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范文

    陈敬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体系改革创新的逐步深入,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实现了从工学+校企融合模式向产教融合的改革转变,构建专业型应用人才培训机制一直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相融合的关键契机。高职院校要深入贯彻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训政策方针,根据旅游行业市场经济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对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流程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规划;改变传统酒店餐饮专业教学模式,将书本理论性教学课程转变成校内生产性实践培训教学和校外酒店餐饮等相关企业的实操教学;结合酒店餐饮项目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技术、能力考核。本文从高职院校旅游产教融合背景、酒店餐饮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困难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酒店餐饮专业人才培训机制进行探索和总结,为后期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旅游职业产教融合发展之路进行创新性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是进行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的主要机构场所,为进一步契合我国旅游市场数量、规模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旅游行业专业特色人才教学管理经验教训。旅游局相关研究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6年底对我国旅游行业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已有的星级酒店已经超过12 000家,五星级饭店占据了其中的1/3。由此可见,旅游行业酒店餐饮数量、规模的快速发展,导致该行业对具备酒店管理和餐饮技能的理论与专业能力双重过硬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身没有明确的职能确认,专业技术能力、就职竞争力不足,不能真正满足当前我国旅游行业对酒店餐饮高级管理人员的能力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发展后续动力。因此,实现高职院校在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课程改革创新,要将社会、行业、市场、高校等进行实践并轨,时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真正完成酒店餐饮管理专业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向现场实践战略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培养大量高技能综合型现代化一线人才的主要摇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各种国家政策方针和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大批量刚需的影响,我国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在国家扶持下都建立了适应当地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人才的培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本源,而人才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机制的创新改造,因此,高职院校急需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加快创建具有现代特色的职业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提供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这就使国家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训工作有了更强烈的期望,在主观上要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客观上期望高职院校能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导向,培养出一线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研究,是当前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我国并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体系,因此,本文以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为研究重点,探究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提出相应的措施。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训水平,实现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性发展。

    二、产教融合基本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根据职业院校根据自身专业课程,实现市场行业与教育课程的双重结合,使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辅助,将职业院校发展成人才培育、专业研究、市场服务于一身的行业经济实体,创建全新的人才培训模式,构建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人才定向性培养互动机制。从本质上看,产教融合是不同于传统高校教育模式,是一种职业化教育。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科目设置时,必须时刻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和技能水平,安排企业现场实践操作教学,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人才的高要求匹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深入贯彻产教融合、工学+校企融合,提升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在2014年召开的党和国家政治局会议指明:要将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向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倾斜,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使高职教育体系顺应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策略。我国高职院校在这种社会大环境影响下,逐渐进入时代发展的新征程,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进入更深层次的跨越式发展。

    三、高职旅游专业产教融合优势及改革实践研究

    (一)高职旅游专业产教融合优势

    高职院校旅游專业主要包含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游管理、公共服务等多种专业科目,这些专业科目专业性、规范性非常强,课程实践要求非常高,在市场经济导向下企业对应用型综合管理人才能力要求非常高。随着旅游行业市场的逐步扩大,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又很高,导致市场用人单位对对口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开始逐步寻求与各职业高校的联合互动,迫切期望职业高校利用企业提供的现场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培训,以缓解旅游企业对对口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困境。景区、餐饮、酒店等与旅游相关的企业都希望能够与各职业高校建立稳固的协同合作关系,使各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完善的教学课程实践改革体系,进一步提升各职业高校对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定向培训能力,这从侧面体现了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培训上拥有非常大的潜力优势。

    (二)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当前,我国职业学院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经典人才培训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其中较为经典的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1.“订单式”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训方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要求,和招聘企业之间制定协同统一的人才培训方向,与其达成书面的人才定向委培合同,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合作模式。这样能使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保证高校毕业生符合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通过订立委培合同的方式,使企业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训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确保毕业生能以优异成绩适应市场发展。

