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
范文 | 刘宏宇 【摘要】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时间、Lysholm评分。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30±5.74)min、住院时间(2.64±1.56)d、活动时间(5.35±1.27)d、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0.28±3.20)d均短于对照组的(65.60±5.98)min、(5.20±1.59)d、(8.72±1.64)d、(67.85±5.0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80.67±5.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4±5.6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733, 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患者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关节镜下手术;膝关节损伤;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6.022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的方式治疗膝关节损伤, 但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方式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创伤性, 且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一般, 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1, 2]。随着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相关研究证实,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展开讨论, 对比关节镜下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內容, 且填写知情同意书。80例患者均为原发性膝关节损伤, 且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制定的膝关节损伤标准。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54.90±8.97)岁;病情分类:骨性关节炎8例、半月板损伤7例、膝关节清理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滑膜炎8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29~74岁, 平均年龄(55.30±8.77)岁;病情分类:骨性关节炎9例、半月板损伤10例、膝关节清理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滑膜炎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展开治疗。术前根据医嘱详细做好准备工作, 术中注意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 术后进行常规止血、抗炎治疗[3, 4]。观察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指导患者取平卧位, 进行硬膜外持续麻醉, 静脉滴注抗生素, 在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放置气囊止血带, 选择外侧、后内侧或髌外伤入路, 在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后, 从前后侧近路处进行插镜, 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髁间窝进行穿刺, 直达关节腔, 并在关节腔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 利用关节镜仔细观察患者损伤情况, 在关节镜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常规止血、抗炎[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活动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膝关节功能。疗效判定标准:根据《骨科学》[6]分为优、良、差。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且生活能够自理, 则视为优;患者治疗后出现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或偶尔出现疼痛, 则视为良;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活动仍受限, 存在持续性疼痛, 则视为差。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满分100分, 分值与患者膝关节功能呈正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23例、良14例、差3例, 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20例、良10例、差10例, 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 P<0.05)。 2. 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30±5.74)min、住院时间(2.64±1.56)d、活动时间(5.35±1.27)d、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0.28±3.20)d均短于对照组的(65.60±5.98)min、(5.20±1.59)d、(8.72±1.64)d、(67.85±5.0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45.72±7.49)分和对照组的(45.63± 7.50)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80.67±5.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94±5.6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9951, P<0.05)。见表1。 3 讨论 如今,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 骨质流失严重, 导致膝关节损伤患者病例数明显上升。膝关节损伤患者主要为退行性病变和软骨头形态变化, 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否则随着病情进展, 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 并逐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等[7-10]。 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 而且部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不佳。随着当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关节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诊断、治疗的新型设备, 能够清晰呈现关节腔内情况, 有利于判断患者损伤程度、损伤类型, 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而且, 关节镜下手术能够提高术者手术精确性、准确性, 从而达到合理手术、降低创伤、保护膝关节周围神经组织等效果, 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11, 12]。 在本次研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30±5.74)min、住院时间(2.64±1.56)d、活动时间(5.35±1.27)d、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0.28±3.20)d均短于对照组的(65.60±5.98)min、(5.20±1.59)d、(8.72±1.64)d、(67.85±5.0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80.67±5.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4±5.6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t=9.9951, 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 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应用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周百刚, 贺西京. 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76-77. [2] 徐毅. 应用关节镜诊治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效果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31):99-101. [3] 王若阔, 王国立, 张旭坤. 关节镜手术在膝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8, 16(6):121-122. [4] 刚根登杰.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8, 18(66):57. [5] 高美君. 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15):59-60. [6] 王玲. 关节镜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8, 5(27):156-157. [7] 孟庆阳, 张玉可, 孟繁琪.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及对Lysholm评分的影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7):845-846. [8] 王维绪, 邰东旭.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及术后的中医调理研究进展.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 19(1):62-64. [9] 齐权律, 崔伟, 李书振, 等.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3):48-49. [10] 赵卫民, 聂振洪, 张书玲.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观察. 疑难病杂志, 2010(6):456-457. [11] 李旋峰. 关节镜下射频术治疗24例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357-358. [12] 吴磊, 徐斌, 徐洪港, 等.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药前沿, 2015(30):92-93. [收稿日期:2019-04-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