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山东省贫困人口现状及致贫原因的调查
范文

    刘峰

    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我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山东省脱贫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更加精准地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需要精准了解剩余贫困人口现状和致贫原因,基于此,面向山东省各级扶贫政府单位、扶贫助贫企业、一线扶贫工作人员、贫困户等相关单位和人士展开了全面的调研,取得了一手的资料,相信会对今后扶贫工作攻坚战提供一定的帮助。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山东省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支持的扶贫格局,连续五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数都在100万人以上。但是,山东省剩余的120多万贫困人口中,仍有31万余人低于国家线,该类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对于该类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进行调研,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扶贫工作,完成全面脱贫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东省贫困情况调研

    (一)调研目标

    山东省(以下简称“我省”)是人口大省,贫困人口分布广,山区、湖区、滩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重。本次调研立足全省,全面了解现有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和分布特点,充分地调研当地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设计到管理运行的各层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内容

    课题组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站在政府层面,调研全省扶贫、脱贫数据和扶贫政策及脱贫效果;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等形式,认真剖析当前我省贫困人口的年龄区间、地域分布特点、健康和受教育等情况,全面勾勒出我省贫困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贫困状态;三是力图找出导致贫困的典型性和差异性原因,为脱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有价值的建议。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面向山东省贫困县与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人员、助贫企业相关负责人与贫困户,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2份,可利用480份,问卷有效率94%。全面了解和分析我省剩余贫困人口的现状;走访省、市、县镇扶贫工作人员以及派往各地的“第一书记”130余人,详细调查全省贫困数据、致贫原因、扶贫措施、扶贫工作考核评价、扶贫效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沂南县为典型的案例法、实地考察法和多部门联合座谈法等,确保调研工作科学高效地推进与完成。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贫困标准

    贫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贫困的定义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所探讨的贫困主要立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根据国家和山东省两个官方认定的标准作为依据的。“十二五”期间,山东省扶贫标准确定为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一年(2010年不变价),自2014年我省将省定扶贫标准提高到了3000元一年,比国家标准高了700元,2015年山东省扶贫标准再一次提高到3000元(2010年不变价,现价3322元),目前全省省定扶贫标准3372元。

    (二)山东省整体贫困人口分布现状

    截至2015年底,山东省省定标准以下农村贫困人口有242万人,分布在17个市、125个县(市、区)和23个管委,贫困人口3.8万人以上的有20个县(市、区),其中贫困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有15个县(市、区)。截至2016年底,我省完成了141万省定标准以下人口脱贫,超额完成了当年120万人脱贫的目标;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威海以及莱芜7个地市已经实现全部脱贫;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国家扶贫标准下的贫困村脱贫目标。按照我省“十三五”扶贫规划,截至2016年,我省计划剩余省定贫困村2272个,省定贫困人口122.7313万人,其中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尚有34.9751人。从实际工作成效看,截至2016年底,山东省标以下农村贫困人口仅余464781户,896118人,其中国标159382户,311049人,超额完成了扶贫任务。虽然山东省没有贫困县,也没有贫困村,不存在区域性贫困,但是目前山东贫困人口呈分布广、数量大、分散居住的‘插花式分布特点,73%的行政村仍有贫困人口,扶贫难度很大。从区域分布上看,山东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占80.8%,东部仅占3.1%。从城市地域分布上看,贫困人口分布最多的是菏泽市,占37.7%;其次是临沂市,占18.2%。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五保、低保人口85万,占贫困人口总数的70%,其中仍具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的还有19.1万户。

    (三)目前山东省贫困人口尚未脱贫的原因

    1.老弱病残人口缺乏劳动力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我省脱贫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即将实现。目前尚未脱贫的剩余人口基本上都是缺乏劳动能力和部分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病人,从调研结果看,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61.2%,多数有慢性病,虽生活尚能自理,但工作和谋生能力非常有限,此类人群是我省脱贫攻坚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

    2.受教育水平低

    居民收入和其文化程度有著直接的紧密联系,山东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从人均收入高于600元的农村居民中,人均收入和其文化水平成正比。本次调研结果分析得出,贫困人口中初中毕业及以上人口仅占贫困人口的7%,初中以下人口占72%,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造成了文化素质低,缺乏技能的被动局面。