    2.“2+1”模式

    “2+1”人才培训方式是将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段划分为“两年+一年”的形式,即在课程学习的前两年让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实习的课程教学学习,在课程教学的后一年进行企业现场实践教学实习。但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并不是简单的学习时间相加,而是通过学校理论技能积累和校外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现学生高素质、高能力成长,让高职学生真正具备解决企业管理實际困难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针对性的教学培养,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定向培养能与市场需求紧密契合,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实际就职率。

    3.“学工交替”模式

    学工交替”教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在学生入校前就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后期学生培养规划。整个学期计划可以进行以下规划:第一学期,除了正常理论教学外,要去相关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战培训;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进行全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点培训;第五学期,根据签订的委培协议,让学生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定向岗位实践能力学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要让学生到合作企业单位进行对口岗位独立实习,并做好相应的毕业设计。这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在进行人才的培训时,是时刻围绕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真正做到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的人才双向互动培训,不仅使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能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符合旅游企业对专业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向技能化、应用化转变。

    四、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由于旅游类高职院校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进行一线应用型综合专业素质人才的培训主要机构场所,在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性地进行教学课程模式改革完善,已成为当前实现高职院校与旅游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共赢关系的关键发展节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和旅游行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国旅游企业对具有旅游相关管理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管理技术能力的综合型实践人才需求逐步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已逐步丰富化、层次化,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企业岗位实习、企业冠名学院管理、定向委培式、协同专业等多种方式。而酒店餐饮管理作为旅游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教学改革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协动,使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上拥有强有力的实践支撑,确保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餐饮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取得非常丰厚的实践效果。

    虽然产教融合在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高职院校的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在进行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企业对建立协同合作关系积极性不高,对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并不重视,使高职院校在进行酒店、餐饮专业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截至2016年旅游管理类普通高职院校1 086所,涉及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专业的有668所,占比61.51%;2015年到2016年,高职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共招生11.6万,其中涉及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专业的为4.5万,占比38.79%;2016年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毕业率超过95%,而酒店餐饮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从数据分析来看,高职院校酒店餐饮专业的整体就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完全的契合。但实践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旅游类企业在对高职院校进行岗位实习、人员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口专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压力,这些压力除了高技能应用型综合人才数量的稀缺,还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对口专业人才能力水平与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素质需求质量的不和谐上。因此,对旅游类高职院校模式在人才需求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贯彻不彻底

    相关数据研究表明,现阶段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和相关旅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双方对酒店餐饮管理教学模式的契合程度仍然较低,多数情况下都是高职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而旅游企业对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并不热衷,甚至很多旅游企业都是在当地政府的“强制性”牵线下,被动与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共识。并且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多数是针对企业有大量酒店餐饮管理人才需求时,所以在合作时限制因素非常多。另外,高职院校本身的社会地位十分“尴尬”。高职院校毕业生受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体系程度的影响,往往不被社会认可,通常会被视为人才链条的最底层人员,无法构建对等的价值表现机制。因此,现阶段必须着重关注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情况,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企业与高职院校协同构建学生教学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与旅游行业并没有建立共生观念,无法搭建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在很多层面上不具备完全衔接条件,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产教融合人才培训机制时,往往处于高职院校提供“学生”,对应企业提供“岗位”的局面,在合作实践中基本上都是人、岗脱离状态,難以真正做到融合发展。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高效长久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进程中的政策倾向性不够,高职院校自身的育人观念并不强,对教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仅仅处于酒店餐饮管理相关教学材料替换、课程重新安排阶段,加上企业存在寻求学校廉价劳动力的想法,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视为“廉价农民工”,这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且阻碍了学生的长期发展,使毕业生难以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中。

    2.人才培训机制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餐饮专业培养的学生往往对较为简单、固定的机械化操作掌握得较为熟练,但对研究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就难以适应,核心技能素养能力匮乏,创新意识不强,应用型综合操作能力普遍偏低,导致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学生不能真正推进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传统社会教育思想意识的影响,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严重的自我厌弃和逃避社会的想法,知识技能学习能力较低,不能清晰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没有完善的规划。

