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
范文 | 赵莹 宣东红 严云玉 章盼璐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目前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通过专家访谈、走访调研,提出了优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合作中学校方、酒店方和学生三方的职责,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导师制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力求将酒店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1、培养出的学生较难满足酒店行业的需求 在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是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通过酒店企业专家访谈会,了解到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或毕业生在酒店主要从事基础的服务工作。在前厅、财务等岗位上存在英语表达能力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现象。并且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对待基层岗位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对酒店行业的认可,这就造成了专业人才的流失和酒店人才缺乏的双重窘境。 2、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当前,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较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但是在对学生诸如价值观、道德观、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较少。酒店管理行业综合性强,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应该是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沟通、合作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校企双方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合作机制和体系,为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需要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利于双方发展的合作机制。包括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同时,内容应包括专业发展、课程开发、产学研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等。 (二)酒店方面 1、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学校不一致 酒店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利润,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酒店在校企合作中希望学生能解决劳动力的空缺,同时又降低劳动成本,在学生的培养上面花心思较少,但是学校希望酒店能提供给学生部门轮岗实习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培训等,但实际中很难落实。 2、学生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 我校毕业实习的学生一般已经有近一年的实习期,大部分从事餐饮和宴会服务工作,有一定的酒店基层实习经验。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希望酒店能提供在其他部门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但由于酒店餐饮部用工缺口较大,很少给学生提供轮岗和换岗的机会。大部分毕业实习的学生依然从事一线服务人员工作,一线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劳动强度较大,门槛低。实习生难免出现心理不平衡,并出现提前离开实习单位的现象。这对实习生的管理、对学校的声誉和酒店的人事管理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3、实习中的培训较难贯彻始终 实习中的培训,可以将学生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有提升某方面技能的意识。如果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培训师多给予学生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助于实习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实习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利于学生对专业的认可。 但对实习学生的访谈和了解,酒店较重视实习生的入职培训和部门操作技能培训等,忽视对学生人际关系、英语口语、管理与经营等内容的培训。 (三)学生专业的认知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观念和学生的自身定位存在问题 很多家长传统观念认为,酒店行业是低人一等的服务行业,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学生和家长大多比较抵触基层服务工作。而且,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在校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应从事管理工作。对从事基层工作没有心理准备或是不考虑,致使大量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转行。 2、缺乏对酒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理解 作为酒店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根据问卷调查得知,在酒店行业内,基层人员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磨练,表现优秀,才能成为酒店中层管理者。并且,绝大多数的酒店高层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做起。但目前,相当多的毕业生对专业未来发展上认识不清,对就业的岗位要求和工资待遇期望过高。 二、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 通过问卷调查、酒店专家访谈会和酒店走访调研,认为探索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应引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理念”、“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保证实习的递进性”及“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等,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目标。 (一)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理念 我们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理念。理念应运用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酒店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实习中的培训、实习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习薪酬、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理念,使学生在酒店里实习和就业中提高专业技能,实现职业理想。同时,酒店也能感受到我校输送的学生服务技能好、综合素质高,从而愿意与学校合作。 (二)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保证实习的递进性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校的专业实习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职段高三成考结束后,学生到酒店实习三个月;第二个阶段是高职段大二实习半年。由于时间上的安排过短,酒店在对于学生的实习培训、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上不能较好的贯彻始终。学校可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期,与合作酒店签订相关协议,保证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岗位轮换,做好毕业实习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明确学校、酒店、学生三方职责 为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方在校企合作中应设置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做好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加强实习管理及相关课程培训,维护学生利益等。酒店方在合作中需要设定合理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比如学校及酒店对优秀实习生及突出表现的个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职位晋升等。学生应该认真完成岗位工作,不断学习服务及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 三、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探索 (一)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1、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首先需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酒店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其次,学校也邀请了酒店行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真正做到专业和行业的对接,努力培养出酒店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模式。比如,延长专业实习锻炼的时间,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交替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总之,我们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酒店需要的高技能管理人才。 2、突出外向型酒店管理人才的课程设置 现今,宁波市外资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酒店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通过对酒店企业和毕业学生访谈了解到,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酒店企业员工晋升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外语能力,外语能力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提升的关键能力之一。因此,在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应加大酒店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比例,应着重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建立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打造一支有较强事业心、较高专业水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我们应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师资规模、能力结构等,组建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团队。 1、根据校企合作机制,利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选派专业教师到酒店企业集中进行挂职锻炼,并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防止挂职锻炼流于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 2、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根据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职责,聘请酒店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高级讲师,定期来校为学生上课、举办讲座,将酒店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经验传递给学校学生,灌输给学生职业意识,向学生传达酒店行业最新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实现校内教学和行业实践的结合。 3、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校学习和深造,参加专业拓展知识培训、专业建设等相关会议,提高专业教学方法。 4、通过系部旅游酒店专业教学团队,进行团队创新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抗压能力。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对酒店基层工作有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在酒店工作只有从服务员做起,才能熟练掌握酒店的实践操作的技能,为走上管理层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要加强学生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协调好个人发展和酒店需求的关系,逐步完善自己。在工作中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当代酒店业所需要的高技能管理人才。 (四)以导师制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 实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就业指导”的导师制,给学生配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困惑。同时,培养学生对专业认可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 1、专业辅导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生涯 通过专业辅导,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解,向学生介绍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前沿信息,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指导学生熟悉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等。 2、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职业规划 开展择业观教育,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使学生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者必须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岗位的实习工作中,领悟专业知识的发展、产生过程,并锻炼自己的探索精神。 四、结语 通过我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建立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以导师制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使学生拥有对酒店行业认可的态度,才能呼唤起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精神,使之成为酒店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