    3.因病因残致贫

    我省贫困人口中,大病致贫的17.5万人,占14.3%,临时疾病、慢性病致贫的占30%,我省尚有16岁以下13.4万,占11%。“这些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最多,脱贫难度较大。”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范围来看,因病因残致贫的就有70.2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7.5%,因缺少劳动力致贫占12.9%,因缺少资金致贫的占8.0%。

    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收入主要受农业生产率,尤其是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农业生产率由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组成。土地生产率影响农业产出粮,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土地生产率,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由于缺乏先进生产技术支撑,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依然主要依靠原始的农耕细作,产出较之其他地区少。加之,目前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格局不断变化,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会出现增产却减收的现象,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尤为重要。

    5.贫困人口就业不充分

    农民就业不充分,是我省贫困人口致贫的又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外出打工门槛在逐步提高,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需求逐步向知识型、高技能型以及复合技能型转变,贫困人口受身体和职业素质与劳动技能欠缺的限制,就业难度大,经济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二是很多贫困户本身就是低保户,存在制约他们外出打工的客观条件。

    6.贫困人口家庭负担重

    人是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的主体,但是我省的贫困家庭普遍人口多,有经济来源和固定收入的人口少,未成年子女多,大病慢性病人多、老人多的家庭最容易陷入贫困的深渊无法自拔,孩子的教育支出,对贫困家庭,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家里一旦有人得了重病大病,多年的积蓄就会一扫而空,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此外,农村贫困家庭中如果有老人,尤其是生病的老人,养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偏高。调查显示,80.3%的贫困家庭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者赡养有病的老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经济负担。

    7.思想意识保守,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作为礼仪之邦,山东人继承了淳朴、善良、友爱、仁义等优良传统,这是一笔可贵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自然和经济原因,鲁西南的菏泽、聊城和沂蒙山区三个扶贫任务最重要地市的居民,创新和创业意识不足、营商意愿欠缺、消费观念落后、思想保守以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助脱贫致富的地域性格特征。

    8.存在“等靠要”心理,主动脱贫意愿低

    对“两蛋一星”开展扶贫工作,是当前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所谓“两蛋一星”,就是指游手好闲的人、懒惰成性的人和老寿星三类人群,他们要么是没有劳动能力,要么就是不愿意从事劳动,等着政府输血式救济,这样的救济方式必须长期稳定,一旦输血中断或者生活出现任何变故,这些人就会迅速返贫,扶贫效果难以持续。

    三、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题

    (一)贫困人口小农观念较浓,缺乏规模发展意识

    我省重点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湖区、滩区的农户,分散种植农作物,无法实现规模化、现代化耕种。在养殖方面,贫困家庭喂养规模小,自养自用,满足家庭生活需要,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如遇自然灾害或市场影响极易发生返贫现象。

    (二)交通不便,教育和医疗卫生基础薄弱

    我省的贫困村,多数位于偏远地区,交通相对闭塞,道路、电力、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人口少、条件差、教育发展滞后,导致适龄儿童只能寄宿在离村较远的寄宿制小学读书。村民的日常消费水平较低,村里缺少“日常便民店”或“小卖部”等基本便民设施。由乡政府通往贫困村修筑的公路,由于条件有限,道路质量欠佳,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常住村民逐年减少,遭遇“空心村”的尴尬

    近年来,我省农村普遍存在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老弱病残留守,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的现象,使农村经济振兴无人,给农村扶贫工作带了困境。以阳谷县刘官庄村为例,该村拥有户籍人口69户240多人,但村里常住的仅有30户70多人,且多为50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几岁以下的儿童。

    (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班子成员年龄老化。许多贫困村仅有几名党员,最年轻党员也已年近60岁。二是农村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的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外出发展,缺乏愿意留在农村、服务农村的年轻人。

    (五)农村合作组织不够健全,农户适应市场发展能力不足

    在多数贫困村,农民人数太少,没有专业合作社,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六)存在扶贫工作不作为和小范围贪腐现象

    在采访中,部分贫困户反应部分扶贫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于应予以救助的扶贫对象不闻不问,甚至还有顶替低保户领取救助金的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我省正在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如德州市已有3名乡科级干部在脱贫攻坚督查中被问责处理,有效遏制了这些不良现象,让贫困人口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我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更加精准地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深入了解剩余贫困人口现状,掌握致贫原因,相信笔者的努力会对今后扶贫工作攻坚战提供微薄的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