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范文 摘 要:今年来,雾霾等大气污染的出现使人们更加关注大气污染防治的进行,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大气污染应急制度、大气污染预警制度、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以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等尚不健全,导致无法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要通过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对策
1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
当前我国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除了影响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之外,对人们的健康也提出了重要挑战。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刻不容缓,目前我国为防治大气污染出台了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机制方面主要是大气污染应急制度、大气污染预警制度以及大气污染区域联防制度。
大气污染应急制度主要是应对各地大气污染的突发状况。大气污染防治制度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就需要硬件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相应制度配置三者相结合。硬件配置方面,要求有全面的大气污染监测装置,在各个检测地区分布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点,污染发生后又能及时收集各检测点污染数据,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并根据数据情况灵活出具应急预案。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少不了领导部门、组织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等的相互配合作业。最后,制度配置方面,为了与大气物质防治法律制度相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各地相继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在大气污染突发时,各地政府方便调动人民群众及时快速地应对污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大气污染预警制度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气污染的出现具有复杂性特征,尤其是与污染的来源、种类、比例,其间的化学反应和发展变化,以及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的预警制度与前述大气污染应急机制配合发挥作用,预警机制提出和指导应急机制的启动和实施。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预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对应Ⅰ、Ⅱ、Ⅲ、Ⅳ四个等级,随着污染程度依次加重,所采取的预警措施也越来越复杂和完备。大气污染预警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不间断地检测各检测点空气污染状况,定时更新空气污染状况等级,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大众公布,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能够使群众更好地参与到空气污染防治中来。
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在综合治理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物方面有关键作用。要应对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复杂性带来的大气污染状况复杂性,以及城市之间工业污染交叉藕合,单一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已经不再适应污染防治的要求。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应运而生,它能够在区域间建立统一的污染防治协调机构,共同采取措施应对区域性、大范围空气重污染。例如在京津冀地区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徽商和应急联动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京津冀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联动工作方案》,应对区域性、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最大限度减缓不利扩散条件下污染物的累积速度,有效遏制污染程度,保障公众健康。
2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将PM2.5全面纳入总量控制目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于2013年9月份才刚刚在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然而在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并没有对PM2.5作有关规定。因而,有必要将包括PM2.5在内的粉尘以及能够转化为PM2.5的污染物全面纳入总量控制目标中。
(二)完善大气环境标准
要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标准体系,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日均平均浓度小于75?g/m3,相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中规定的PM2.5日均值25?g/m3仍有较大差距,这样大的差距显然不利于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必须要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这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目标,更是对中国污染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企业的排污状况检测中,不应只有环保部门以及企业二者参与,应当积极引入第三方检测验证。第三方的参与更能使公众了解到最为真实的大气状况,督促污染防治进行。
(三)完善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各国从源头进行环境控制的主要措施,排污许可证是法定的许可程序,排污者拿到许可证后才可以依法排污,同时许可证也是执法监督的一个基本依据。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欧美国家早有实践,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也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实践,但是一直推进缓慢,排污许可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要完善这个体系,就要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三同时”和环保竣工验收、总量控制、污染源监测、现场检查等一系列制度,对排污许可证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大气污染的具体状况,结合其环境容量和污染源特点,分类分级别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统筹高效实现对污染物的排放许可。
其次要加快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降低企业排污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获利又会激发企业不断创新排污技术,达到改善大气环境,增加企业利润的双赢结果。
(四)完善公共参与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与社会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人都有权利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在法律中明确公民享有的知情权、公众监督权,充分利用举报电话、互联网等多媒体形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使公众参与成为污染防治道路上的指示灯。
3 结语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不断投入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但是大气污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比较缓慢,雾霾等大气污染还在困扰着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这也是我们不断反思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否可以进一步完善,为我国大气的改善提供保障。除了要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相关法律,建立起与法律配套的制度措施,我们还要重视社会公众的力量,重视软法的力量,呼吁整个社会投入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兑.探秘PM2.5[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2]王婷婷,王艳丽.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制度评析及完善[J].资源与产业,2014,16(2).
[3]王淑梅,荣丽丽,于杨. 国外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7,02.
作者簡介
马敬(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天津工业大学,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