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郑氏金钩钓鱼法在疼痛类疾病的应用
范文

    李强 杨青伟

    【摘要】金钩钓鱼针法是郑氏家传八法之一,是郑毓琳先生在传统“提插法”的基础上根据《标幽赋》中“如鱼吞钩之沉浮”的理论创新而来的。郑毓琳先生常用此法在“金津、玉液”进行操作用治于中风导致的语言障碍和言语不清。经后人的不断创新发展,现也多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用于治疗各类痛症。

    【关键词】金钩钓鱼针法;疼痛类疾病;网格理论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

    “金钩钓鱼”针法[1]在临床疼痛类疾病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颈、肩、腰等部位肌肉的慢性劳损导致的结节、条索、粘连而导致的疼痛。在“网格理论”的指导下,“金钩钓鱼”针法可以通过对病变肌肉进行适度的松解减压,从而达到疼痛的治疗目的。

    1 “金钩钓鱼”针法的操作与应用

    1.1 取穴与操作

    “金钩钓鱼”针法在临床用于疼痛类疾病操作时,常取阿是穴、肌肉条索处、结节处、肌肉起止点或其他相关肌肉处作为进针点[2],若所定点不适合直接进针,也可通过调整进针角度从其附近进针。进针角度可根据身体不同部位的适应性进行具体调整,深度以病变肌肉深度为参照。进针后,将针尖刺到病变肌肉的力学松解点处,施行单向捻针并直至出现滞针现象,动摇针身时手下出现插之不进、提之不出的“如鱼吞钩”沉紧感。针下沉紧感调整好之后,押手配合在针尖附近感受针尖的深度和位置,并且细细体会针尖上所缠绕的肌纤维的范围即深浅,以用来指导刺手接下来的动态针法的施术。押手体会定,刺手提针柄进行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的向上牵抖,并且根据押手对被牵动的肌肉组织的抖动状态调整刺手牵抖针柄的幅度和力度,待针下有肌纤维的突然掉落感,则一次针法过程结束,对于同一部位的肌纤维,常施术二到三次则可完成粘连肌纤维的松解,松解程度可由押手触摸肌肉的松软度作为参考,待一块肌纤维松解完毕后,可调整针尖方向和角度,进行附近肌肉的群松解。具有一根针刺入后即可在较大范围内操作松解便捷优点。

    1.2 临床适用病种

    郑毓琳先生在创新出“金钩钓鱼”针法时,用于多种内科疾患并针对不同疾病具有补泄特征,本文仅对现代用于疼痛类的疾病进行探讨。“金钩钓鱼”针法对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间盘突出[3]以及腰三横突综合症和腰肌劳损等病症以及其他由于肌肉的劳损导致的活动受限及疼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金钩钓鱼”针法因其可以起到对筋肉筋膜的松解和减压作用,对于腕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由于肌筋膜对神经卡压造成的疼痛或麻木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一些小针刀的适应症如腱鞘炎、肱骨内外、上髁炎、膝骨性关节炎等关节无菌性炎症,经临床验证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针法刺激量大,动态施针时痛感较强,必需依据病人体质和耐受程度进行操作,体质虚弱或不耐疼痛的患者则需慎用或禁用。

    2 网格理论指导下的“金钩钓鱼”针法

    2.1 网格理论具体思想

    所谓“网格理论”,从全身来讲就是指将人体全身肌肉筋膜组织或者看做一张网,全身各处的肌肉筋膜组织纵横交错组成网的网格全貌,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中时,这张网就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铺开和收缩,身体核心肌群相当于整张网的中心线,控制着网的核心平衡以及撒开和收缩的姿态,身体的各个骨骼和关节就如同渔网周围的铅块,控制着渔网的撒开程度和收缩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整张网都处于力学平衡的状态,所有的肌肉组织处于正常的张力范围内,维持人体的各种姿态和各种运动状态。细化来说,人体每块肌肉组织或每条肌筋膜链[4]都相当于一张网,当人体肌筋膜组织发生劳损或疲劳时,肌组织处于异常张力状态,通常表现为肌纤维损伤后炎性渗出导致粘连从而形成肌肉条索或结节,相当于渔网某区域附近的几根绳子发生了缠绕。在无法动手解开缠绕的情况下,拉紧缠绕处的绳子进行牵抖无疑是解开缠绕的最佳方法。

