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
范文 陶玉亮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蒸蒸日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强,这就离不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学科,从生活中引出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和原理,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是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兴趣
《新课标》的实施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出新的思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浓厚的兴趣,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到了科学知识,掌握了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素材提出一些见解,与大家商榷。
1 建立科学探究的学习环境,以实验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以教材为主,实验为辅的旧教学模式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中根深蒂固,从过去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思想——“传道、授业、解惑”到后来强调不能满堂灌,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再到现代教育观念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探究式教学,采用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形式,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印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彻底地转变教育观念,在组织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氛围,改变过去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教学平台。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刺激的特点,因此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属于最直接的兴趣。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点加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讲高一物理”摩擦力”一节,先让同学们思考:汽车刹车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制动力?很多同学会直接回答:刹车的轮子不转动时,制动力最大。教师再指出:一般的汽车都装有防抱死系统。目的就是防止车轮被刹得不转动,学生不解为什么要装这个装制,这时开始做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实验做完后,学生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故,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摩擦力进行研究的兴趣。物理科学体系是由物理概念、规律组成的,这些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物理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学生比较好动,对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一方面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2 创设科学探究的思维情景,以心理教育为平台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要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给学生动力,而动力来源于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靠老师讲授、实验演示等获取知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许多学生现在还延续着这种学习的习惯。因此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自己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探究实验中的科学知识,而教师要积极引导,多点鼓励和鞭策,开拓学生思维,逐渐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海洋。
2、根据学生心理,培养探究意识。中学生的学习多数比较被动,过分依赖教师,老师有布置任务、有设计实验,他就去完成,如果没有布置任务或课堂实验,他就不会自己主动去探究和发现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去挖掘学生内心的潜意识,增强求知心理。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当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又不知如何操作的时候要及时地引导,培养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不断地从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验和学习、观察,探究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3.培养学生学会对生活表象、感性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科技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如何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开展下面的实验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的前提条件。
3 创造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以学生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一个探究实验要经过许多过程和步骤,归纳起来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要结合实验的实际有选择地利用。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自主探究知识的本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 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發现。”很多学校的学生普遍见识不广,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提出的问题不敢做出大胆的猜想,或猜想偏离了方向,这就给实验下面的进行设置了障碍,因此,首先要启发学生思维,针对提出的问题,要全面地搜索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结论,而教师要积极引导,旁敲侧击,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其次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身边有关科学问题、生活问题、环境问题的社会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大视野。如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参观工厂生产过程,参观科学博物馆等等。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现有的实际条件来制定完成实验目的的具体计划。包括器材的选择,器材的安装,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计划,科学探究方法的选取,实物的简化等。在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中明显体现了这种理念。因此,对学生有很高的创新能力的设计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新高考中逐渐体现了创新的教学理念。例如在探究液体的流动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选择两个乒乓球、两根小木条、一支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个装满水的水槽、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吸管、两张纸等器材。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分析物理现象,再进行简单的推断,归纳出科学规律。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信息进行收集,并能运用简单归纳原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将获取的实验数据转化为实验结论是对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考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才能很容易得到实验结论。
4.培养学生具有实验故障判断能力
所有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出现或这或那的故障,特别是有关电路的实验,容易出现故障,有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总在出现问题时不加思索地举手发问,遇到这种情形不要立即给他分析,而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或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当代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高中实验教学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枝独秀,让学生的探究思维之花在实验教学平台中绽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