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
范文 徐瑞华
摘 要:在新媒体的强大压力下,传统电视媒体纷纷转型,各种电视节目纷纷建立了公众微信号和节目APP进行互动运营,其中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表现最为突出。顺应大潮进入微信平台之后,如何发展是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微信公众号的普遍难题。本文将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民生新闻;微信;公众号;策略
现如今,任何人都可以开微信公众号,提供某种服务并收取适当的费用。在新闻版块中,具有绝对关注优势的还是以央视为主的大型媒体,地方性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从资源和地域上与央视新闻存在着差距,互相抄袭现象严重,内容重复率高,还面对移动化设备的威胁。面对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度转型,套装式合作
与白手起家新媒体不同,电视民生新闻的微信公众号背后是以电视台为支撑的传统媒体,资源上有很大优势,但是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却似乎动力不足。
传统民生媒体大多是把微信作为信息发布的新渠道,但正如微信自身的定位——“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事实上也是如此,微信现渗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60%以上的微信用户使用过微信生活服务,第三方服务提供包括话费充值、电影票、机票火车票购买、购物服务等。所以传统媒体如果仅仅是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新闻,那就低估了微信的影响力。
在“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应从单一化到“套装组合”,组拳出击。首先建立用户数据,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建立以年龄为分界线的用户数据库,了解到用户的需求点在何处。其次,利用技术优势,打破传统媒体的边界与数字新兴媒体领域合作,完善用户体验。
二、地方性定位,建立精英团队
每个微信公众号在精准定位下才能开始进一步发展,如果拼物力和人力资源,地方性电视台不如央视电视台,所以地方性电视台的电视民生新闻的电视台只需要立足本地,尽力打动本地的受众,因为用户在信息海洋中关注与自己生活地理位置和心理位置接近的社会新闻。锻造原创性的本地性内容,在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锻造出的内容的更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团队建设也是现微信公众号平台所面对的普遍困境,现电视民生新闻需要两方面的人才。
2.1技术性人才
毋庸置疑,技术的源头是技术型人才。在移动化设备中,用户追求新鲜的技术体验。此外,由于年轻人在微信平台上是主要消费人群,因而年轻群体希望看到新奇有趣的新闻内容,具有视频、动图等多媒体动态新闻比文字新闻更受欢迎,这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文字记者可能较欠缺。所以现阶段各大电视媒体在招聘上也显示出对这方面人才的渴求。
2.2融媒素质性人才
传统媒体最不缺的是体制下的编辑,但在向新媒体转型中,融媒素质性人才奇缺。例如,体制内的编辑从语言风格到语言用词上跟不上网民的发展速度,所以对记者要求多方面发展,不仅要会写新闻稿件,而且能够熟练并创造性应用多媒体进行创作。此外有些栏目运营微博、微信公众号采用以大学生实习生为主力军,此举尽管吸收了新鲜血液,但是大学生不如传统体制下记者的经验丰富,在新闻题材选取、撰稿等方面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因而,发觉和培养融媒性人才,建立一支新旧融合的团队是十分必要的。
三、回归内容,DIY定制
3.1回归内容
在信息时代下,网络信息存在缺陷,并且由于在信息制作环节和理解环节追求新、多、快,制作结果粗糙,无序。[1]作为互联网的一份子,微信信息不可避免同样面对着该问题,量大且乱。这也是为什么受众现不愿意点开订阅号,绝大信息获取来源成为朋友圈,一定程度上表明受众拒绝信息爆炸式地席卷生活。
根据微信运营现状,编辑要对公众号关注量、阅读量、转发量等负责。由于不得不追求粉丝、阅读等数据,大部分人会忽略内容价值,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为某篇内容一般的文章黄金打造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做标题的时间甚至超过内容的时间。从短期效应来说,数据指标会明显上升,但内容价值会被忽略,难以对读者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因而回归到对信息品质的高要求是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做的。
总之,在各类公众号都泛滥情况下,生存之道还是内容,因为内容价值正在回归。现在人们内容消费场地慢慢从百度变成了朋友圈或知乎等地,这些地方的明显特点就是社群化和垂直化,人们因为兴趣或生活圈一致而共处一个空间,分享讨论各类信息。因而转战这些平台之后,决定内容是否被消费,判断消费人数的高低标准就是能否被分享转发、评论。内容足够好,才能足够让人们愿意转发。所以尊重内容,回归内容是现在民生新闻微信公众号可以做的,在新闻本身出发,做多维资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3.2 DIY定制
当新闻从报刊向电脑迁移,年轻人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于是过去十年中新闻网站崛起并繁荣,当新闻从电脑向手机迁移,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再次变化,于是过去五年中,手机新闻APP受到青睐。不可否认技术对新闻进化起了推动的作用,同时不可否认追新求异否认年轻人在技术背后起的巨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变迁。
所以以年轻人中大学生群体为例,分析其所喜爱的新闻的形态,为占领大学生群体,可以从三点进行完善:
(1)内容方面:好奇心与价值兼顾
碎片化和移动终端时代,年轻人在新闻消費中呈现出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更容易被各种标题党吸引,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意新闻的内涵与价值。做个名副其实的标题党会消耗读者的好奇心,损失用户,一篇文章就可能被取消关注。因而,内容与价值兼顾,既要有扎实的内容生产,也要包装产品,华丽的外表里是朴实的内心。
(2)推送方面:适度打扰,个性化推送
除了刚需,用户主动打开APP的频率已经下降,你需要不断恰当提醒用户你的存在和价值所在,个性化推送显得尤为重要。新闻推送具有显著的长尾效应,90%的用户在读完新闻推送后悔连带性阅读其他新闻。个性化推送的前提是准确,给用户建立兴趣标签——标签体系完成度越高,提供的信息越准确,越能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但同时,在精准的同时,可以推送弱相关的信息,以用户为主的情况下,同时主导性引导在兴趣基础下打开广阔的视野。
(3)传播方面,品牌效应
与成年人相比,95后的社交圈更凝聚,同学朋友间的日常相处和交流更充分,因而在口碑营销方面,95后是最佳对象,当一个微信平台得到认可之后,朋友圈内得到分享引发共鸣之后,即会被关注。且相对于微信订阅号,95后刷朋友圈时间远远超过刷订阅号时间,因而获得95后转发量同时更容易获得关注量。
90后的大学生所代表的年轻群体更能接受新的新闻趋势,同时拥有更强的信息需求,优先考虑其需求,能保持产品的活力。年轻群体还能推动产品在非年轻群体中的普及。其好奇性与开放性使年轻群体容易对娱乐性强烈的产品青睐,但除非是针对年轻用户的垂直新闻,否则完全迎合需求不但无法使其满意,反而会失去忠诚度较高的老用户。民生新闻的微信公众号是一款具有广泛性的受众群体的新闻性公众号,因而在年轻用户和老用户之间度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颖吉.媒介的暗面-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36
[2]2015中国手机网民微信自媒体阅读情况调研报告[R].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公司,2015
[3]黄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580万或将公开阅读数或点赞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7.25
[4]吴红雨.解读电视受众:多元化需求与大众化电视[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