    另外,在社会上存在很多高校在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没有完善的资源设备,仅仅为了留住政府支持的教育资金,没有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操作场所,对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能做到科学、合理、有效,根本无法谈及学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训质量,给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阻碍。

    3.无法构建完善的酒店餐饮教学监管体制

    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没有彻底完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合理化、规范化的校企合作治理体系。首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规范制度,一旦出现社会价值观念矛盾、高校学生人才素质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学校在人才培训机制中投入资金不能高效收回等情况时,就直接打击了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其次,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没有严格有效的机构监督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训课程教学模式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相关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等,没有及时建立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社会、企业之间关联度非常低。最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岗位进行实习,企业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岗位与专业并不对口。高职学院学生在企业中实习,需要企业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任务教学、检查,但在实践中企业通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教学任务流于表面。学生第一次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业务本身就不熟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工作更为消极。由于学生本身自我约束能力非常差,而企业对实习学生并没有过多强制性要求,使得部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付差事。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职学院学生实习过程前途堪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仅停留在防止当地旅游企业出现用人荒的情况,根本没有真正与产教融合形成互助互利局面,无法建立协调完善的合作机制。

    4.课程结构设置实践性强但教学中却过于表面化

    随着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在人才培训工作中的日益深化,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时会适当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但通过对一线教职员工进行统计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往往都过于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将产教融合贯彻到学校教学任务中。而对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学生统计调查发现,学校在专业课程安排上实践性课程较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数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安排已成为“授课参考”。加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招聘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其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严重缺乏操作过程感受,导致高职院校酒店餐饮专业的课程虽然安排的实践性非常强,但在教学中受教师能力、经验限制,使本身理论性较强的教师被“强制性”进行实践性授课,造成教师匹配严重错位,使产教融合课程过于流于表面。教师队伍整体对课程教学的专业延伸和工作积极性非常低,长此以往,会使专业教师对工作充满消极态度,对学生的健康稳定成长造成一定阻碍。

    五、对策

    (一)合理分配校企优质资源

    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实现产教融合的最关键因素是学生,校企合作渠道不畅通,最主要的失败原因是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并没有对自身优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因此,双方应该将各自大量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归纳,为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训的改进完善做出贡献。首先,高职院校在确定合作企业时,除了要考虑企业的品牌效益,还要充分考虑是否与本校的专业特色、教师队伍和专业安排相符,要对各种影响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因素进行衡量,从中选取最为合适、负责的企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协同发展。其次,要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能力,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保证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学生能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真谛。最后,要对高职院校的资源定期进行整合、更换,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实践操作环境,可以在校外采用学徒制、定向委培制、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途径,以有效提升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为指导目标,实现校企联合增强学生身心和专业技能发展的目的,逐步增加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人才培养、深化融合的决心和信心。

    (二)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寻求一条适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保证培训出的学生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对一线应用型综合人才的要求。在对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机制定位时,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构建完善的酒店餐饮管理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体系,并且要具备实践操作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另外,高职学院在进行实践课程安排时,要遵循当前先进科学技术,保证实践课程符合市场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并针对这些能力设置一系列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爱好等构建“因地制宜”式的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对所有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进行统一测评,将大班切割成人数较少的小班,实行针对性教学,使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真正做到“细分化”学习,将同等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学员规划到同一小组实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引导学生对酒店餐饮知识技能有更深层次的学习。这种灵活性较强的人才培训模式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使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以此为教学目的,最大限度发挥产教融合教学的优势。

