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析合作翻译中译者风格统一的实现路径 |
范文 | 贡英桐 高圣兵 摘 要: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合作翻译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形式,经常应用于“时间紧、任务重”的翻译项目中。然而,由于翻译行为自身带有的主观性,合作翻译所产生的译文很容易产生风格上的差异,影响译文的统一和读者阅读体验。众多中外學者认识到译者同作者一样,也拥有自己的风格。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但是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普遍将单个译者作为了其研究对象,对合作翻译实践的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语料库技术在翻译学领域的应用为译者风格的研究提供了工具准备。本文以真实的合作翻译项目A Crooked Line: From Cultur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为例,运用语料库技术和人工阅读方式,分析译者在合作翻译中的风格差异,并就如何减小差异进行探索,从而希望提高译文翻译质量,提升合作翻译的效率。 关键字:合作翻译; 译者风格;语料库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分析合作翻译中译者风格统一的实现路径——基于语料库探索合作翻译下译者用词风格统一的可行性研究”(项目标号:SJCX17_0081)最终成果。 1 概述 合作翻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共同承担的某个翻译任务,“既包括分别以源语和目的语为母语的译者进行口头或笔头合作,也包括数名具有相同母语的译者之间对同一作品的翻译分工合作,还可以是上述两者之间的混合态”(王正,2005)。从古至今,合作翻译始终在翻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圣经》译本—《七十子希腊文本》便是合作翻译的产物。目光转向国内,无论是肃穆庄重的译场,还是明末清初的学子士大夫笔下,20世纪之前合作翻译成为中文译作诞生的主要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英文文本海量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大量翻译工作的合作翻译更是成为翻译市场的主流。 海外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入离不开译者们的辛勤劳动。译者深藏在译本背后,难以察觉却又无处不在。面对枯燥的文字,译者的工作不仅是将两种语言进行简单的机械等对,雕章琢句间,文字工作者血液中的创造性也随之浮于纸面之上,形成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何为风格?它既抽象又具体,无论如何博学的智者在定义它时都要感慨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概念之一。Leech和Short(1981)认为:“风格是某个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等等,体现出的对语言的运用方式”。借Marco(2004)所言,在一定限度条件下,“风格是一个人或一部作品等在所有可选的语言元素中所做的一系列(常常具有一定规律的)语言选择”。但在多译员共同完成的合作翻译中,译本语言风格的不稳定性便凸显出来。茅盾在《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中曾指出,一部作品由几个人分译,要想求得译文风格的一致是有困难的(陆肇明,1989)。张德让(1999)在谈合译的困难时也提到了风格统一的问题。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A La Recherché Du Temp Perdu汉译本《追忆似水年华》就因此饱受书迷诟病。但合作翻译在市场上的普遍使用则证明这种翻译形式的可行性。 2017年6月至10月间,笔者参与了社科类英文图书A Crooked Line: From Cultur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的合作翻译项目。与其他译者合作的过程中,笔者从词汇选择层面上,深切感受到译文风格差异的存在。一般而言,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致性。那么,由于译者不同而导致的风格差异便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一致,使得译作的质量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这种差异存在于哪些方面,如何减小这种差异,本文以真实的翻译项目为例,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 2 译者风格的相关研究 风格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一般来说,风格藏诸于内容,而显现于形式。就译者风格来讲,这里的形式即指内容的载体——语言。翻译是将原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活动。中英文在词层面存在不等值现象,语法结构间也有差异,如转折词汇的使用,人称形态的变化、主动被动句的转换等,这些都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使用某些翻译方法。 不同方法的使用偏向必然产生不同的翻译特点,固化于纸面时形成自己语言风格。中外学者对翻译风格研究早有触及,只是过去他们主要关注原作者的个性化语言使用是否在译本中得到充分体现。况且传统的风格研究多是经验型、内省型的,主要基于对材料的直觉判断,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严密的研究程序(黄立波,2014)。有学者发出呼声,认为确实需要用更精确和更深入的模式和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印象式的点评(申丹,1998)。千禧年后,伴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Baker发表的“文学作品译者风格考察方法论探索”将研究视线转向“译者风格”,即译者或译者群体所独有的翻译语言特征,分别围绕单一译者所有译文表现出的整体翻译风格差异和不同译者在处理统一源文本时表现的语言规律性处理方式进行探究(Baker,2000)。但对于不同译者在共同处理某一主题或体裁文本时如何实现风格统一并没有涉及。笔者试图藉由其研究方法,通过语料库探求合作翻译下实现不同译者用词风格统一的可行性 3 定量分析 A Crooked Line: From Cultural History to the History of Society (以下简称为A Crooked Line)由密西根大学的历史学教授Geoff Eley所著。借由叙述其自身学习经历,作者追踪了当代社会历史学的演变情况,翔实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历史学的学科发展脉络。