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
范文 | 夏明春 强切云 摘要 对国内100余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现状进行调研,总结资源整合方式及其实践情况,分析各种整合方式的优缺点,指出目前图书馆资源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馆藏资源整合 整合方式 再整合 引文链接 跨库检索 资源导航 OPACオ 数字资源整合是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目前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在这方面作了相当多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1],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馆藏资源整合?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实践情况进行调研?比较和分析,试图用数据来描述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整体水平,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オ 1 资源整合的方式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整合的实践中,产生了基于导航的整合?基于OPAC的整合?基于链接系统的整合?基于跨库检索的整合等几种方式?本文通过互联网对进入“211工程”的107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情况?方式及整合的资源类型等进行了调研?由于网络或是图书馆网站本身等因素,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无法连通,实际有效调查了106家图书馆?调查结果如表1: ![]() 结果显示,211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资源整合相对比较重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图书馆都在资源整合方面有所实践,其资源整合的水平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水平? 1.1 基于资源导航的整合 目前高校图书馆比较重视对本馆资源的揭示,几乎所有图书馆在主页都设有“电子资源”或“资源导航”等栏目,其下往往设有“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试用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教学教参书”?“多媒体资源”?“自建资源”等子栏目,将本馆资源按类型导航?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和国防大学图书馆就非常注重主页的资源导航功能,电子资源导航在主页几乎占三分之一的版面?目前导航整合主要有学科导航?电子期刊导航?数据库导航? ![]() (1)学科导航系统?指将分散的学科学术资源通过知识组织体系进行集成与整合,并对资源进行了更有针对性和更深入的揭示,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导航和资源检索服务,引导专业用户方便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是目前一种重要的资源导航整合方式?本次调查的106家图书馆中75家建有学科导航系统,其中55家有自建的学科导航平台,在所有的资源整合方式中占的比例最高?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经济学学科知识门户”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采用国际通用的DC元数据与标记语言对资源进行准确?深入的描述与揭示;针对专业用户的特点及需求,提供浏览与检索两种查询方式?浏览方式包括按学科主题分级浏览和资源类型浏览;检索方式提供基于同一界面的简单与高级检索,同时提供不同类型?不同载体资源的一次性检索[2]? (2)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和数据库导航系统?是目前图书馆的主流馆藏数字资源导航系统,指将中外文数字资源的检索入口整合在一起,建立数字资源导航库,按资源名?关键词?资源标识等途径来浏览和检索,其功能主要是帮助图书馆用户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并利用浏览和检索功能帮助用户迅速找到馆藏数字资源,并利用超链接提供检索入口,快速定位该数字资源?本次调查中共有59家图书馆建有电子期刊导航系统或数据库导航系统,占调查总数的50%强?其中数据库导航42家,外文期刊导航51家,中文期刊导航20家,可见我国图书馆普遍比较重视对外文期刊的导航?大部分图书馆自建资源导航平台,也有的采用商业平台作导航系统,见表3: ![]() 商业导航平台功能齐全,具有统一?规范?友好的界面等特点,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用TPI4.0平台建立中?西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整个界面与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一致,非常友好;可按期刊名?ISSN?学科分类?来源数据库等字段检索;可按日期?相关度?期刊名?ISSN?学科分类?来源数据库来排序;可按学科?字母顺序列表浏览期刊;可进行二次检索和高级组合检索,功能齐全? 另外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特色导航系统,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学位论文导航系统和中文电子图书导航系统;西安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图书馆的报纸导航系统?视听资料导航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外文电子图书导航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中文期刊检索系统等?一方面体现了这些图书馆对资源导航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导航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资源的整合? 1.2 基于OPAC的资源整合 OPAC系统是读者最熟悉?