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开发承德市东亚客源市场的思考 |
范文 | 武博 赵珂 承德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近年来接待入境旅客人数位居河北省第一,其中七成来自以已韩国为主的东亚国家。本文将以东亚客源地游客为研究对象,结合承德地区入境旅游业的客观状况,为其发展提出建议,不仅有利于承德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也有益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研究意义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入境旅游继续增长。截至到2015年10月,入境旅游人数达11000万人次,外国人入境人数排名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越南、美国、俄罗斯、蒙古。由此可见东亚依然是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重要的客源地。另据统计,2013-2015三年间,河北省的入境游客均突破130万人次,其中韩国为首的东亚游客占有相当比重,也已成为河北旅游市场最重要的客源地 面对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作为国际旅游名城且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丰富自然资源的承德市,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东亚游客,成为为承德发展入境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承德国际旅游现状分析和未来预测 承德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近年来接待入境旅客人数一直位居河北省首位,其中七成入境游客来自以已韩国为主的东亚国家。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既要看到承德发展国际旅游的优势和机遇,更应看清面临的弱势和挑战。 (一)承德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承德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南邻京津、北依辽蒙,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素有“五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 目前承德境内已开通铁路客车线路十余趟及连接京、蒙、辽等多地的多条高速公路。随着承德机场和京沈高铁的竣工,承德即将被纳入“首都一小时圈”。届时韩国首尔经北京到承德最快只需3小时、日本东京经北京到承德也只需5小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得承德成为京津地区中亚的旅客集散地,能够快速吸纳由北京、天津、东北地区入境的东亚游客。 承德市拥有几十家能够接待国际旅游团体的旅行社,同时餐饮住宿条件也在进一步完善,无论是皇家宫廷美食还是地方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从星级宾馆到具有承德特色的满族旅舍能够满足东亚游客不同要求。近年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投资全面实施智慧景区建设。包括景区数据中心、景区游客电子导览系统、景区信息发布系统、景区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将于2015年内陆续建成,为游客提供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造避暑山庄智慧旅游服务品牌。 (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建成 承德拥有皇家文化之美、宗教之美、山水园林之美、草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市围绕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隆化温泉、木兰围场、京北第一草原“五大精品旅游板块”,重点培育“独具特色、世界品质”的八大精品旅游区,建成了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坝上森林草原等一批精品景区,形成了京北黄金旅游线、承德世界文化遗产之旅等多条旅游线路。 韩日两国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一脉相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近的文化使得他们较西方国家的游客有着不同的需求。帝王皇家文化、满蒙风情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园林文化深深吸引着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东亚游客,同时本国罕见的“雄伟草原之美”、“瑰丽的民族文化”和“冰雪文化”更是能令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与西方游客追求时代差异对比而言,东亚游客则看重文化的差异。因此,承德在吸引东亚游客方面较其旅游城市拥有更多优势。 2013年承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规划不仅对较快推进京承旅游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承德发展国际旅游的劣势和挑战 承德经济实力不强。在首都经济圈中承德经济实相对较弱,经济影响力较弱,这不仅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制约着对外宣传的能力。经济实力不仅影响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时也制约对外宣传和传播的力度和范围。据承德市旅游局统计,我是入境游客多为团体旅游,散客极少。随团旅游,游客一般只在承德滞留1日。由于游客在承德停留时间较短,消费较少,致使承德入境游收入较低。 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为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改变传统的“看园林,逛寺庙”旅行模式,承德市还积极拓展了隆化温泉、木兰围场、京北第一草原等多条线路,但这些区县旅游项目目前只能作为承德市内“山庄寺庙游”的补充项目,既难以改变承德入境旅游的现有模式也难以切实发挥和展现其自己的独特魅力。 承德旅游季节性较强,虽然近年来推出了“鼎盛皇家灯展”、“承德畅达冰雪文化嘉年华”等冬季旅游产品,大仍然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承德冬季旅游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旅游纪念品有待进一步开发。承德旅游纪念品市场较之前,虽已经出现如宽城大鑫银器、桃木神、满绣工艺品等一些特色纪念品,但仍然存在纪念品品种单一,缺乏实用性和原创性的缺点。甚至一些伪劣产品的出现,极大损害了承德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 三、对承德发展东亚旅游的建议 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承德发展国际旅游的根本动力。除次之外,还要针对东亚游客的特点为其打造私人定制的旅行计划。 (一)加强对东亚游客的宣传力度 近年来为提高承德国际旅游知名度,承德市政府多次前往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进行旅游推介并取得一定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承德市旅游局官网设置为汉英日韩等多语种版本,方便各国游客查询。同时也可以通过国家旅游局驻外机构免费发放承德旅游线路图和宣传册,让更多的东亚游客了解承德。另外,承德市各个旅游景点虽已实现英汉双语介绍,但使用日语和韩语介绍还为空白,因此可以将此翻译成册,置于景区方便游客索取。 (二)针对东亚游客制定专属的旅游项目 由于与中国相近的地理位置、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与西方游客追求时代差异对比而言,东亚游客则看重文化的差异。因此,可以针对东亚游客开展更多的文化游,例如“皇家文化深度游、藏传文化深度游”等项目。另外,对于韩日游客而言,所到之处除体会当地文化之外,也重视旅行的经历既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如承德地方名吃,满族生活等。能提供经历性的旅游项目也都会受到东亚游客的青睐。 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都提倡即将毕业的大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修学旅行,尤其鼓励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海外修学旅行。那么距离较近又消费适中的中国,自然就成了修学旅行的首选之地。因此每年的9-10月,承德市可以推出面向青年学生,价格适中,内容丰富的修学旅行线路。 (三)进一步开发承德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应该能够真正代表承德当地优秀文化,具有文化品位同时兼具民族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承德旅游纪念品的品位有所提升,种类进一步丰富。针对东亚游客特点,可以从承德“皇家文化”、“佛教文化”“自然资源”和“市民文化”入手,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相比西方游客追求新鲜刺激 ,韩日游客对护身符,桃木神,布糊画等文化氛围浓厚的旅游产品更有兴趣,因此可以加大此方面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 同时要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拓展销售方式。旅游纪念品不应仅局限于文化衫、小型摆件、当地特色食品等形态,也行开发出类似热河玉、布糊画等新产品。在销售方式上也应多种多样,既有纪念品专卖店,也有零售摊位,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贩卖。无论何种纪念品,价格不应太贵,从几元到几百元,全世界一般的游客都可以接受。 本文在分析了承德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吸引东亚游客的优势和机遇的同时也指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发展东亚旅游的建议和措施,希望以此找到为其吸引东亚游客的“专属定制”。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承德市国际旅游产业只有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劣势才能向着建设知名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