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
范文 | 郑芳 摘 要:本文分析了随书光盘的特点和管理现状,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出版的载体类型已经从单一的印刷型向多载体、多形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其中随书光盘作为电子附件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随书光盘已成为各个图书馆面临的新的问题。 1 随书光盘的特点 (一)依附性。随书光盘作为图书一个必要的附件,跟随图书一起出版发行,多采用附在图书封底或是夹于书中的形式进行发行、流通。 (二)补充性。随书光盘的内容与图书密不可分,是对图书内容的延伸,借助光盘中的内容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 (三)易损性。随书光盘是一种光介质的电子文献,随书包装极其简单,特别容易挤压或划伤,流通次数与破损程度成正比,容易造成光盘数据丢失,不利于长期保存和管理。 (四)辅读性。读者必须借助计算机辅助才能阅读随书光盘,其信息覆盖面广、使用灵活、具有检索功能,可以极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2 随书光盘管理现状分析 (一)书盘合藏。光盘随书入库,与图书一起参与流通。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不用增加图书馆采编人员的工作量;读者在借书时就直接借走随书光盘,有利于读者最大限度地使用光盘,提高了借阅率。但缺点是图书与光盘在上架借阅过程中容易分离,光盘容易丢失,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书盘有无分离,光盘有无丢失,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工作人员对上架图书及随书光盘的管理;光盘的数量有限,借还周期长,不利于光盘的充分利用;光盘在不断外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图书借阅室的环境不利于光盤的长期存储,会缩短光盘的使用寿命。随着随书光盘不断增加,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很少使用。 (二)书盘分藏。随书光盘与图书经过验收,进入采编部门与图书统一加工编目,取得与图书相同的索书号,分开著录后进行流通,图书进入流通部门,随书光盘则集中存放在多媒体阅览室,分开典藏,分开浏览。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图书与光盘具有相同的索书号,通过图书找光盘或者通过光盘找图书都比较方便快捷;有利于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保护了光盘,减少了光盘随书外借造成的光盘损坏、丢失现象。但缺点是光盘与图书分开借阅,读者要同时使用图书和光盘需要办理两次借阅手续,这给读者造成了不便,有些读者因此而放弃了对光盘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光盘的利用率。 (三)光盘网络化管理。此模式是通过相关软件将随书光盘的内容压缩后上传到图书馆服务器的磁盘阵列上,然后发布到校园网上供读者查阅、下载。这种方式的优点一是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校园网就可以直接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实现了随书光盘的共享,并且同一张随书光盘可以同时被不同读者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的最大利用;二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光盘压缩文件可以作为光盘的备份,一举两得;三是省去了光盘流通的诸多环节,避免了光盘损坏、丢失带来的损失,减少了流通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其缺点是这种管理方式需要一个高速、完善的校园网络的支持,需要投入海量的存储设备以及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并且在 资金、设备、技术方面要求非常高,同时读者也要具备拥有网络终端的条件。 3 完善光盘管理,促进光盘利用 (一)加大随书光盘的宣传力度。多种渠道宣传随书光盘,让读者充分了解随书光盘,以提高光盘的利用率。如:定期发放随书光盘的宣传资料;制作光盘宣传栏放置在图书馆和校园网站上;在图书馆网页制作专门的光盘目录检索系统;对热门的光盘进行专门宣传等。 (二)随光盘一起放入光盘室的附盘图书在光盘加工完成后一般可转入流通室,供读者借阅。在流通室设置专门的附盘图书书架,每批光盘加工完成后就将附盘图书转入到附盘图书书架,方便读者查询和借阅。 (三)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光盘。图书馆可购买一些专业的光盘柜等光盘管理设备保存光盘,这些设备既有利于光盘的长时间保存,又方便查找。 (四)建立“样本盘”。对于借阅量大的光盘,可以保留一张母盘不外借,其他光盘可以外借或者提供刻录等服务,便于光盘资源的保存。 (五)建立光盘管理系统,提供实时光盘下载服务。制作光盘数据库,将一些热门的光盘传输到网络上,供读者下载,降低光盘被划伤的概率,逐步实现光盘管理的网络化。 (六)加强馆员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建设,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渊博的学识。随书光盘所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各个门类、专业,馆员在指导读者查询借阅时,要能够解答读者所提问题,指导读者使用光盘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读者导读工作,不断提高读者的光盘利用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