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范文 马忠新
摘 要: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情况导致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西部地区闭塞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在资金、产业结构和社会事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地区的环境情况采取合理的对策加强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的改善。本文将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方面进行阐述,以云南昭通市为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考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实施西部开发的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更是大大低于东部地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带动西部的经济发展,帮助西部经济能够从贫困中的走出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52个聚居在西部地区,西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都在西部地区,其中聚居的省份有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都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较,在生产总值、人均消费和生活水平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1)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西部民族地区12个省区的生产总值是8万多亿元,东部11个省区的生产总值是25万多亿元,根据有关的数据调查,其中内蒙古的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4万多元,全国人均水平是2万多元;(2)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是不完善,我国西部民族民族地区12个省区中有7个省区的第一产业高于全国,第二产业比重多数高于全国,其中贵州是39,云南是44.6,比重都低于全国;(3)城镇化水平也是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化水平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全国的城镇化率为49.6%,而西部各省区中只有内蒙古、重庆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地区的最低,仅有25%。
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闵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恶劣,破坏严重
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地区,土地广阔,但是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其中多以沙漠、沼泽最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相对比较频繁,生态系统也是比较脆弱,其中还面临着很多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植物退化,例如,沙漠化现象严重,河湖的干涸,水质的污染严重,很多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大量的资源出现衰竭的现象,社会环境和贫困都是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造成很大的不利。
(二)资金的供应不足
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缺乏相应的资金供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西部近几年的发展都是依靠资金的投入拉动经济的发展,资金的大量投入也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国家也逐渐加大对西部资源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的资金投入也是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年均增长29.6%。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缺口过大,资金的供给也是严重不足,只有通过实施长期性的稳定支出促进经济逐渐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的因素,也是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在西部民族地区建立了很多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投资规模也是很大,但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不够完善,西部地区拥有铁路的长度仅是东部地区的20.6%,是中部的25.3%,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相应的制约力地区人才、技术等的集聚,影响产业结构。
三、云南昭通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云南昭通市位于云南的东北部,也是处于西部地区的范围内,处于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主要以彝、苗、回三个少数民族世居。昭通市的历史发展悠久,作为西部地区中经济发展比较靠前的地区,其在文化、经济方面也是比较发达的,处于三省的经济交汇处,对于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昭通市的总体经济发展也是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 ,经济实力也是不断增强,其中的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力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急剧增加,其中昭通市的贫困人口也是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扶贫工作也是难度比较大,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差,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要实现脱贫也是当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根据地区发展的特色,改善生态环境
西部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大多以高山、沙漠和山地为主,其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都是相对比较薄弱,西部民族经济地区的发展需要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一致的发展道路,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生态发展模式,要注重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机制,要充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要将经济活动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2)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环境的监测。例如,对于云南昭通市由于处于山地地区,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环境的监控,研究地区经济生态指标,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需要做好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注重协调和均衡发展,通过开发新的项目,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对于云南昭通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人口的增多,需要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和水利设施等的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通過围绕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来调整相关的公共服务政策,要不断缩小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加大资金的供应
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加大资金的供应力度,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地区经济发展结构,通过完善相关的财政投入机制,创建良好的资源环境来吸引大量的外资解决西部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通过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保证交通和通信方面的更快发展。例如,对于云南昭通市的经济发展,就业的难度也会不断提升,通过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和通信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引进更多的企业来投资,也会弥补就业的空缺。
五、结语
综上所述,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闭塞的交通状况限制了与外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需要加强对地区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水平,要持续保障地区间信息的畅通,改善地区环境状况。
参考文献
[1]王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商,2015(18):269.
[2]何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34(03):28-33.
[3]高新才,陶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1):19-23.
[4]雷根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J].开发研究,2012(03):77-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