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问题为主的数学启发式教学
范文

    仇胜华

    【摘要】启发式教学的本意在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如何进行有效开展启发式教学、如何设计数学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实际问题;数学应用;学习兴趣

    一、导入问题化,启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预设启发情境

    只有知识融于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文字符号,将知识的内涵生动地再现出来,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境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二)捕捉启发时机

    在授课过程中,随着学生思维的开动,课堂气氛会不断活跃,这时,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

    例如,我在讲授“三角形全等”时,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有学生提出,那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我首先对这名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然后拿出教学用的一副三角板,让学生也拿出他们用的一副小三角板,进行互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两副三角板的对应角确实相等但它们显然不全等,在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后,我告诉大家,这样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下次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生活化,应用数学,带着问题活动

    (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實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灵活处理教材,使例题生活化,易学易懂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根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三、训练多样化,一题多变,培养创新能力

    (一)游戏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训练学生的互动,在读完多项式升降幂排列后,完成游戏:事先将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写在一块硬纸板上,抽几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一张面向其余同学,再抽一名学生上来指挥,使他们手中的单项式按某字母升幂排列,组成这个多项式,这样做,学生兴趣浓,交换某些项时,符号也随之交换,因为符号是学生易错的地方,再抽一名学生把这个结果记在黑板上面,老师评价,然后再抽一组同学按此游戏方式完成降幂排列,这样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胆识,组织能力。

    (二)变式训练,将知识延伸并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变式训练就是多角度、多思路地从不同的方面改变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则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理解其最本质的东西,它是基于学生熟悉问题的背景,是对问题的现象和本质的延伸与拓展,是师生共同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层次化、灵活化、巧妙化、多样化,因此变式训练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数学应用化,适应社会,享受学习乐趣

    (一)开展实践活动,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为了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相似”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相似”的例子,可直接应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来解决生活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长度的问题(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应用在其他学科之中,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正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汲取。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与黄金分割、黄金比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赞叹《蒙娜丽莎》之美的同时,深深感到这美却来自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密切联系“方差”等知识决定射击选手谁参加比赛,物理中的电功率问题、压力、压强、速度问题、密度问题和杠杆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结合起来,化学中溶液配制问题也是数学问题,真的可以说,在数学中,科学身影无处不在,数学与其他学科综合是大势所趋,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