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档案载体的演变及保护方法 |
范文 | 杨子萱 摘 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档案已伴随我们走过了5000多年的历史,它忠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形态各异的档案遗产,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等,以及我们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档案应运而生,这种新形式的档案渐渐取代了古老的档案记载方式,成为当今最流行、便捷的载体形式。本文以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为切入点,强调保护档案载体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现代新型档案载体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档案载体演变;新型载体;保护方法 1 我国档案载体的演变 1、甲骨档案 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甲主要是指龟的腹甲或者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由于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时间长、数量多,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 2、金石档案 金石档案也称钟鼎文。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到了西周我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青铜器质地坚固,易于长久保存,记录更为广泛详细。故统治者凡有大事记载,便铸器铭文,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金石档案的出现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3、简牍档案 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称为简牍档案。简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牍指方形的木片。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两者又可通称为简。在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约产生于先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直至东晋末年纸张普遍应用后才被取代。 4、缣帛档案 缣帛作为书写载体材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到了秦汉时期使用更为广泛,缣帛具有质地坚韧轻柔等特点,并便于携带和保管,但由于其价格十分昂贵,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所以并没有得到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缣帛的使用量迅速减少,但是封建王朝仍然会用丝织品书写他们的重要文书。直至清代,朝廷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赦命等奉赠文书仍然使用缣帛。 5、纸质档案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档案载体演变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革命。纸张成为档案载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寿命的无可比拟性使它在人类漫长的信息记载、传递和保存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使胶片和磁性介质大量出现也只不过是纸张的补充而已。直到现在,任何载体都没能动摇和改变纸张的牢固历史地位。 6、新型载体档案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档案载体出现了更多形式,例如照片档案、唱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等等。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界中后期,档案又有了革命性的变革,出现了以各种代码和激光为介质读写的磁性载体档案,光盘档案以及依赖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软件读写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出现,是档案载体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档案基本理论、运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特殊档案载体的保护方法 新型档案载体的管理及保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其载体制成材料各异化学稳定程度不同,在保管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尽量按类别做到分库保存、统一管理。不同载体的保管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防光、防尘、防水、防霉、防虫、防潮、防盗是其共同特点,根据其特性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档案库房内一般应配备强制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使其处于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中。各种不同载体的存贮应配备专门柜架,对各类新型载体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修复或需要进行其他保护性处理。 1、照相底片及照片 照相底片是一种化学的感光材料,极易引起自毁和化学变化,所以对它的保护技术要求比较高,通常都要配备空调设备控制温度,还要放置中性吸湿剂,达到防潮效果。底片应放入底片袋中保管,一张一袋。对照片这类档案载体进行保护时,应十分注意霉菌的生长,一定要调节好库内环境的ph值,应添加防腐剂,还要注意避免强光的照射,放在阴暗处保存,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及纯净。 2、磁带 磁带的保护一般应注意避免灰尘的侵蚀,对同磁性的物体一定要保持远离,防止消磁。长期不用的磁带,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绕动,防止粘连与生霉。录制孔应打开,以防操作失误抹掉信息。磁带应装入带盒内,竖直存放在专用容器或柜内,注意防压、防潮、远离热源和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及酸碱气体的侵蚀。 3、光盘 光盘的保护重点在于预防划伤、受热、受挤压变形和老化。相比磁盘,光盘在稳定性上具有优势,但正因它的数据密度比磁盘大很多倍,所以定位的准确性也相对更高。一旦划伤变形就有可能导致整张光盘无法使用,平时使用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光盘的数据面,放置时数据面朝上平放,用完后及时放回保护盒中,避免腐蚀性的液体泼洒,一旦光盘被弄脏,可用无腐蚀性的清洗剂清洗干净即可。存放环境最好远离工厂和实验室。 4、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相对其他档案虽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存储空间小、表现形式多样、可资源共享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安全保护问题。应设定不同操作人员对不同内容的访问权限,防止外来借档、查档人员直接操作计算机修改文件,对不同密级的档案也应设置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高密级的档案除设置多级密码保护外,还应对文件内容进行数据加密。对长期保存不需要修改变动的档案可以刻录在一次性写入的只读光盘上以保证其不被修改。另外还应设定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程序,对系统数据定期进行备份,不允许随便使用外来U盘、硬盘等,以防病毒对数据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3 保护档案载体的重要性 档案载体不仅包括传统的载体形式,也包括现代化的电子档案、光盘、硬盘等。保护档案载体的安全其实就是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让档案发挥更好的情报价值,方便满足人类的需求。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它的生命线。只有保证了档案的安全与真实,它所代表的实体本身才能显示出存在的价值,档案本身才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4 总结 档案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它是我们了解祖先,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不可或缺的依据。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档案载体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最早的甲骨档案演变到了现今的数字化电子档案,是档案载体的巨大变革。各种新形势的档案载体层出不穷,应运而生的便是针对这些档案载体的不同保护方法。电子档案虽具有其优点,但在安全性、保密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管理保护好档案,使其更好的发挥史料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是我们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獻 [1]可持续发展与档案文献保护[J].魏莉.北京档案.2004(05) [2]论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结构与功能[J].金波.档案学通讯.2003(02) [3]霉菌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研究[J].陆文军.档案学通讯.2003(02) [4]浅析电子档案及管理[J].彭卫.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S1) [5]电子文件及档案管理刍议[J].李壮晖.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