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 |
范文 | 廖悦彤 摘 要:图书馆作为国家知识的殿堂,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时代下实现图书有效的管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数字化的管理。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究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进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工作,发挥图书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 关键字: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必要性;现状;措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仅仅依赖人工进行发展的时代,而是成为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当今得到很好地应证。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小到我们进行上网购物,大到国家建造宇宙飞船,研究高科技技术等等工作都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了,可以说是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我们当前的生活。 图书馆作为国家知识的殿堂,决定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很多人都提到就是图书馆的藏书,也许有些片面,但是也从一个方面反应了图书的重要性以及图书馆的重要性。如此多的图书实现有效的管理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数字化的管理。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究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进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工作,发挥图书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信息化时代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不仅仅增加图书馆的工作负担,而且对于借书者而言也极为不方便。另一方面,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对于实现图书的有效管理有积极作用,能够对于图书馆的现存书目进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比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有人需要借书,但实际情况中这本书已经借没了,借书者就会找,但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在数字化情况下就不一样的,借书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查看,如果没有这本书就没有必要进行寻找了。另外就是利用数字化的图书馆对于图书的采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借书信息的查询,可以了解哪类数目受欢迎需要进行采购,同时通过数字资源很多读者也可以进行建议,这样就直接有利于图书的采购工作。最后也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就是,由于图书本身的不方便携带性,很多读者都选择看电子书,利用数字资源就可以直接有效地下载电子书,以及其他一些杂志等资源。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当面临的问题 2.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相关技术设备的不完善 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最基础的保障就是要有完善的相关技术设备作为支撑。但是有很多图书馆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导致其在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方面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很多的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的不被重视,在高校中对于图书馆的利用比较多,而中小学尤其是社会上的图书馆由于使用量较少,就导致不关注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工作,也就不能够及时引进新的设施设备,对于一些图书馆而言,采用新的数字化技术既是对资金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事情,所以在图书馆的设施设备方面没有充足的投资。 2.2 人员素质不足,不能有效进行数字化管理 图书馆相关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在图书馆的数字建设方面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这方面的工作。当前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年岁较大的教师,往往都是由非科班出生的人才担任,人员的整体素质结构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不相符合。即使在高校中,大部分都是由教师转岗过来的岁数比较大的教师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这样就导致一方面这些管理人员本身不清楚什么是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没有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数字化技术水平的有限性,不了解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就直接导致图书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 2.3 图书馆数字化功能发挥的单一性 对于图书馆的功能的认识上,很多人就认为图书馆就仅仅是提供读者所需要的相关图书,除了在高校中一些学生能够意识到图书馆的中数字资源的作用之外,其它中小学或者是社会上图书馆不能够发挥提供电子资源的的作用。另外即使在高校中对于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发掘也不能够很好的实现,比如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向图书馆进行购书的建议,也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图书馆的借书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图书馆没有的数目。另外通过实现图书馆之间数据的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各种作用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却不能够实现这一点,服务形式单一,成为独立于学校学生群体以及社会的一个场所,只有学生、教师和读者走进去的情况,却没有图书馆相关相关人员走出来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服务。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3.1 加大投入,完善相关设施设备 关于图书馆设施设备建设的完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大相关的投入。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建设, 首先就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比如:网络、设备以及馆藏资源等设施和数字化的技术。另外就是实现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 3.2 采取措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建设。数字化建设不同于简单为读者提供借书、还书的扫描工作,对于相关人员是一定有专业性的要求,不仅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而且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够为广大的借书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与服务。也就是说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圖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首先,高校在相关人员的设置上要安排接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员,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资历以及丰富的相关经验对于实现有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积极意义。另外,专门负责的人员一定要投入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当中,不断开发图书馆的各种功能,从而更多的为读者服务。再次,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安排其参加相关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相关技术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3 研究探索,积极宣传发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最大作用 现代图书馆对于广大读者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在学校中除了必要的相关考试,平时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进入图书馆。在社会中,图书馆也是仅仅提供一个借书甚至是休息的功能,因此要改变这种局势一定通过各种策略,尤其是在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图书馆可以通过主动宣传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的各种作用,比如:贴一些海报,有意义的海报,或者是建设每个图书馆的平台,利用微信等方式。再次就是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利用数字资源实现对用户关注的信息、用户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分析,确定有效、新颖的个性化数据,为建设特色栏目提供依据,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了解读者的建议从而建立一些特色栏目,提高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关注度和相关工作服务的关注,从而实现图书馆最大作用的发挥,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国良;公益性服务还是市场化运作———数字图书馆运行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1期. [2]柯平,朱明,闫娜;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年5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