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范文

    刘斌 钟玉华 姚素华 刘博文 郭隆润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9日~2018年6月19日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简明认知功能成套测定量表(BACS)评分以及治疗后1、2、3个月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伦敦塔(TOL)评分、字词流畅性(WF)评分、言语记忆(VM)评分、数字序列(DS)评分、代币运动(TM)评分、语义流畅性(CF)评分及符号编码(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2、3个月的SSPI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认知矫正;癫痫;精神障碍;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R749.3?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0(a)-008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mputer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 on social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epilepsy.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epileps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19, 2017 to June 19,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odd or even number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regular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antipsychotic drugs were used,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uter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antipsychotic drugs was adopted. The brief assessment of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BACS) score after treatment, 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 (SSPI) score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score at 1, 2,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wer of London (TOL) score, word fluency (WF) score, vocal memory (VM) score, digital sequence (DS) score, token movement (TM) score, category fluency (CF) score, symbol coding (SC) sco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SPI scores and ADL score at 1, 2,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uter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antipsychotic drugs ar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epilepsy, which can restor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social function.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Computer cognitive correction therapy; Epilepsy; Mental disorder; Social functio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癲痫是因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病,随着病情恶化,容易引起社会学、心理学、认知学、神经生物学障碍,以精神障碍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缺陷、精神运动性抑制、言语流畅性降低、逻辑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早期视觉信号处理速度下降、执行功能受损、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日常生活质量,对此还需加强临床干预[1]。目前以认知矫正治疗最为常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利用神经可塑性原理,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改善认知缺陷现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认知矫正开始广泛推广,能够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康复[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19日~2018年6月19日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1~68岁,平均(52.85±3.22)岁;体重51~75 kg,平均(62.46±5.78)kg;病程4~10年,平均(7.65±1.23)年;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61~89分,平均(76.48±3.62)分;PANSS阳性量表评分13~29分,平均(21.48±2.11)分;PANSS阴性量表评分15~25分,平均(20.39±3.65)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21~43分,平均(31.85±3.62)分。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9岁,平均(52.59±3.65)岁;体重50~77 kg,平均(62.29±5.54)kg;病程3~11年,平均(7.32±1.47)年;PANSS总分60~88分,平均(76.16±3.53)分;PANSS阳性量表评分14~28分,平均(21.79±2.27)分;PANSS阴性量表评分14~26分,平均(20.51±3.78)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20~44分,平均(31.39±3.54)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药物治疗后,病情能够相应稳定的患者;②能够配合完成认知作业,病情处于稳定期状态的患者;③家属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④患者病程≥2年。

    排除标准:①存在重度意识障碍、谵妄、重型抑郁症等疾病影响认知作业操作的患者;②存在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③因情绪波动不能配合认知检查的患者;④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用药禁忌合理选择药物,同时还需加强室外散步、广播操、集体心理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认知矫正治疗综合了多种神经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言语指导、无错化学习、个性化指导等。我院采用康泽医疗认知损害矫正治疗系统,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完成40次左右的认知训练,包括认知转换、双重任务、视空间记忆、积木分类、手部训练等不同的练习,涉及注意控制、注意分配、工作记忆、视觉记忆、短期言语记忆、逻辑推理、计划执行等多种认知功能,所有这些练习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强化又逐渐递进的方式进行。每个训练模块包括8~16节的训练,每节训练中含8~12个不同的练习,每个疗程为3个月,每次40 min,每周4~5次,1个疗程40次左右[3]。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简明认知功能成套测定量表(BACS)评分[4]以及治疗后1、2、3个月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6]。

    BACS:包含伦敦塔(TOL)、字词流畅性(WF)、言语记忆(VM)、数字序列(DS)、代币运动(TM)、语义流畅性(CF)、符号编码(SC),重测信度(0.86)和效度(0.82)均较高,若分数越高,代表患者当前认知状况越好,且认知功能与最终得分成正相关。

    SSPI:包含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若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社会活动技能越好,总分>38分为正常,29~38分为轻度缺陷;18~<29分为中度缺陷;总分<18分为重度缺陷。

    ADL:包含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床旁移动、大小便控制、如厕、穿衣、洗漱、洗澡、进食等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BAC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OL、WF、VM、DS、TM、CF、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SSPI评分的比较

    兩组患者治疗前的SS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的SSPI评分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SSPI评分高于治疗后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SS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ADL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后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3个月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疾病具有难治愈、病程长、预后差、病残率高等特点[7],是以脑细胞群异常放电为基础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顾名思义主要是指癫痫所引起的精神障碍性疾病[8],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缺陷、言语流畅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视觉信息处理速度下降、精神运动性抑制、逻辑思维能力减退、瞬时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疾病康复和社会功能,为了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还需加强认知治疗[9-10]。

    认知纠正治疗是一种针对精神障碍引起的认知缺陷治疗方案,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针对性的强化学习,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自行完成各种难度不同的认知作业[11-12]。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研究者在认知纠正的治疗基础上,研发了新型治疗方案,即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其属于全新的认知新技术,可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多媒体技术,将形式转变为多样化,保证治疗的趣味性,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CS评分以及治疗后1、2、3个月的SS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还可利于疾病预后的改善,提供丰富的治疗任务,从而提高患者的逻辑判断能力,加速疾病康复,同时在计算机操作完成作业练习,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在的信息存储、逻辑判断等功能,强化学习能力,纠正执行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节省人力物力,从而更为简便,推广性较强[15]。

    综上所述,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控制力、信息处理能力、注意力,促进脑区功能重组,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尽早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和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月友,仰志敏,汤景文,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59.

    [2]刘飞,梁学军,刘聪敏,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2):128-130.

    [3]陈海萍,章秋萍,张丽娜,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水平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154-157.

    [4]伍晓凡,张鹏,刘立志,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辅助疗效[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128-130.

    [5]吴明,赵世苗,吴景竹.认知矫正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临床效果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 19(2):228-230.

    [6]朱春燕,孙继军,汤剑平,等.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54-157.

    [7]章小彩,李琳,张丽萍,等.口香糖联合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16(2):159-162.

    [8]金超岭,郑玉民,焦劲松,等.应用发作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减影和MRI图像配准在难治性癫痫中定位癫痫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5):348-352.

    [9]邱晓维,徐祖才.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癫痫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8, 31(4):315-316.

    [10]张涛,刘霖.囤积障碍共病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6):826-828.

    [11]周惠婷,朱銀花,朱利月,等.计算机辅助记忆训练治疗老年记忆障碍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1):13-15.

    [12]张春玲,丁军,殷宏禄,等.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合并计算机认知矫正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6):1252-1254.

    [13]王霁阳,叶兰仙,张玉堂,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51(3):198-200.

    [14]罗卫欢,黄晓煌,凌水桥,等.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2):119-121.

    [15]常辛欣,房芳,何永生,等.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3):212-215.

    (收稿日期:2019-03-29? 编辑:闫? 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