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表演创作中的体验与表现
范文 摘 要:表演艺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演员与塑造的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关系。在舞台行为艺术的独特性和表演艺术的历程中,最复杂的一点就表现在演员创作理念存在着双重性。在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体验派和表现派两大流派一直存在着争议,两大派别争斗至今,无论所谓的支持哪一派我们都应反对,对于两大派别,我们要求应该真实的反映生活,艺术的再现生活。对于演员,应正确的认识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的辩证统一,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通性,探究其精髓,并加之运用。
关键词:体验;表现;创造;联系
一.两大派别之分
表现派探究的是表演的艺术,它要求演员在排练的过程中只需要感受到一次角色,然后按照这次的体验在以后的演出中模仿出一种形式来表现出人物角色的精神世界。表现派的演员认为要十分重视表现的技巧方式。对于形体、声音和语言的表现力都要认真对待和理解,并要求进行刻苦的排练和创作。在他们看来,只要演员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并控制它,不受其驱赶,然后打动到观众就可以了。在18世纪的法国运动中,著名的哲学家、戏剧家狄德罗提出过:“演员的天才不在于能深入到剧中,而是在于他能用最精巧的形式传达出情感的表记,因而能欺骗观众,演员在舞台上要认真、仔细并且理智的去创造人物角色”,并且提出“理想的模板”这一理论,指导演员去创作。在人物的形体与情感方面他们也要进行训练和创造,著名学家哥格兰就提起过法国演员勒须欧,哥格兰说:“有一位名叫勒须欧的演员,是这肖像艺术的代表人物。谁也不可能像他那样形象的地利用自己的第二自我,塑造出那么多不尽相同的人物性格,那么多丰富的表现力。这完全就是表现派的真实写照,演员在任何情况下要学会控制自己,并且要配合完美的表现形式,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形式。
与表现派争斗至今的就是体验派,体验派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步完善修改,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有理有据的表演体系。体验派的探究首先是对演员,要求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要用真正的情感来生活,从而体现出角色,体验的艺术旨在每次的创造中都要新的感受角色的情感。作为演员,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演员的观念,俄国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演员要从自身出发,这同时也道出了体验派的实质,演员在处理人物角色时,必须把自己放在剧中设定的人物角色的位置,方便自己通过亲身经验来体会到角色的生活,演员通过自己的生活和个人体会的经验,来达到剧中人物角色的生活。这种演员和角色之间的生活,有人用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来进行说明处理,第一自我指的是演员自身,第二自我指的是剧本中的人物角色。体验派同时也认为是第一自我创造了第二自我并且体现出了第二自我,从而体现了角色。体验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不应该把演员的情感排斥于表演创作之外,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一定要创造出角色的情感体验来。拿到剧本中分析人物角色,对其进行设定,根据剧本中的人物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体验,通过现实生活,体验并且理解出剧本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色彩,从而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够在舞台演出时呈现出一个有真实的情感并且在舞台上自然生活的人物角色。
二.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的交融
表演艺术是一门高尚有情操的艺术。在表演艺术中有个鲜明的特点,演员一方面是创作者,另一方面也是创作的工具、材料和作品。因此,可以说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动作形体状态和语言台词,以及情绪的流动,用这一些列的过程来展现人物角色的情感,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造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角色,并且通过自己可以给表现出来。”演员的艺术天性是矛盾的,它不可能固定在一种流派一种形式当中,所以单纯的体验和单纯的表现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要辩证的去看待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演员在处理人物角色时体验与表现的关系,任何演员想要创造并表现出打动观众的人物角色,就肯定且必须会面临这一问题。演员在创造人物角色的过程中,从拿到剧本开始一直到人物角色创作完成时,也就是说演员在理解处理人物角色的情感、性格时,人物感觉是多样的,这一切的完成都离不开体验。离开了人物的内部体验,演員的角色创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同时也没有办法创造出准确形象的表现形式。因此,从某一方面来看,内部体验是基础,是前提,是由于它赋于了人物以真实的生命,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生活。因此离开了内部体验而只有外部表现所表演的人物,只能是苍白无力地表现出一个角色的躯壳,只能使他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失去了角色本身所具有的内心情感和性格色彩。所以,在表演塑造人物角色的过程中,演员是否能够深刻地去体验人物的内心生活和思想情感,是甄别一个演员在表演人物角色上是真实还是虚假的标准。
基于内部体验是基础,是根本。因此,演员在创作人物角色时,决不能是为了体验而去体验,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为了表演而去表演。在我国,一些老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常会说“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容动而神随,形现而神开”。这应该是较为正确地阐述了演员在创作中体验与表现的关系。当然,演员在表演创作时,他如何对角色进行体验应该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就是基础,而外部的表现应该是在体验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因此,这应该就是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关系。前面提到外部表现是在内部体验的基础和前提下产生,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内部体验,就会顺利的产生出相应的外在表现形式,尤其是确定出精确、生动的表现形式。任何一个演员要想在表演中获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他需要在声音、语言、肢体动作等方面表现得当,使之在表现人物角色时得心应手;另一方面,需要演员在内部体验的基础上去反复地研究探讨,创造出能够表现人物角色性格特点的外部表现形式。著名学家亨利·欧文所说:“人们经常认为伟大的演员是凭借一瞬间的灵感的。没有比这种想法更荒谬的了。一个好的演员比别人优秀在于能够进行更仔细的研究和观察。”因此,总的说,人物的内心生活情感要想真正能够准确鲜明有力地表现出来,是需要演员进行创造性的训练来达到的。