    另外,随着高职院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为了保证学校的师资队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结合自身情况从校外聘请具有一定知识技能水平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本校进行教学指导,因此,对于这些校外聘请人员应该有完善、统一的学生领导方案,保证这些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强化双主体育人的培育力度。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只有按规定统一分配制度,往往都是按照专业分配给不同的导师,而学生自身并没有权利对导师进行选择,仅仅有少数的高职院校会给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权利。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培训需求进行划分,在对学生的就职方向和技术能力水平有充分了解后,划分给能力水平都较为合适的导师,保证每个学员都能跟着导师学到自身需要的知识技能。

    (三)使酒店餐饮教学多元监管体制逐步完善

    任何制度改革的建立发展都需要有全责明确的监管体制,为了保证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教学改革的深化,各政府相关监督部门、学校领导层等都应该清楚认识到其本身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构建多元化、细致化的产教融合人才培训管理规范,对各岗位管理相关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各管理学院能够切实履行学校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各管理学院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要探寻构建多元化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教学监督模式,建立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旅游相关企业,“三位一体化”联同协作发展模式,实现校内校外双向同时管理,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互动发展方式。

    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通节点是市场行业,所以校企可以通过当地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和旅游带头企业进行联合,树立成功联合典范,实现各自优质资源、先进设备、高水平技能的协同共享,逐步形成校企长久发展的良性互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条文,让产教融合、校企联通机制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证双方能切实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从法律角度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训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逐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水平

    由于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过程中往往会更倾向于实践性,但受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限制,不能真正使高职院校培养出一线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实践操作为基础,聘请一批具有酒店餐饮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师进行定期、定量培训。其次,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渠道的畅通,可以通过企业现场实践培训、校外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对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最后,为保证培训质量,接受培训的教师必须取得相关培训证书或者毕业证明,对培训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者是职称评级政策,将企业的市场竞争理念引入教师培训中,进一步严格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培训机制,为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制定高职院校实习回访制度

    高职院校可以与建立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制定定期回访机制,确保能及时准确地了解高职院校在企业实习的学生的在岗状态,准确掌握合作企业对在岗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实习岗位表现的评价。这种定期回访机制不仅能最大限度增强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还能确保高职院校在最短时间内精准掌握酒店旅游等行业的市场行情发展趋势与高职院校对口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便于高职院校领导层能制定针对性、专业性的应对策略,提高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综合型人才的质量水平。

    (六)校企聯合构建校内生产训练基地

    旅游行业本质上就是服务性行业,在管理实践中也是以客户的服务满意度与需求导向制定服务准则,以确保企业盈利的最大化,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实际经济利益。旅游等相关企业在制定运营管理体系时,对服务员工的服务质量水准关注度非常高。而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正是旅游等相关企业的对口人才培训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构建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生产训练基地。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在学生正式进入企业实习前,应对学生展开具有成效的培训工作,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提前具备一定的实践管理、客户服务经验,使企业更易于接受实习学生。学校可以寻求合作企业的帮助,以合作企业的运营实践情况为指导,或让企业中有经验的老员工来学校对其建立生产训练基地给予一定的辅助指导,帮助学校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培训实验中心,学校可以将教工餐厅改建成类似于企业实践服务管理的酒店餐饮实训部门。另外,高职院校可以与旅行社、酒店等小型企业进行合作,在学校内部建立集酒店餐饮旅游为一体的门市部,并聘请这些小型旅行社、酒店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为高职院校酒店餐饮专业的在校学生提供面对面的实训讲解,让学生真正接触酒店服务、餐饮管理等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服务经验。这样不仅能提高高职院校对在校生的实践专业技能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在社会与企业间的影响力,还能保证酒店餐饮专业的学生不再单纯拥有理论知识而无法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综合竞争能力。

    六、结语

    为顺应各地区旅游行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从旅游行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市场趋势,保证为旅游行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教学实际情况,逐渐进行从工学、校企融合发展模式向产教融合模式的全新尝试。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创新,深入贯彻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机制,真正实现了酒店餐饮管理专业向企业实践教学战略性模式的转型,达到高职院校酒店餐饮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与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的目的,为企业提供更多一线应用型综合能力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