最常用的检索工具之一,在OPAC系统中整合更多的资源和服务将会极大地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人们对MARC元数据格式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加入了一系列新的字段,尤其是856字段(电子资源定位与检索),使MARC也能揭示数字信息资源,从而使在OPAC系统中整合数字信息资源成为可能?许多图书馆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见下表: ![]() 在本次调查中有37家图书馆在其OPAC系统中整合了电子资源,占三分之一强?有些图书馆的OPAC系统整合了多种类型的电子资源,如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OPAC系统为自主开发,整合功能很强,整合了超星电子图书?随书光盘?SDOS?IEEE,ARL等?从整体看,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Netlibrary电子图书?EBSCO电子期刊?Springer电子期刊等数据库被较多图书馆整合进OPAC系统中?另外,联合目录可视为不同图书馆之间OPAC系统的整合,它相当于一个图书馆的OPAC系统整合了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库资源?我国已建成或引进相当数量的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联合目录系统,如CALIS联合公共目录?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目录?全国期刊联合目录?国外期刊综合检索平台?上海高校联合目录?天津市高校联合目录图书馆?江苏省高等院校图书馆书刊联合目录?四川大学虚拟联合目录?海南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及OCLC的WorldCat等? 1.3 基于跨库检索的资源整合 跨库整合检索系统也称“统一检索平台”?“联邦检索系统”,是指在统一用户界面下能够同时检索多个异构数据库的系统?其宗旨和目标是一次认证?一次检索得到全部结果,为用户省去重复登录?重复检索?重复筛选结果的烦琐,提高用户检索效率,节约用户宝贵时间和精力?跨库检索是目前国内外检索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出现了很多的跨库检索系统,本次调查发现有45家图书馆建有或正在试用跨库检索系统,占本次调查图书馆的42.45%?应用较多的跨库检索系统主要是CALIS资源统一检索平台?清华同方TPI4.0/Grid20平台?Metalib平台三种,见表5: ![]() 除了几种主流的相对比较成熟的商业化跨库检索系统外,也发现了一些自建的特色系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势?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的电子图书统一检索系统,可统一检索方正?书生?超星等电子书库;厦门大学图书馆自建的一个数字整合平台提供各类自建数据库的统一检索;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自建Union search统一检索平台和域内资源整合系统;江苏省高等院校图书馆书刊联合目录可整合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江苏大学镜像?南京师范大学镜像?南京大学镜像等? 1.4 基于链接系统的资源整合 链接整合是指将图书馆文献资源通过参考引文知识点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它与跨库整合检索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整合理念,应用不同的整合技术,也具有不同的检索效果?链接系统主要有封闭式静态链接系统?开放式静态链接系统和开放式动态链接系统三种类型,其中开放式动态链接系统是链接整合的发展趋势?在数据库产业界这是一个必争的领域,是争取市场的一个筹码?如中国知网于2001年5月建成我国第一个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直接查询全文的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PubMed/PubRef的“Linkout”系统把链接目标指向本身以外的资源,也允许别人的链接指向自己;国际出版商链接联合会(PILA)于2000年6月开始正式运作基于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标识运用的CrossRef/DOI参考链接服务系统等[3]? 尽管各种数据库都进行了链接整合功能的实践,但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能在全文层次整合多种图书馆购买的不同数据库商资源的链接系统主要是SFX/OpenURL系统?SFX是一个基于开放的统一资源定位器(OpenURL)标准的上下文相关的参考链接系统,由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的赫伯特博士(Herbert Van de Sompel)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很快被以色列Ex Libris公司取得了SFX参考链接软件的独占所有权,并与Metalib系统一起进行强力推广?我国图书馆最早开始应用SFX/OpenURL系统的是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到目前为止已有7家应用,占6.6%?オ 2 各种资源整合系统的特点及其再整合 以上整合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不同的用户类型,适合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如导航系统设计之初仅仅定位在数字资源的形式层,不能提供内容层面上的服务,是较低层次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浙江大学图书馆曾做过资源导航系统用户使用习惯的调查,结果发现导航整合仅适合于对资源状况缺乏了解的偶然用户[4];而从现有的跨库整合检索系统来看,基于Web的跨库检索系统大多还未定型,处于实践和试用阶段,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尽管跨库整合检索系统具有便利?有效?易用等优势,但是由于图书馆用户认为使用单个的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更加有效以及用户检索习惯的约束等原因,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单个数据库检索,而不是跨库系统[5]? 可见各种整合方式都是目前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全面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并非是一种方式可取代另一种方式?