    2.2 “网格理论”应用于“金钩钓鱼”针法

    “金钩钓鱼”针法对疼痛类疾病的优势来源可以运用“网格理论”来进行较为简便易懂且科学合理的解释。“金钩钓鱼”针法在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中,“金钩钓鱼”针法在取穴时寻找压痛点、阿是穴、肌肉条索和筋结处极其附近点,都是在寻找网格发生粘连的部位,针尖刺入病变肌纤维后进行单项捻针,肌纤维缠绕在针尖和针身上,在网格理论中,相当用手掐住了网的一个格子进行拧转,这样势必会带动被掐住的网格周围甚至整张网的纤维进行拧转运动,紧接着施行向上提拉的小牵抖手法,必然会将网提起来进行抖动,这样一来,就会对发生缠绕的网绳起到一个松解剥离的作用,在人体的肌纤维上来说,很明显对应的就是将粘连的肌肉组织进行了一个良好的松解术。因为从“网格理论”来看,当找到缠绕处后,把网拉起来进行牵抖松解是解开缠绕的关键,但具体抓住网的哪个部位却并不重要,只要牵抖时能够对缠绕处进行拉动即可。所以在整个施术过程中,虽然找到肌纤维粘连处是整个施术的前提,但针尖所处的位置并非针法操作的关键,这也就给了“金钩钓鱼”针法更加广阔的取穴思路和更大的操作空间。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4岁,于2020年3月26日来诊。主诉: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疼痛麻木一月余。现病史: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指指尖轻微麻木,晨起明显,活动后缓解,未引起重视,一周后累积食指并出现疼痛,两周后累积拇指,在家热水泡浴半月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鱼际处疼痛,晨起症状加重,遂来就诊。专科检查:右手肌力正常,拇指对指实验阴性,拇指对掌实验阳性,按压内关穴、大陵引起症状加重,五指拢缩状态紧握手掌时症状减轻。中医诊断:痹症;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腕管综合征。治疗:取患侧内关穴,以0.30 mm?25 mm毫针直刺,透皮后,缓慢进针,待遇到阻力后在深入一分,患者自觉有放射性触电感传至中指指尖,单向捻针360度,针下沉紧感,将针向上提拉,进行小牵抖震颤,待针下突然落空,将针尖再次深入,遇到阻力后深入一分重复上述操作,反复三次。施术后,病人自述拇指、食指疼痛麻木大幅减轻,中指疼痛麻木稍轻。治疗三天,拇指、食指疼痛麻木消失,中指疼痛消失、麻木大幅减轻,晨起仍有不适。后续于内关、大陵施术“金钩钓鱼”针法,配合外关、八邪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治疗两次,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内关、大陵按压无明显不适,拇指对掌实验阴性。

    4 小 结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创始之初并未专门用来治疗疼痛类疾病,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疼痛类疾病发病率升高,传统十二经筋理论得到重视、肌筋膜链理论的引入,“金钩钓鱼”针法的应用也随之扩大,在疼痛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且指导理论成熟多样,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势必会在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魁山.针灸集锦[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46—347.

    [2] 盛雪燕,邢家铭,韩雅迪,等.浅议郑氏“金钩钓鱼”针刺手法[J].中国针灸.2016.36(09):963—966.

    [3] 朱博闻,张星华,孙润洁,秦晓光.郑氏“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6.36(04):355—358.

    [4] Thomas W Myers.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 Movement Therapists.[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