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研究 |
范文 |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研究,选取重庆市巴南区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工作实践,挖掘在认同培育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逐步优化认同形式,丰富认同形态,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研究提供经验总结。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认同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重视提升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键在于获得群众认同。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研究,积极创建吹打、山歌、歌舞、舞龙等文化品牌,通过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坚定农民群众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与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分析 1.1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核心价值观 农村文化在广义上是指特定地域内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地方习俗、道德情操、非物质文化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说到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加强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必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给予高度重视。 1.2 农村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农村地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能够促使人民群众接受新的意思形态,实现人民群众价值理念的强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和行为文化资源,只有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才能实现主旋律和多样性的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2 巴南区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2.1 巴南区主要农村文化资源介绍 2.1.1 接龙民间吹打 接龙民间吹打是巴渝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有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昆词、教仪调、将军锣鼓和伴舞锣鼓7大乐种、983首乐曲、260多个乐班、近2000名乐手。1991年,接龙镇被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吹打乐之乡”,1999年接龙民间吹打又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接龙民间吹打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接龙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1.2 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是巴南区木洞镇及周边地区人们所传唱的一种古老民歌,品种繁多,曲调丰富,具有历史悠久、歌手众多、演唱活动频繁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1999年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洞镇于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木洞山歌参加国家、省市级展演10多场,获得优异成绩。 2.1.3 姜家舞龙习俗 姜家舞龙习俗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產项目,流传于巴南区姜家镇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悠久,是先民巴人龙蛇图腾崇拜的遗存,世世代代融入在当地民众的岁时节令、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和宗教信仰等多种民俗活动之中。现有火龙、柑子龙、黄荆龙(水龙)等近20个品种,其中以火龙最有代表性。姜家舞龙习俗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层面广泛、参与人员众多、表现形式简朴、图腾崇拜内涵丰厚,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2.2 巴南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木洞山歌、接龙吹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市级“非遗”名录11项,区级名录5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26人,区级传承人46人,木洞镇、接龙镇、花溪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已达7个。二是加大特色文化进校园传承力度,编印《接龙吹打》、《木洞山歌》等3套特色文化教材1.2万册,在全区93所中小学校进行普及传承。三是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建设,搭建新型文创发展载体,培育巴南茶叶、鱼洞乱针绣、巴渝传统木雕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产值达千万元。 3 农村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认同意识薄弱,缺乏主动性 农民群众关心国家时事大事,国家、民族认同感较强,这些都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创造了良好条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农民群众头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环境。然而通过现实状况调查我们发现,农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着对认同意义和认同目的的认识含糊不清,认同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农民群众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同于能否挣钱相结合起来,他们眼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往往蕴含着经济利益。 3.2 认同方式简单,相对滞后 一是社会参与度相对较低。农村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靠口手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后继乏人是其面临的最实际的状况,随着环境的改变,很多手艺人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另谋出路,而年轻人接受不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惨淡的经济状况对其望而却步。以木洞山歌为例,木洞山歌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能唱部分木洞山歌的歌手都散落民间,木洞山歌国家级传承人只剩喻良华等2人,市级传承人6人,接龙吹打传承人也屈指可数。二是缺乏有效的现代传播手段。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依靠以纸质媒介、现场展示、走近校园等传统方式,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挂在墙上,无法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近农民群众的生活中,让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3.3 教育发展落后,制约认同度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宣传教育队伍大都由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村干部和学校教师担任,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队伍文化程度偏低,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或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数很少。近年来,尽管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网络用户的日益增多,满足了农民群众了解时事、获取信息的需要,一些乡镇有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村也有了农家书屋、图书馆等,然而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文化事业与城市相比仍处于边缘状态。 4 农村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积极的认同意识 一是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平凡事做起,怀善心、尽善责、行善举,以“家风”助“学风”,以“家风”正“民风”,以“家风”促“作风”,形成“爱物知恩、节约惜福”“择善而从、从善如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训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环境。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倡导文明新风尚,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新内涵。 4.2 创新认同方式,丰富形式 一是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奥道理转化为鲜活的微故事、微宣讲等形式,讲准确、讲清楚、讲透彻、讲生动,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创新精神等,促进农民群众的理论认同。二是媒体要接地气,讲身边故事,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用普通事升华大主题,组织村里的文人和艺人编成小品、顺口溜、小故事等在农闲时候以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农民群众真正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民群众的情感认同。三是要用好新媒体阵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媒体平台,运用通俗易形象親切的网络语言开展互动交流,结合优秀文化、乡土文明,开发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4.3 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共生合力 首先,通过政府、学校、社区与教师、学生、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构建合理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队伍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善于运用民间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工作尽量解决宣传队伍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他们的福利待遇,促使其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工作浮于表面、停在纸上、流于形式的落后状况。 参考文献 [1]顾钰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4).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 [3]吴春梅,席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4(6). [4]姬会然,杨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5(5). [5]舒毅彪,公红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的优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12). 作者简介 肖瑜(1984-),女,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校,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