该书第三章至第五章的翻译工作一共由9名译者承担,每位译者需翻译10000字左右的英文原稿。笔者随机选取4名译者的译本进行语料库分析。通过使用文字处理器和ClAWS4在线标注程序对英文原文进行梳理,采用ICTCLA软件对中文译文进行标注,最后通过AntConc(3.4.3)和Wordsmith (6.0.0.204) 从词汇层面的有关参数入手,对语料进行检索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3.1 形符/类符比 形符与日常所说的“词”的概念相似,类符指的是文本中独立的词形。文本中的某个形符若重复出现多次,也只能算作一个类符。标准化形符/类符比是衡量文本词汇变化的常用数据(胡开宝,2011)。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推断,4篇译文的形符数和形符/类符比都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必然现象。译本d的形符数最大,说明其译文所用词汇数量最多,需要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阅读。相较于其他译文,译本c的总形符数最少,但是形符/类符比最高,说明该译本词汇变化最为丰富。 3.2 词汇密度 通常情况下,英语词汇分为两类:实词和虚词。实词范围涵盖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限定词、介词、代词、连词、关联词及助动词等则属于虚词。实词与虚词之间的比例即为词汇密度,词汇密度与文本内含的信息量密切相关(霍跃红,2010)。笔者使用Ure的词汇密度计算方法,且根据Ure研究,书面篇章的词汇密度一般高于40%(陈岚,2013)。四篇译本的词汇密度均超过40%,且译员c译本的词汇密度比Ure所提的最低词汇密度高出约14%,说明译员c译本所承载的信息较多大,信息密度大。 3.3 词频分布 笔者利用语料库词表将每个译本的类符频数由高到底进行排列。由于同属于一本书,各译本词表内容上一致性较高,许多词如“社会”、“历史”、“主义”等甚至在序位排列上都具备一致性。但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人称“我”虽然在译者a、d的语料库词表中分别排到了第11位、12位,但在译者b、c的詞表的前20位中并未出现。说明在处理第一人称时,各位译者所用方法有所不同,以至于“我”出现的频率亦有所差异,说明译者在用词方面确实具有不同偏好,且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4 定性分析 9位译者完成翻译和相互校对后,笔者收集整理齐所有译稿,将完整译文统一格式后随机派发给10位读者,邀请其阅读后完成调查问卷,最后结合问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依据读者感受,笔者作出如下总结:作为社科类图书,传递信息为A Crooked Line一书的主要任务,所有读者在阅读译文后均表示译文信息量较大,内容通俗易懂,脉络清晰,可读性整体较强,但在前后文衔接并不紧密。具体而言,在阅读时间方面,译文d部分所占用时间最多;6位读者认为本文从第一视角出发,反应了作者眼中的社会历史学发展历程;5位读者觉得译文b中语气词较多,语体偏口语;3位读者表示译文c用词灵活,语言丰富,但较于译文其他部分,稍显突兀,使阅读节奏产生变化。 5 反思与结语 根据此案,笔者比对语料库定量分析与人工定性分析数据发现,语料库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在词汇层面可将读者的感性体验数据化,分析合作翻译项目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呈现不同译者的用词数量、词性变化、常用词使用等情况,在有效的时间内可以迅速鉴别不同译者用词风格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此外,笔者认为利用语料库分析不同译者用词特点的同时,可探求不同译本间用词风格的共性。如本案所用的材料为社科类图书,该类图书需要译者在翻译时尊重原文,将信息准确的传递给目标读者。在分析不同译文的词汇密度时,笔者发现实词所占比例均较高,尤其是名词数量惊人,而修饰性的形容词、副词数量较少。为实现翻译目的,这就要求不同译者在翻译方法的使用上作出取舍,偏重于客观事实的描述,抑制自己的创作冲动,朴实地将描述性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 尽管本案中单一译员所译原文篇幅不长,可就通篇而论,体量仍是不小。如果在分析用词风格时仅仅依靠人工阅读,不仅费时费力,最终得到的结论很可能模凌两可,不能为译文修改提出具体意见。在语料库的帮助下,不同译员可比照切实数据,进行再次修改,提高效率,着实改善译文质量。 通过本案研究,笔者发现在A Crooked Line第三章至第五章合作翻译项目中,在一定程度上可利用语料库对不同译者的用词风格进行初步分析。利用数据分析迅速发现不同译者的用词偏好后,结合词表显示,寻找不同译者用词风格的共同之处。该方法可应用于在译文初审时,指导不同译者向语料库的数据平均值靠近,取长补短,平衡读者阅读节奏,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正. (2005). 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外国语大学). [2] Leech, G., & Short, M. (1981).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London: Longman. [3] Marco, J. (2004). Translating style and styles of translating: Henry James and Edgar Allan Poe in Catal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73(1), 73-90. [4] 陆肇明. (1989). 文学翻译批评的困境与突破. 中国翻译(1), 9-11. [5]张德让. (1999). 合译,“合一”. 中国翻译(4), 26-29. [6]黄立波. (2014).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申丹. (1998). 文学论丛,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8]Baker, M.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 Target 12(2):241-266. [9]胡开宝.(2011).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0]霍跃红.(2010).“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比较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11-115 [11]陈岚.(2013).报纸新闻与广播新闻的词汇密度对比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 贡英桐(1991-),女 ,汉,江苏,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 英语翻译实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