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抛硬币》一课引发的关于巧妙提问的思考 |
范文 | 陈英缨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由《生与死的故事》引发的关于巧妙提问的教学思考,主要是从三个角度阐述:提问目标要明确,提问难易要适度,提问问题要精练。 关键词:提问;精练;指向性;层次性 1 有趣内容——学生却听得一脸茫然 在一次学校教研课中,我上了《抛硬币》一课。在课的总结应用部分,我做了精心地设计,以“生与死的故事”收尾结束本课。这一片段的设计初衷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可能性”进行巩固练习与运用。 教学片断一: 有一个大臣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在古代一个国家,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大臣处死。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分别写有“生”与“死”。摸到“生”则“生”,摸到“死”则“死”。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呢?可是,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派了一个手下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换成“死”字。你们想想,这下大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帮国王办事的手下不忍心让大臣死,所以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臣。大臣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 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选择生死时,这个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张纸片,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该死。”大臣用他的智慧赢得了生命。 我讲完这个“有趣”的故事,可收获的却是学生的一脸茫然。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与听课的同事进行了探讨,同事一语点醒梦中人:“故事虽然很有趣,可是没有提问,平铺直叙地讲完,没有任何悬念,也没有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有些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2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引发主动思考 通过反思,结合同事提出的建议,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设置了四个提问,留给学生悬念,同时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学片断二: 盒子里两张纸片分别写着“生”与“死”。摸到“生”则“生”,摸到“死”则“死”。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个大臣会摸到什么呢?(问题一) 生: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 师:可是,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国王想了一个好办法。谁知道国王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问题二) 生:国王把盒子里的“生”字拿出来,换成“死”字。 师:是的,国王派了一个手下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换成“死”字,这下大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生:盒子里两个都是死,任意摸一个,一定是死。 眼看大臣必死无疑了,这个时候,帮国王办事的手下不忍心让大臣死,所以偷偷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臣。 大臣苦思冥想,想了整整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 师:谁能猜出大臣的妙计呢?(问题三) 生:大臣找人把盒子里的两个“死”字换成两个“生”字。 师:临刑前,当法官拿着盒子让大臣选择时,大臣随便抓起一张,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师:大臣为什么要吞下去呢?大臣这个方法妙在哪里?(问题四) 生:这样的话法官看不见大臣摸到什么字,只好看盒子里的“死”字来判了。 师:是的,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该死。”大臣用他的智慧赢得了生命。 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设计了四个提问,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被动地听着故事,没有提问。在第二次的教学中,在关键的地方,设置了四次提问。一次次的提问,设置了悬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而是参与到故事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拥有了思考的时间和消化理解知识的空间,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学习也更加高效。 3 总结反思——巧妙提问,实现高效课堂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它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就课堂有效提问提出一点实践思考。 (一)课堂提问目标要明确——有指向性 问题设计目标不明,表述不清,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发展偏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些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生与死的故事”中由于提问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大臣想了整整一夜,想出了一个妙计,就是在临刑前,法官拿着盒子让大臣选择“生”、“死”时,大臣随便抓起一张,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我提问:大臣一口吞掉,结果会怎样?我预设学生会说:法官只好根据剩下的“死”字来判断大臣吞下的是“生”字。结果学生的回答是:纸片可能会卡在大臣的喉咙,大臣会被噎住。学生的回答實乃我意料之外,我意识到问题问得不够准确了。于是马上补问:大臣为什么要把纸片吞下去呢?大臣这个方法妙在哪里?学生重新开始思考,很快有学生想到了吞下去的话法官只能根据剩下的“死”字来判断大臣吞下的是“生”字,这样大臣就得救了。 (二)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有层次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出的问题过难,与学生的认知有很大差距,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阻塞;如果问题过易,也会出现“一呼百应”的情景,但这样的问题并不能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难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记得有一次我在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3/5的分子乘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几呢?问题一抛出,就像石沉大海,学生们都没什么反应,一脸的困惑,我立即意识到提出的问题可能超越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于是我及时调整了问题的难度,分步骤设计了问题。先这样问:3/5的分子乘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乘几呢?然后再问把乘号改成加号,应该加几呢?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分解,把问题的难度降到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当的水平,这样学生就循序渐进地进入状态了。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时不能太难,跨度不能太大,但问题也不能太容易、太浅,关键要难易适度。 (三)课堂提问问题要精练——备精问题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讲授“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统计了一下,共提出了八十几个问题,一分钟2个左右。这位老师设计大量的问题,学生应声作答,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其探究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无法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疲于应付回答所有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巧妙串联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维。真正达到问得好、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切忌走过场式的满堂问。 善教者,必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时注意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问题的神奇力量,准确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找准重难点,设计出指向明确、难易适度、层次分明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能积极地思考、主动探究,获得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真正达到以问促学,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丹东尼奥,《课堂提问的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7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