进行。在进行博物馆旅游产品设计时,遵循保护性原则,使铁路文化遗存在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解放思想,创新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和手段,将保护与利用真正协调起来,以保护促利用,通过利用引起各方面重视,从而促进保护的加强,形成保护与利用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中国铁道博物馆四川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在完成旅游开发利用的同时,在其正常运转状态下使机车各零部件得以保养和维护。如今,中国铁道博物馆四川嘉阳小火车科普体验基地已成为嘉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结论

    铁路文化遗产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吸引力,能够感召热爱铁路文化的人们去探索和发现。铁路博物馆文化创意旅游的关键就在于要充分结合铁路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与时俱进地与社会和大众融合,在与旅游者零距离的接触中寻找文化创意的支撑点。博物馆旅游在与铁路文化遗产的结合中,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就是要开拓博物馆人的视野,增强博物馆的文化竞争力,促进博物馆业的繁荣与迅速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才能突破大量铁路文化遗存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瓶颈,逐步改善一些铁路文博单位目前仍旧停留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上。新时期要求铁路文博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经济时代的文化与经济之间结合的广度、速度、密度是前所未有的。时代环境的变迁,铁路文化创意园区的打造,实际上正是铁路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旅游结合的产物。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