人物小篆是演员拿到剧本本进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演员对角色进行构思分析,在生活中进行联想和观察,进行体验,了解角色的时代背景和规定情境,确定出主题思想和最高行动任务,明确目标,然后展开对角色的创作,包括外部形象、台词动作的处理和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等。有了人物小篆,就会更好的帮助演员理解角色,进入角色,体验角色,找到更好的表现人物角色的形式,最后表现出角色。体验和表现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通过对人物角色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体验到角色的内心生活和一系列的情感,然后才会呈现出准确恰当的人物表现方式,才能达到感染观众征服观众的效果。所以说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内外交错。
所以说,内部体验与外部体现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呈现出出一个活生生的有肉有情感的人物形象,因此不能说是为了表演的内部体验而体验,也不能说仅仅单纯的去追求人物角色外在的表现的形式。没有体验的表现一定是是苍白的、缺乏情感的,有了体验但创造不出鲜准确有力表现方式,人物角色也是无力的。所以,一个演员要想在舞台上塑造出真实有感染力的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必须要有深刻正确的人物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探究创造出准确有力的表现方式,这样,两者相互结合才会所塑造出达到形神兼备、有血有肉、感染观众的人物角色。
三.如何运用内、外部技巧进行创作
首先演员要正确的认识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两者的关系,正确地认识演员与人物角色的关系与内部与外部两者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只有在对这种关系的正确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下,才有可能塑造出准确、形象的人物角色。
生活是表演艺术创作的源泉,表演艺术同样的需要演员自己对社会生活进行认识和体验,从而作为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演员拿到剧本,看到人物角色进行塑造的过程属于二度创造,二度创作是在一度的创作上进行创造,它同样离不开演员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演员只有对社会各个层次人物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才能准确表达出剧中人物角色的情感, 即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以内部体验为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他的外形、说话、动作行为、性格特点等等,并加以长期的积累,才能塑造出符合的人物形象。
演员饰演的角色,不可能每一个都与自己的年龄、生活经历恰巧相符,一般会本身和角色有着年龄的差异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在开始对这个角色塑造的肯定很乏力很青涩,不知道该怎么去饰演这个有年龄差距包括生活经验差距这样的角色,反而会陷入困境。所以说,在充分理解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的的关系后,进行分析人物角色,理清角色在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时间冲突,对剧本要充分熟悉,再慢慢的去体验人物角色的生活,包括排练人物小品,或者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类似的生活去体验,把自己融入到角色的生活中去,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最后再运用人物表现的方式和技巧,这样塑造的人物就可以达到事半更倍的效果。通过最初的理解角色,然后在生活中去体验理解这个角色,找到人物角色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最后运用表演的技巧和方法顺理成章的呈现出准确的人物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正确的理解两者的关系和运用内部和外部的技巧方法,辅助自己塑造了人物角色,才表现出了更好更准确的人物角色效果。
因此,正确的认识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的关系,并正确的运用内、外部技巧进行人物角色的创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演艺术是需要演员用身体和情感去塑造不同类型的人,这就需要演员努力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进行真实、有情感的人物创造。在表演艺术领域,无论是表现派的理论还是体验派的见解,一直是议论纷纷的问题,纠缠不清。艺术是无止境的,表演是没有对错之分,不可能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或途径来产生一种正确的结果,也没有一种标准或者答案来判定对错是非。体验和表现这两大派别,多年来一直争执不停,演员要想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特色,就必须面对内部体验与外部表现两者关系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并且运用是关键之处。
总之,体验和表现是两个同等重要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不能只坚持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作为演员应该正确的认识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的关系,正确的运用内外部表演技巧,树立正确的表演观念,培养良好的演员修养,从而塑造出鲜活的、有性格、有情感的的人物角色。
参考文献
[1]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艺术文化出版社,2002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 玛·阿·弗烈齐阿诺娃编、李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3]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齐士龙.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5]李冉冉、马精武、刘诗兵、张建栋.电影表演艺术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6][美]斯特拉·阿德勒.表演的艺术[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注釋
①狄德罗著,狄德罗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②[苏]克里斯蒂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演员的培养[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版,第152页。
③王薇著,浅谈体验派关于演员性格化创造的观点[J].艺术教育,2014年,第186页。
作者简介
孟祥宇(1994—),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单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