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主动政策文明”猜想
范文 涂雅洁+谢金晶
摘 要:本文是关于“主动政策文明”的猜想,主要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与科技、需求与供给、个人与社会。也介绍它的表现特征,包括多样性、调节性、自觉性、创造性、和谐性。还简要概述了该猜想在现实中的映照及对个人、社会、历史的意义影响。
关键词:主动政策文明;主动;政策;公共;精神需求;公共意识
“政策是鼓励性的。”[1]我认为鼓励性政策,是有一群人鼓励另一群人,一个人鼓励另一个人和个人鼓励自己之类的情况。是有被动接受的成分存在的。同时,有对“海洋经济”[2]的理解:一是回归经济或者说是生态经济;二是调节经济。无论是回归本原,让生态为我所用,还是调节、改善环境,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动态的过程来达到人与物各类生态的平衡。当公共政策不断更新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人的需求研究到一定尺度,会不会形成一种特有相关政策的文明?因此,我引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主动政策文明”。以下是我的见解:
1 “主動政策文明”的内在修炼
各种文明的出现包括“主动政策文明”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无论是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宗教等客观原因,还是统治者个人的主观原因,又或者是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以下是“主动政策文明”逐渐形成的大环境原因:
1.1 经济与科技是前提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从石器文明到陶器文明,再到金属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未来也会有其它文明。在新的科技经济时代,又会孕育出新的大文明,而“主动政策文明”便是这个大时代大文明背景下的小文明。其出现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与科技是“主动政策文明”的前提,也是其它各类文明出现的根本动力。
1.2 需求与供给是条件
一个人想要而现实却没有的东西,才会主动去争取。人与社会条件下的事物都是如此,它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政策的出现与文明的形成离不开人的需求。当物质层面的需求和供给达到相对平衡,生理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物质性奖励的政策就起不了太多的作用,而精神需求还能不断拓展延伸。政策便恰好能弥补这部分需求。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精神需求,不靠过多外力形成自觉的政策或者引导着政策自觉向最优方向发展。久而久之,政策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上而下再横向扩展,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同时对等。政策不断依靠自身功能调节、完善,回归自我又超脱自我,后人称此为“主动政策文明”。
1.3 个人与社会是关键
个人与公共并不冲突,公与私是相对对立的概念,而私人与个人是不同的。私人这个概念具有排他性,而个人不仅包括私人的小我,还包括更多有关人的生存、发展、选择。“主动政策文明”的出现,个人是体现出了更旺盛的生命力。“生命是一个质量概念,生产是一个数量概念,生活是一个范围概念,生存是一个时间概念。”[3]随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提供了完备的生产,个人与社会完全适应了生产和生存的基本需求。人越来越暴露于公共社会,公共政策的出台并不像我们现在类似于公与私的妥协,公已经扩大到一个范围,私也有其固定领域,“大公小私”的社会规模已经到达一个极高点。个人与社会在此种状态下异常活跃,这就是“主动政策文明”。它将让社会和个人跨入崭新的台阶,更甚把社会和个人带领进入另一个全新的文明。
2 “主动政策文明”的外在显性
古今中外的各种文明都有其外在表现,正如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辉煌可以从科学、艺术、史学、建筑、文学、哲学方面来看。“主动政策文明”的出现也伴随着一些现象、形态及特点。
2.1 “主动政策文明”具有调节性
“主动政策文明”不断调节和完善个人、社会及政策。就个人来看,我们都相对关注自身利益而不在乎外部环境。就社会来看,只是人和人数量上的叠加,而不是人和人质量上的聚集。就政策来看,很多政策都似是而非政策,游走在政策的边界,政治意义上的奖励政策少之又少。“主动政策文明”出现后,个人将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公共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凝聚力显著增强,政策的出台更向着精神嘉奖的方向走。个人与社会主动地引导、调节其实施向着对环境、经济综合最优处前进。
2.2 “主动政策文明”具有创造性
“主动政策文明”不同于前一时代的东西不断涌现:更高更广更深的理论研究、学术探讨,越多越优越精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俞丰愈厚愈美的书法艺术、思维方式会变化、出现。也将使一些政策发生1到2到4到N的裂变,不断衍生出新的更优政策,也使一些冗杂的政策从N浓缩精简到1。
2.3“主动政策文明”具有和谐性
“主动政策文明”的多样、调节、自觉、创造,都使政策与人和社会更加适应、和谐。其调节完善都在自觉超越的道路上并出现了各种富有创造的人、事、物。他们相互包容、融会、贯通,最后变成一种相对平衡、生态的状态。在主动政策形成一种自觉智慧之后,人与自然与社会相处的就更和谐。
3 “主动政策文明”的浅痕深意
“主动政策文明”的形成会有一些像猿到人的一次次进化,有个东西支撑着它发展下去。等到开花结果,有成就的时候,或许可以给人春日暖阳下的花海、夏日炎热中的阴凉、秋天收获里的硕果、冬季寂寥上的诗意,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3.1 “主动政策文明”的浅处痕迹
少部分鼓励政策可以称之为“新公共政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政策。不断淘汰名不副实的伪政策,充盈我们日益发展的社会,再通过长期的一个进步阶段,金钱等物质奖励就不被接受者所需要,精神奖励性鼓励政策就出现了。因为被需要,人们对它的接受就显得更为急迫,逐渐变成主动汲取、鼓励,积极地引导政策的较优走向。这时候,个人更加关注公众利益,各阶级的矛盾逐渐弱化,利益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而有了“主动政策文明”。
3.2 “主動政策文明”的深处意义
“主动政策文明”让在后来高阶物质社会的人好好生存,基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静态的层面有一定的内容、设置以及结构。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更高阶向往、需求意愿在不断加深、变大并且公众意识、心理素质、思想内涵、思维方式等也在不断调节、完善。于是,人们有这个意愿主动促使政策不断变化并吸收、汲取外界或内在精华成分,形成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动态过程以达到外部和内部环境、人类心理和生理、自然和社会和人达到一个相对的内外交互、生态平衡的一个状态。“主动政策”通过静态、动态、心态、生态的不断磨合以达到其自身价值、对外价值相对最优。
3.3 “主动政策文明”的远处影响
“主动政策文明”作为新的大环境,对个人、社会和历史的进程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方面,但利大于弊。其若出现,就大多数而言,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进步的潮流。
1.对个人
“主动政策文明”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公共领域的加大,个人所面对的机遇、对象、条件更丰富,人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生活。其创造性和多样性,给予民众智慧,给人类的个体发展带来可能性。一代人的智慧渗透给下一代,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基因。通过物质及精神财富的传播,给优良基因一个更好的培育环境。公共社会所给予个人的内容愈发内涵,个人会成为个性的公共体。
2.对社会
“主动政策文明”会促进政治完善、经济发展、思想进步、文学丰富、艺术璀璨,社会的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在进步与发展。会使得框架结构、价值判断日益从私我到个人再到公众的拔高,以此价值判断作为标准的社会制度将步入一个更高的层面,社会处于更文明、和谐、民主的状态。
3.对历史
“主动政策文明”相较于现在还缺少了实践的部分,但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融入了多少曾经的现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只要人民群众有对其的追求和存在现实条件,就会给社会带来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发展进步及历史丰富。“主动政策文明”在历史空间中进行,在时间中展开,丰富了人类文明,使得大文明更加充实,小文明更加多样。
参考文献
[1][2][3]黄建钢,骆勋. 新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