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范文 | 任灵玲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等语言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及考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训练,努力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等语言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测试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扩大阅读面、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值得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探讨、分析、实践、反思、再实践,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优化教学质量。 一、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 (一)以教材为主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阅读材料如何变化、数量如何众多,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时,都必须要有依据,要有一个合适的着眼点: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教材是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及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在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宗旨下而编写的。课文更是精品,学生不但可以从中吸取许多信息,而且可以增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的理解。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和体裁广泛,所含信息量大,集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各类体裁文章的训练机会,既能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题的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正确理解了。 阅读量大、信息量大是近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题的两大特点,而且试题编写者不断挖掘题型潜力,认真选材、精心设题,在有限的篇幅中,通过加大信息量、干扰成份、文字难度和语篇要求来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因此,这也对英语教师敲响了警钟:要采取措施,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增加阅读教学课堂的密度、广度和深度,教会学生快速阅读的技巧,并在快速阅读中保证理解的深度,提高推断、概括的能力。 (三)持之以恒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持之以恒,万事皆成。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因此,要及早抓起,要有长期的计划和目标。若想走捷径或半途而废,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精选材料,广泛阅读,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在进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时,对阅读材料要精心筛选。选取材料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材料难易适中。如果生词太多,内容太深,读起来困难重重,索然无味,学生就会望文兴叹,很难坚持下去,甚至会挫伤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使之丧失信心。当然,选材也不能过于浅易,那样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2、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题材要尽量多样化,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神话传说、新闻报道、旅游杂记、科普知识等。 3、文章体裁多样化。体裁尽量避免单一,应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力求做到面面俱到。 4、语言规范、地道,具有时代感。材料最好选自英语国家近两年出版的书刊、杂志、百科全书等权威性原版著作,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规范的语言,增强语感,加深理解,获得语言美的享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对各种形式短文的广泛阅读,不但能巩固学过的词汇、语法知识、语言知识,而且能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汲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扩宽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地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方法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的准确率。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一)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为快速阅读奠定基础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储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把握。可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二)要使学生掌握略读、跳读和细读等阅读方法 1、略读:在阅读时,可忽略无关紧要的部分,尽量抓住关键的词句。略读可以极快地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获得大量信息。 2、跳读:在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地读,可以隔句、隔行、甚至隔段地读。但要重视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跳读可以快速获取特定信息,为做题节省时间。 3、细读:细读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细节及其内在联系,促进对篇章结构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三)要使学生重视文章的标题及主题句 标题,指明了文章的中心,而段落的主题句,则是用来论证该中心的论据。主题句一方面是段落的中心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该段落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因而,文章标题和主题句自然是阅读中应注意的重点。 (四)要使学生养成猜测词义的能力 阅读中遇到生词在所难免,而每每去查字典,又势必影响阅读速度、中断信息的扩展和逻辑思维,因此猜测词义很重要。其方法主要有: 1、根据构词法猜词义 在平时讲课时,要教会学生常见的三种构词法,即:派生、合成和转化。如: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ness possible---possibly---impossible---possibility etc. 2、根据上下文关系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猜词义 3、根据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猜词义 4、根据同位语、定语从句等说明性的词语猜词义 5、利用语法知识和标点符号去猜测 6、利用所掌握的常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去猜测 (五)要使学生养成无声阅读的习惯,防止“回视”、“指读”现象 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习惯发出每个单词的读音,有的虽没有发出声音,但在心里默念,这都属于“声读”现象,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所以,应使学生养成无声的直接理解文义的“视读”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反复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往下读去获取完整的意思,这叫“回视”;另外一些学生在阅读时,习惯用手指或笔指着文字读,这叫“指读”。这两种习惯,不仅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也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容易读破句意,使句子支离破碎,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也是应当抛弃的。 (六)要使学生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 在考场上,如果一个考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那么他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平时应多进行“限时”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前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读速来确定阅读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从而逐步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 (七)要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外语语感 1、多听:听录音、听英语广播、收看电视英语节目等; 2、多说:朗读、仿读、自由交谈、分组讨论等; 3、多读: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背景材料、简易读物,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 实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同学们提高阅读速度、扩大信息吸收量,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常言道: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形成了习惯,才能获得巩固的技能。 诚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只有让同学们明白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教会他们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会迅速提高的。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