相反各种整合方式应该相互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更加方便用户的有机整体? 2.1 导航系统与OPAC系统的再整合 国内大部分数字资源导航系统都仅仅为每种数字资源提供检索入口,而没有提供与OPAC系统的整合检索,这将会给用户造成很大不便?如某用户在电子期刊导航系统里检索期刊獵omputers & Education,发现Science Direct里有收录,但只购买了1995年以后的权限,而他要找的文章在1994年以前的刊期里,其实图书馆OPAC里收藏了该刊的全部刊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航系统实现与OPAC系统的整合,设置一个“OPAC馆藏检索”链接,让用户直接点击该链接得到该期刊的馆藏信息,将大大方便用户,节约用户的时间和精力?目前少数图书馆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中外文期刊导航系统就提供纸本期刊馆藏的检索链接? ![]() 2.2 跨库检索系统与链接系统的再整合 链接整合提供的引文链接是随机的?多种方向的,也是不可由用户控制的,用户在通过引文链接了解某领域某主题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方向?跨库整合检索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检索界面,一次检索得到全部结果,但这些结果往往是建立在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主题词基础之上的,而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科学研究领域中往往不是唯一的,它往往还有一些不同词汇的关键词及相关关键词,如果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检索,检全率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漏检一些关键文献?如果用户能利用引文链接系统了解这些不同的关键词及相关关键词,进而扩大检索范围,将会大大提高用户检索文献的检全率,见图1: ![]() 跨库整合检索系统与链接整合系统的再整合将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知识平台,实现资源的总体性增值?在知识平台中有统一的检索界面?统一的检索语言?统一的数据呈现方式,用户可以访问所有资源和服务,并可通过引文链接进行知识漫游?我国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由清华同方分布异构跨平台跨库智能检索系统(USP)平台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元数据?全文索引以及知识元库?知识导航系统?知识推送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网格资源”的跨库跨平台一站式智能检索,并通过相近概念导航?知识元链接?引文链接?相似文献链接?读者推荐文献链接?可定制的元数据活链接等功能将“网格资源”知识网络化,以便用户在阅读文献的同时,通过知识网络实时找到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关联[6]?以色列Ex Libris公司的MetaLib系统也应用了SFX链接技术实现了跨库整合检索系统与链接整合系统的再整合,并在全球图书馆界得到了认可和广泛的应用[7]?オ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加强导航系统的维护?改进和宣传? 首先要长期坚持做好数据库导航和电子期刊导航的数据更新和维护?资源导航系统应及时反映图书馆资源的增?减信息,对电子资源URL的有效性要给予监控,及时更换已无效期刊的URL[8]?调查发现有部分图书馆导航系统的电子期刊链接已经无效或要求登录(权限变更),有些数据库(如DOAJ)的电子期刊数量还是导航系统刚建立时的数量,几乎没有任何后续维护? 其次要完善导航系统的功能和界面?一个好的导航系统必须具备检索(按刊名?学科/主题?ISSN)?浏览(按刊名字顺和按学科/主题)?链接(刊名链接?来源数据库链接)三大基本功能,及系统维护功能?帮助功能?用户反馈功能等?本次调查的55家自建学科导航系统中有的比较简单,只有各个学科的关键站点的链接,甚至有些图书馆的学科导航就只有一个网页?45家自建的期刊/数据库导航平台中有的只能按库名浏览,不能检索;有的只能按刊名浏览,不能按学科/主题浏览;有些导航系统界面非常原始,无帮助文件,没有建立用户反馈渠道,甚至有的整个界面都没有一点颜色和图片修饰? 再次要加强宣传工作?调查中发现学科导航系统的总体利用率很不理想,许多资源的点击率相当低,甚至为零?图书馆在提高导航系统功能和质量的同时应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导航系统的宣传,必须让用户知道导航系统,了解其内容?功能和使用方法步骤等?如在图书馆首页?各院系主页等相关页面建立链接,利用弹出窗口?留言簿?电子邮件?开设专门讲座等方式来宣传? 3.2 加强与数据库商沟通,充分利用OPAC资源整合功能? (1)充分利用OPAC资源整合功能?目前我国图书馆应用的大部分OPAC系统,不管是引进的还是自建的,绝大部分都能直接或经过技术改造实现通过39.50协议链接电子资源和其他图书馆的OPAC系统[9]?但调查发现进入部分图书馆的OPAC高级检索,显示可检索文献类型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计算机文档?电影胶片?缩微制品等馆藏,说明这些OPAC系统都有整合这些资源的功能?但选择这些文献类型进行检索,结果却显示“本馆没有收藏”,说明图书馆并没有利用?开发这些功能? (2)加强与数据库商沟通,扩大OPAC整合的资源类型和数量?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常用电子资源都可与OPAC系统整合,如国内的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CNKI电子期刊?麦达随书光盘;国外的Netlibrary电子图书?Springer?EBSCO?Kluwer中国镜像?ScienceDirect(包括中国镜像)?Proquest?Blackwell Synergy?OCLC?IEEE,ARL等电子期刊?但37家有OPAC系统整合的图书馆中,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少数几家整合了较多类型资源外,大部分都只整合了少部分资源,有些只整合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还有一个现象是,三大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将CNKI整合,将万方和维普电子期刊整合的还没发现一家?