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全域旅游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探究
范文

    田万顷

    “全域旅游”在当前的国内成为一种热潮,风靡全国,这标志着中国旅游业也正从“景点旅游”“观光旅游”向“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本文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为例,通过对宝丰县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全域旅游纳入该县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意义,提出县域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以期为宝丰县乃至其他县域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指引。

    一、县域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于2015年8月,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正式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划内,以旅游产业作为龙头产业,通过对区域范围内相关经济、社会资源要素,包括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配套产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与优化,实现区域范围内各类资源的相互整合、融合发展,以旅游产业带动和增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此概念的提出,不仅将旅游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地位,同时也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二)縣域旅游

    县域是我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最为密切的行政单元。县域旅游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旅游、城乡互动旅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依托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以旅游相关产业为支撑,以乡村特色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验等为吸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态势。目前,随着“全域旅游”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诸多县域正迸发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源源活力,县域已经或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发展的“主力战场”。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宝丰县旅游发展

    (一)宝丰县旅游发展背景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西部,辖13个乡镇办事处,国土总面积约72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2万人,是中原城市群规划建设的平顶山市核心区。宝丰县旅游资源丰富,东有千年古刹香山寺、白雀寺,西有世界唯一汝官窑遗址清凉寺,南有享有中外的马街书会,北有盛名全国的赵庄魔术,境内有省级传统村落33处,国家级传统村落6处。因此,宝丰县不仅拥有景观类型多样、文化深厚的旅游资源综合体,还是一个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关联性程度高的旅游目的地。

    (二)宝丰县全域旅游发展

    县域旅游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旅游发展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快慢,从而构成我国旅游业完整的支撑体系。宝丰县作为平顶山市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的排头兵,着力进行资源整合,以香山寺为龙头,以清凉寺汝瓷小镇为核心,以三间房古村落为落脚点,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三点一带”旅游大轴线,从而带动魔术小镇、曲艺小镇、杨家大院、马街民俗园等景区景点发展,把分散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珍珠链”,加快宝丰全域旅游大发展。

    三、宝丰县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建“大游客服务中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县域旅游将面临景点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和飞跃,宝丰县政府主管部门应转变行政职能和现有发展格局,在当前“全域旅游”政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定居者为核心,构建起以区域行政部门集群为“大游客服务中心”,从而推动政府从旅游品牌的推广等决策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构建以“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相关产业融合载体,以旅游消费为中心,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等多个行业融合发展,形成合力,提高产业附加值。以“旅游+”为总抓手,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旅游基础和公共设施的完善、政策与软环境的保障、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等,着力打造全市全域旅游的“风景眼”和豫西南旅游集散地。

    (二)创建特色品牌,构建服务体系

    宝丰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观音、汝瓷、曲艺等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利用香山普门禅寺、马街民俗园、汝官窑遗址展示馆等景点,以开展各类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特色品牌,树立旅游产品形象,扩大宝丰旅游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为全域旅游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走出特色化、差异化路子,实现“一镇(乡)一品”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泛旅游时代。旅游业已经不是单一独立的产业,它不仅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还关联了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行业,并将传统旅游六要素升级为“商、学、养、闲、情、奇”新的六要素,形成“旅游+”的新业态。在要素配置上,宝丰应改变重在开发城市空间的建设模式,构建起城乡公共配套设施均等化、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发展格局,使县域内原有风貌进行保护性开发,推进县域旅游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文明的互通互融。以旅游业为主导,对相关产业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促使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成为产业关联、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作者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