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法云寺塔
范文

    马娟娟

    法云寺塔,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形式较早传入豫西南地区的珍贵实物。不论从历史、科技、佛教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不失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史迹。

    法云寺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三岔河村的圣垛山南麓山腰之坳地。马山口镇位于内乡县城东北部,北至南召,东接镇平,西抵商洛,南下荆襄,古称“咽喉商洛,脉络川陕”。据《内乡县志》记载,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山坡得一良马,故称此为马山,又因有青山、梅子、花北三条河流相交于马山脚下汇入默河。水路、山路也都由此通往北部山区,故称马山口。

    从内乡县城车行大约有16公里,就到了圣垛山下。圣垛山,又名五垛山,山势呈东南—西北走向,是巍巍八百里伏牛山中名山之一。明清《内乡县志》皆称“一方圣概”,五垛奇峰巍巍挺拔,以海拔1643米的金顶五垛山为主峰,两边两座崚峰微微向主峰倾额点首,而法云寺塔,就座落在五垛山右侧的剑锋山上。

    沿途步行上山,崇山峻岭、鸟语花香、明代诗人李衮曰:

    圣垛山名自昔闻,耸然不与众峰群,

    深藏翠壑千层雪,高挂晴天一片云,

    元始到今如削玉,巨灵何处可挥斤,

    我来登眺浑忘倦,遮莫西林下夕曛。

    来到古塔脚下,举目仰望。古塔拔地而起,古朴雄浑、昂首挺立,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500多年的风雨沧桑……

    古塔为七层八角棱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由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周基长18.4米,身高23米,塔底座直径5.8米。造型简洁,比例适度。

    基座之上为塔身,由下而上每层依次降低,逐层向内收,层次分明。塔身每层砖砌采用挑出和收进的方式叠涩出檐,更显楼阁式塔的建筑风格。整体来看塔的第一层最高,塔身最粗;第七层最低,塔身最细。塔身的第一层有一面南向券门,内为圆形、空心,上为窟窿顶。

    券门下为青石踏走,以供出入。第二层以上各层均为实心,不能攀登。从外表结构上看,仅第一层与第二层密檐衔接处为木质斗拱。每层按比例逐渐缩小,改变了以往佛塔建筑的方、正、直、硬规律。使塔身更加稳重,坚固。塔的顶部还有四个尾部相连的石猴。1998年4月,文物贩子到此攀登在树上,用竹竿挑着绳子套在塔顶部,造成该塔顶4个尾部相连的石猴被盗毁。

    塔前还有一尊高1米,宽0.8米的圆雕坐姿妇孺石像,形态慈祥逼真,表情安详,怡然自若,显得慈祥宽怀,气度非凡。刻画古朴有力,像的背面刻字为“嘉靖十八年(1539)已亥岁次口月,圣垛法云寺僧达禅。”传说该像是为纪念塔主人的母亲而雕刻的。

    法云寺塔底层外壁镶有一宽50厘米、高70厘米的“重修法云禅寺石记”:伏以古迹,禅师云峰持修宝山,峰高郁岫龙盘虎,并凤朝金佛之殿。月严风暖,应云閗雨睛,石精水绕日雾,青松明朗幽然,曰:圣垛景邑,黎庶保镇封疆,共享生平,谓曰护卫仇觉义。癸心舍身起盖天王殿,喜舍资材修理舍利建塔一座,庆佑宿生法轮常转俱口利乐,故云。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神咒: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你也、他唵,斫揭啰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迷噜噜噜底瑟吒篅啰阿揭利沙夜吽发莎诃,唵钵蹋摩震多末尼 篅啰吽 ,唵钵刺陀钵亶迷吽。

    龙集岁次丁丑(1457)春二月吉旦,主持海通功德主仇口义口景泰染年(1456)。据石记记载该塔是重修于明“景泰七年(1456)”。

    塔旁又有一碑刻记载,清代重修法云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十一月”。由此可见,法云寺应建于明代以前,而在明、清时期佛事,香火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开始衰败。该寺究竟在明代以前什么时期建造的,未历史记载。相传,汉武帝刘秀祖居南阳在此避难时,就有心在此建立寺院,因战事紧张一直未能如愿。明帝秉承父愿,曾派高僧在此选址筹建寺院,后因种种原因,直至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56年),才在此处建成一座规模辉宏的寺院。“钟楼两厢具齐备,浩浩荡荡众百僧”,是当时法云寺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可见,那时的法云寺规模之大,规格之高。

    从现存的碑文中发现,明、清时期该寺也重修过,据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也曾在此屯兵,当时荒草遍地,硕大的蚊虫咬得战马嘶呜,使法云寺遭于兵焚。李自成便下令免除此地山民三年的劳役赋税。抗日战争期间,因这里水质好,淬水的枪管质量高,打不红。民团司令王金声在此建立了兵工厂,住房70余间,吃水井七眼,无疑对该寺又是一次毁灭性的破坏。据居住在塔周围的群众讲,1928年寺院内还住有和尚。民国后期,寺院全毁,仅剩大小塔群10多座。因年久失修,五十年代中期塔群倒塌毁坏,再加上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现仅存一塔。调查中发现,由于群众经常在塔周围取土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塔身周围地基下沉1.4米左右,使该塔底座裸露在外。

    法云寺塔,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形式较早传入豫西南地区的珍贵实物。虽然历尽沧桑,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辉煌和风采,不论从历史、科技、佛教文化、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不失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珍贵的文物史迹。

    (作者单位: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