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移动阅读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及发展策略 |
范文 | 陈雁鸣 关键词: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移动阅读成为必然。文章简述了移动阅读的特点,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移动阅读环境下的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移动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4-0044-03 1移动阅读的特点 1.1便捷性 移动阅读的便捷性一方面是指阅读设备终端体积小,携带方便,如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都具备这种优势;另一方面是指内容获取便捷,移动用户通过无线网络,利用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电子阅读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1.2环保、方便、低成本 移动阅读还有环保、方便及低成本等特点。移动阅读的内容主要是电子资源,而电子资源与传统纸质图书相比价格相对低廉。在通常情况下,电子书籍的定价只有纸质书籍的十分之一,且电子资源信息获取迅速又不容易丢失或损坏,还能反复下载阅读,为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服务方式。 1.3碎片化阅读 移动阅读是一种可以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阅读形式,使阅读不再局限于图书馆或书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行为,如等车、短暂休息时等。“碎片化阅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展了信息获取的范围,成为移动阅读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4阅读内容的广泛性 移动终端储存空间大并可拓展,如用储存卡扩展储存空间提高存书量,即可构成大容量的“电子书架”。移动终端不仅能展现报纸、漫画、杂志等内容,而且可以播放或下载各种音频、视频,这种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关联在一起的新媒体,实现了阅读内容的有效融合及跨越,拓展了阅读的内容及范围。 1.5阅读内容的时效性 阅读内容的时效性一方面是指内容本身的时效性。纸质图书一经出版就无法更新,使某些内容容易失效,这也是书籍需要再版更新的原因,而电子资源的时效性强,可以随时更新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内容对于应用的及时性。有些信息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有价值和效用,而移动阅读恰恰能保障场景信息的及时性,如实时新闻等。 2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调查情况 2.1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基本情况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逐渐从磁盘、光盘等文件发展到本地镜像数据库、互联网数据库等。CNKI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资源组织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快速传播加快电子资源的发展速度。如今,电子资源正在由声音发展至影像,其涵盖的元素越来越丰富,内容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宽广。如:通过EPUB的开放格式对电子书籍进行制作,这种制作方式能够自动重排电子书籍的内容,平台的兼容性也比较好,且文字内容能够按照阅读设备特点自动调整至屏幕显示的最好效果。EPUB是在XML基础上设置的一种文件,EPUB文件允许相关出版商对终端格式进行适当转换,同时允许数字版权进行管理使用。最新版本的EPUB3类格式电子书新增了HTML5与CSS3,能将多媒体的格式内容在电子书中播放,同时支持DAISY的有声书与文字的朗读技术,支持听书服务的功能,使读者拥有更多的交互式体验。 2.2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 2.2.1外借电子书的阅读器。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和电子阅读器厂商合作开展了向外借用电子阅读器的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向本校师生提供参考书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 2.2.2短信息服务(SMS)与Wi-Fi访问或WAP访问相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移动图书馆或手机图书馆平台基础上进行尝试。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均在移动图书馆或手机图书馆的平台基础上融合互联网技术,通过SMS与Wi-Fi访问或WAP访问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图书馆的公告及新书查询等服务。图书馆通过SMS、Wi-Fi访问或WAP访问,还可以对读者的访问信息进行保密,保护读者的个人隐私,为读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既提高了读者对移动阅读服务的满意度,又提高了图书馆的访问量。 2.3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2.3.1宣传力度弱。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实施移动阅读服务,但宣传力度较弱,一些图书馆网站的相关链接不够醒目,不方便读者访问。还有很大一部分图书馆没有指导、培训用户如何使用移动图书馆,用户不清楚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导致其不愿或无法使用移动阅读平台,使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受到限制。 2.3.2缺乏深层次的服务。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实施移动阅读的服务时间不长,服务层次相对较低,仍然停留在提供移动电子资源的层面上,移动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简单,致使移动阅读服务难以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如:高校教师等科研人员对专业化的学科服务需求比较高,而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其需求。 2.3.3创新力度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仍处于开始阶段,创新力度不足,必须借助数据库运营商搭建服务平台,才能完成简单的服务功能。此外,高校图书馆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内容与发展方向等问题也未进行深入研究,服務理念与技术创新不足,导致移动阅读的推广受到影响。 3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策略 3.1重视服务推广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客户端服务尚处在发展初期,用户知晓和使用主要依赖于高校图书馆的推广与宣传。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移动客户端的宣传及推广工作,通过图书馆网页、微信、QQ、微博等平台对移动阅读服务进行宣传与推广。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在推广过程中把握读者的实际需求,对图书馆的移动阅读功能进行详细介绍。高校图书馆加强对移动阅读的宣传与推广,可以推动图书馆的移动信息建设,提高文献信息使用率。 3.2完善服务技术 高校图书馆应保证移动阅读的服务系统具有较好的拓展性,为移动阅读服务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各移动阅读技术服务商合作,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构建无线局域网或校园虚拟网,降低网络资源成本;与移动终端设备及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各种手机软件,完善移动阅读服务技术。 3.3丰富服务内容 数字化移动阅读改变的是阅读形式而不是阅读目的,相对于阅读形式,人们更喜欢的是阅读的过程。换言之,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需求才是图书馆阅读服务最本质的驱动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应在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确保移动阅读内容的连续性、学术性、新颖性及可共享性。此外,由于各高校均有自己的办學模式与专业设置,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应针对特定学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还应解决信息内容碎片化问题,为读者提供完整的信息内容及阅读指引。 3.4创新服务模式 3.4.1开展微媒体平台的微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指的是利用微媒体(如微信、微博)和自身特有的馆藏文献资源(实体和虚拟),为读者提供的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阅读服务,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注重对碎片化、即时化信息的收集、梳理和发布。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评估指标中的微服务评估指标新增了3个二级指标,包括微信公众平台与微博服务、移动图书馆、触摸媒体服务。微媒体服务首次进入公共图书馆的新媒体服务指标,为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3.4.2完善个性化的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增加自身资源数据量,并对馆藏资源进行结构性整理。随着4G网络的应用及普及,各种数据资源不断增加,促使高校图书馆提高大数据处理与整合的能力。高校图书馆通过分析、整理大数据能够充分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并依据用户需求为其准确推送相关的个性化服务。 3.4.3提高社交网络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不仅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还可以快速传播学术成果与技术。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还能在整合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拓展信息服务覆盖面,同时加强师生交流。 3.4.4创新电子阅读借阅服务。智能手机用户是移动阅读用户的主要群体。相关调查显示,高校有83%的男生和77.4%的女生通过手机进入WAP平台,有63.8%的男生和56.8%的女生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由此可见,大学生比较喜欢电子阅读方式,热衷“碎片化阅读”。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移动阅读服务,创新电子阅读方式,如:将图书信息生成二维码,用户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借阅,或开发电子图书APP,方便用户进行移动阅读。 4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阅读不只是阅读的方式,更是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移动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以读者服务为工作中心,了解高校学生的阅读心理,满足其阅读需求,使传统的阅读服务转为多元化的阅读服务,为建设智慧型图书馆添砖加瓦。 (编校:徐黎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