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范文 | 摘 要:通过室内设计社会需求的背景研究,及课程教学模式等概念的认知,创立与实施“1+2+2+4”课程教学模式,收获实践成效同时实现中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桂教职成〔2016〕26号)。 1 研究的背景 1.1 互联网+带来的社会行业需求变化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增长点,这也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室内设计及其相关行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而互联网时代下室内设计也逐步向智能化设计方向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2 互联网+环境下暴露出中职室内设计人才弊端 现阶段我国设计类行业缺口较大,但中职室内设计课程落后,没有紧跟社会脚步,与市场环境需求相差甚远,且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培养出拥有专业设计概念及相关工作技术应用型人才,导致我国中职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处于瓶颈时期,明显滞后于社会人才需求。 1.3 中职室内设计课程内容与现状 室内设计课程一般包括基础概念、色彩知识,形体知识、绘图软件、国内外室内设计风格,现代社会审美趋势等内容。目前中职学校就专业课程而言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程内容之间缺乏连贯性和时代性,重单项技能缺职业能力培养,加上实习实训条件差等,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2 相关理念 2.1 课程教学模式概念 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指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在内的课程教学样式。其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1] 2.2 创立“1+2+2+4”课程教学模式 1是一个载体,即“互联网+”技术;2是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2是两种主要教学方法,即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4是四个基本教学流程,即导入,教学做,评价,总结。四个部分不可分割。 2.3 “基于工作过程”的指导思想 指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即课程教学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设定;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或实际情境为平台;课程考核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总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實践性、时代性和职业性,努力做到教学做的一致性。(见图1)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指导思想图 3 “1+2+2+4”课程教学模式实施 3.1 一个载体——“互联网+” 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互联网+”行动起,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助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互联网+”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其运用程度涉及广泛。一是开放的资源,如多种多样设计方案、丰富多彩设计图纸、时尚设计理念等;二是即时的信息,包括设计内容更新、设计图纸变化、学习效果反馈以及交流互动等;三是个性的资料,海量的课程资源以及零门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参考。互联网+的使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3.2 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 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地位和工作内容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变为是教学的组织者,职业活动的设计者,职业能力的示范者,职业活动实施的指导者,职业活动的评价者;学生则成为职业活动的策划者,职业能力的实践者,职业活动实施的主体。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由于特定的学习目的组成学习团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也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独立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且将学生课堂学习网络自学相结合,不仅学好本课程,更重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3.3 两种主要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2]根据室内设计课程的特点,主要选用以下两种。 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运用,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的统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室内设计课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环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至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总结的学习体系。 3.4 四个基本教学流程——导入,教学做,评价,总结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它们既是独立的环节又是有机整体。下面以室内设计课程中“艺术品展示馆工程”为例(见图2)进行说明。 导入指通过突破传统教学框架,导入校企合作项目即学校艺术品展示馆项目。该馆位于校园内,是某专业实训室。 教学做指教师以项目为线展开,并将项目分成若干任务组织教学;学生则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互联网+”平台,逐个完成任务,并在实施任务过程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训练职业能力。特别强调的是教师不仅仅是分配学习任务到各个小组,而是将知识点细分到每个学生的手上。例如“艺术品展示馆工程”项目,教师分成讨论方案、客户沟通、签订合同、项目实施、制作过程沟通、项目交付结款六大任务来开展,每个任务又细分,如“讨论方案”就可分为了解分析项目、收集资料、方案设计、制作预算书、制订成册分成五个目标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当课程辅导,在关键时候不仅仅讲授室内设计专业知识,而且传授专业的思想、方法和理念。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将引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和项目。 评价则根据行业时代的需求,采用自我评价、学习环境评价和职业素质评价三层评价,评价内容渗透到教学做的整个过程。如在学习环境评价中,为了跟踪学生学习轨迹,我们采取网上和网下同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学习笔记,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大力推荐微课,通过网络的学习评价自己学习效果;每天上网查看课程讨论区,及时回答学生问题,并在一定阶段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总结是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任务完成的总结时一是可以将所学知识按照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知识的骨架,有利于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随着知识点的增加,只有总结可以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变得完整、牢固;三是将学生已具雏形的知识,进行联想拓宽,有利于知识的深化。 图2 “艺术品展示馆工程”教学流程图 4 “1+2+2+4”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成效 4.1 依托职业標准确立改革目标 “互联网+”的时代在为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遵循以社会行业企业需求调研为前提,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为依据,以职业岗位任务为训练项目,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为训练素材,以项目教学为平台,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做的紧密结合,以过程性考核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适用性和职业性,实现课程与市场需求及职业标准的匹配。 4.2 建立“1+2+2+4”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 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突破传统教学框架,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建立“1+2+2+4”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的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转移到以技能实践为中心,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学做脱节的弊端。在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结合教学任务发展学生互联网思维,强化学生基于互联网学习、工作和生存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4.3 实现课岗对接 通过“1+2+2+4”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施项目引入教学。进一步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如果企业没有具体项目,则由老师提供模拟企业项目进行设计或自由项目设计,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一体化,通过“学做”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学生用以促学,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教学效果更具实用性。此外,学生在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方面得到锻炼,培养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以后择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6792758-7009385.html [2]https://baike.so.com/doc/5645661-5858296.html [3]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3月. [4]邓泽明.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5]“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组,立项申报书,2016. [6]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新闻与写作》,2015年5月. 作者简介 黄琼(1980-),女,广西柳州人,壮族,研究生学士,高级讲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