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郑州、新乡两地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调研
范文 王子洋
摘 要:目的 调查河南省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7年12月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郑州、新乡两地大学生,抽样方法为单纯随机抽样,定量发放问卷1000份。结果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度为80.1%,只有地区这个因素产生了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学历皆未产生结论:郑州、新乡两地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晓虑较高,大部分人能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相关知识。
关键词: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调查分析
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要途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的成果,发现它具有”三多三少”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强调正规教育(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少谈非正规教育的作用;二是多强调普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少强调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三是多讨论各级各类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少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评价。为了解郑州、新乡两地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于2017年12月对郑州、新乡两地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根据本课题自行设计出一份问卷,再经预调查后完善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等。
1.2 研究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不重复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大学生,由统一经过培训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生进行调查。本调查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匿名填写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对问卷有疑问者及时向调查员咨询,由调查员帮助解释,填写完毕后调查员立即检查调查表的完整性,如有遗漏,及时返还给被调查者补齐,以确保问卷的质量。调查所用调查员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在校学生,皆经过培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有足够了解,能够在调查中解答被调查者有关问卷的疑惑。问卷定量1000份,回收944份,回收有效率94.4%。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7 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核查后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参与本次调查的两地大学生中,大专生401人(42.48%),本科生543人(57.52%);男生395人(41.84%),女生549人(58.16%);年龄分布18~24岁 ,18岁111人(11.76%),19岁242人(25.64%),20岁359人(38.03%),21岁140人(14.83%),22岁56人(5.93%),23岁22人(2.33%),24岁14人(1.48%);郑州大学生491人(52.01%),新乡大学生453人(47.99%)。
2.2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度
80.1%(756/944)的大学生知晓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19.9%(188/944)的大学生不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其中男生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82.0%(324/395),不知晓的为18.0%(71/395),女生知晓的为78.7%(432/549),不知晓的为21.3%(117/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4,P=0.205);郑州市大学生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77.4%(380/491),不知晓的为22.6%(111/491),新乡市大学生知晓的为83.0%(376/453),不知晓的为17.0%(77/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31);大专学生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71.6%(311/401),不知晓的为22.4%(90/401),本科学生知晓的为82.0%(445/543),不知晓的为18.0%(98/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5,P=0.095);年龄为18岁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91.1%(90/111),不知晓的为18.9%(21/111),19岁知晓的为79.8%(193/242),不知晓的为20.2%(59/242),20岁知晓的为79.9%(287/359),不知晓的为20.1%(72/359),21岁知晓的为82.9%(116/140),不知晓的为17.1%(24/140),22岁知晓的为75.0%(42/56),不知晓的为25.0%(14/56),23岁知晓的为68.2%(15/22),不知晓的为31.8%(7/22),24岁知晓的为92.9%(13/14),不知晓的为7.1%(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9,P=0.536)。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知晓度较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概念也能较好的理解,但性别、学历这两个因素对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了统计学差异(P<0.05),女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优于男生(OR=1.5),本科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优于大专生(OR=1.6)。这提醒我们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男生、大专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对于这类群体还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科普,这对提高社会整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和安全用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產知识普及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大学里,要依靠高校这个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的医药知识教育,应用多多样的方式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如举办讲座、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识课程、发放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利用校园墙报、宣传栏微信、QQ、课外活动、研究性课题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程琳,刘丽华.教育传承视角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研究[J].时代教育,2013(13):126-127.
[2]舒思瑜. 传统村落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 刘婷,张阳生,高连海,汪银.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救保护与活力复兴——以山西大阳古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9,24(03):97-100.
[4] 曹媛. 基于非物质文化的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6.
[5]陈金文.几个与“非遗”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1):35-39.
[6]王莉,贺能坤.近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进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3):27-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