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范文

    万明

    

    【摘要】 目的 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2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治疗, 治疗组采用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 比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onseti评分及治疗优良情况。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Pirani评分(1.76±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0.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对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纠正程度更好, 疗效更巩固。

    【关键词】 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跟腱松解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2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较常见的骨关节系统先天畸形, 其发生率约占到新生婴儿的1‰。据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数据显示, 马蹄内翻足在中国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中的排名, 已由1996年的第七位升至2011年的第五位。其中双侧比单侧发病率高, 男童比女童发生率高 [1]。目前对于小儿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的治疗, 以Ponseti系列石膏治疗为主, 包括石膏矫正和手法按摩, 效果较好。另外, 大部分患者需联合跟腱松解术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内翻 [2]。本文为探究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1日~2018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2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男10例, 女5例;年龄4 d~10个月, 平均年龄(3.1±2.4)个月。对照组男6例, 女4例;年龄7 d~ 10个月, 平均年龄(3.3±2.3)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治疗, 操作者首次石膏固定时用一只手以距骨头为支点, 另一只手将第一跖骨抬高并适当外展, 以纠正前足内收畸形, 并使前足通过跟足联合体作用带动后足外翻, 并对高弓畸形进行纠正。之后使用石膏固定膝关节以下的短腿, 待石膏逐渐固定后, 以屈膝90°位延长石膏固定至大腿上1/3位置。通过多次Ponseti石膏矫形使距舟关节重新对位及纠正马蹄畸形。

    1. 2. 2 治疗组 采用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 同样通过多次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逐步纠正患足的前足内收、中足高弓及后足内翻畸形, 确认上述畸形基本纠正及马蹄畸形无法通过石膏矫正时, 使患儿接受插管全身麻醉, 经常规消毒, 于跟腱挛缩及体表凹陷处, 用注射器针头经皮松解跟腱, 之后背伸踝关节, 保持跟腱松懈, 将马蹄畸形进行矫正, 纠正后再次行Ponseti石膏矫形固定, 3周后再拆除石膏, 观察足部畸形矫正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irani评分及治疗优良情况。采用Pirani评分进行评估:包括后足评分和中足评分各3个征象, 共计6个征象, 中足分别为外侧边弯曲、内侧折痕、距骨头覆盖, 后足分别为后部折痕、僵硬马蹄足和空脚跟, 每个征象按照异常程度进行计分, 0分为正常;0.5分为中度异常;1分为严重异常, 总分为6分, ≤3分为姿势性畸形或轻度畸形;3.5~4.5分为中度畸形;5~6分为重度畸形。治疗优良情况判定标准:治疗后Pirani评分为0~1分, 或者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减少≥3分为优;治疗后Pirani评分为2~3分, 或者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减少2分为良;治疗后Pirani评分>3分, 或者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减少0~1分为差[3]。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irani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Piran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Piran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优良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儿治疗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原因尚未明确, 但临床胎儿在子宫内时足部位置不正和小腿神经异常发育可能被会导致疾病的发生[4, 5]。临床上会采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 但术后会留疤, 且对患儿足部功能和骨骼稳定性产生影响, 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如走路疼痛、骨坏死等[6, 7]。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Ponseti系列石膏矫正术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 现已是全球对该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经过石膏矫正畸形后, 是否需要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 仍存在一定争议。治疗前, 两组患儿Piran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Piran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陈安辉等[8]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 Ponseti系列石膏矫形术联合跟腱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更好, 可完全治愈患儿症状, 并更能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 葛茂林, 李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研究进展.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2014, 23(11):977-980.

    [2] 谢韶东, 汪启筹. 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TEV)婴儿期康复干预策略的临床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1):76-79.

    [3] 詹儒东, 周仕国, 林世水, 等. 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评价. 中外医疗杂志, 2016, 30(41):41-45.

    [4] 易玲, 周光萱, 代礼, 等. 2001~2010 年中国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流行病学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4(4):606-609.

    [5] 李育泉, 赵劲民, 丁晓飞. Ponseti 疗法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4(5):785-788.

    [6] 李连永.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及思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 15(6):532-534.

    [7] 郭源, 闫桂森.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历史现状与未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 15(6):521-524.

    [8] 陈安辉, 刘振江.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 疗法的研究进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 18(1):73-77.

    [收稿日期:2019-03-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