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 |
范文 | 李凌 摘 要:马克思主义通过分别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相互结合,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当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着重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方法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历史进程 我党始终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通过不断实践探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先后有大量的研究学者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研究行列当中,为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研究进展等提供了重要帮助。因此本文也将通过结合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资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方法论进行初步探究。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基本内涵 20世纪30年代末期,学者艾思奇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其在论著当中提出需要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之上,深刻总结抗战实践教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以及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毛泽东同样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其在《论新阶段》等论著当中多次提到马克思主体中国化问题,在其看来,马克思主义应当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融合与吸收,并提出了包括实事求是等在内的一系列思想路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念提出以来,我国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其基本内涵的分析和探讨上,并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解。如王浩斌(2014)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切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作意识形态的中国化[1]。而学者王淑娇等人则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层面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一部分学者从文化视角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发展至今,研究界内目前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在解决中国实践问题中使用马克思主义,在积极将其和中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之下,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2 基本经验 在新中國成立前,以毛泽东等为首的先进分子便已经开始关注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提出应当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入手,在先进的思想理念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创造。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学者聚焦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通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积极借鉴中国革命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指明了道路。发展至今,学者们在主动与中国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之下,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需要被先进分子所接受,立足于客观的中国社会实践和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在正确把握我国具体国情、我党的历史方位后,借助党的各项建设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下的长久稳定发展[2]。而在此过程中,需要继续使用唯物辩证法辩证看待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思想文化,主动实现基于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步发展。 1.3 理论体系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党在各个方面几乎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由于苏联始终不承认毛泽东思想,加之毛泽东始终未能真正摆脱苏联模式的桎梏,因此当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在邓小平主持大局,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党首次对如何建设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刚刚结束的在历史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我国再次对以往的各大重要思想进行回顾总结,肯定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并在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给出了系统、科学的回答,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带入了新的境界。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 2.1 思想层面 基于思想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同时包含了哲学方法论和思想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遵循的思想理论、原则路线等等。学者顾红军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在宏观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指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各思想方法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而在微观角度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则指的是具体使用的思想方法,如反教条主义、解放思想、统筹兼顾等等。但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论就是我党和人民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实践问题,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结合下形成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等思想在建设和谐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2.2 实践层面 基于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与其总结的经验教训等有关的全部研究成果,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而在此过程中,调查研究、历史主义以及生产力分析三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方法论最重要的三大组成部分。我党在长期的调查研究当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积极总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前人学者在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对待马克思主义时是始终采用了历史态度,坚持逻辑和历史相一致[3]。在生产力分析法当中,我国则通过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在持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出现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系列方针、原则。 2.3 学科层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带有强烈的学科属性,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当中,主要出现了发生学方法、文化学方法和整体性教学法等学科方法论。其研究重点分别侧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历史根源于进程、出现的文化现象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等方面。但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方法论要求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学科建设方向,通过对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进行可学运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合理解释说明,在主动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的基础之上,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研究内涵。 3 结束语 本文在整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文献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及方法论进行了简单阐述,对于人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和认知提供了一定帮助。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在该研究领域当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效,但如何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对其进行进一步创新发展等问题仍然值得人们继续深思和讨论。 参考文献 [1]路向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审视[J].东岳论丛,2015,36(07):143-147. [2]王浩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J].大庆社会科学,2014,11(04):52-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