由于MARC是OPAC系统的数据格式基础,而不同的数据库商有不同的数据库格式和信息发布样式,很多数据库无法以一条独立的URL链接到它所提供的某个资源,因此能否实现OPAC整合还取决于数据库商是否开放了这条渠道[10],因此要增加OPAC系统的资源整合度,必须加强与数据库商沟通,让其提供数据库MARC数据或相应元数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3.3 慎重选择并定制个性化跨库检索系统? 目前基于Web的数字图书馆跨库检索系统大多还未定型,处于实践和试用阶段,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1],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几个问题:①检索速度问题?②跨库检索结果少于单库检索结果?③可检索字段少于单库检索,一些限制检索和特色检索被忽略?如Springer Link的DOI标识检索及时间区间限制?文献类型限制;EBSCO的全文限制?同行评审期刊限制?页数限制?文件格式限制等比较有特色的检索在所有的跨库检索系统中都被忽略?④检索出错问题?如在上海交大复鑫跨库检索系统中选择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Kluwer Online Journals?EBSCO三种数据库进行“篇名=computer”检索,返回结果是Kluwer Online Journals 780条记录,Springer Link 0条记录,EBSCO返回“查询中发生错误,请和工作人员联系!”信息?这里出现了两个目前跨库检索系统常发生的问题:EBSCO数据库单独检索证明可以,跨库检索发生错误;Springer Link单库检索有结果,跨检索结果为0?这两个错误的发生很可能跟跨库检索引擎的配置错误或没有及时调整配置适应数据库页面元素发生的变化有关? 另外调查中发现,有些图书馆跨库检索系统明显处于停滞状态:系统界面没有任何个性化定制,极其简陋;检索功能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跨库检索的资源很少;在线用户数大部分时间都为0?这对于图书馆及学校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建议图书馆派专人负责跨库检索系统,积极配合系统开发商安装和配置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丰富系统界面的功能和元素,完善系统检索功能,摒弃不需要的功能;搞好跨库检索系统的宣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开发商解决或改进;建立读者反馈使用情况的渠道;定期开展用户调查等?オ 4 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尽管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已经从无到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但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导航系统仅定位于资源检索入口的整合;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囿于MARC的资源描述能力;链接整合不能检全资源,容易迷失方向?“断链”等;跨库检索系统性能不稳定,检索功能“退化”,只能实现基于关键词检索等?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向到底该往何处?目前我国有少数图书馆已经或正在进行“资源门户”建设,如正在试运行的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暨南大学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等,还有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校的图书馆利用MetaLib系统建成MetaLib/SFX学术资源门户?这些“门户”都强调一站式?集成化?一体化的服务,实际上是将期刊导航?学科导航?OPAC检索?跨库检索?链接系统等资源及其他服务集成在“门户”中,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等功能?毋庸置疑,在目前知识组织?语义检索等先进技术还没有达到规模化实用阶段的情况下,“学术资源门户”实现全面整合馆藏资源和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某一种整合方式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种用户需求?オ 参考文献: 1 夏明春.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2004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科数字图书馆.[2006-05-07].http://202.112.118.36:4237/home/main/gywm.htm 3 Crossref的历史和使命.[2006-05-07].http://www.crossref.org/01company/02history.html 4 黄晨.资源整合模式及其实现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1):25-28 5 Park S Y. Usability, user preferences, effectiveness, and user behaviors when searching individual and integrated full瞭ext databases: implications for digital libra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51(5):456-468 6 张振海.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简介.[2006-05-07].http://www.cmdl.net/daobao/16.htm 7 姜爱蓉.分布异构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趋势—MetaLib & SFX综述.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5,62 8 黄美君.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的建立与维护.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6):17-20 9 宋登汉.中外八大OPAC系统的比较与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05(3):44-46 10巩林立.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初探.图书馆杂志,2005(10):44-46 11张秋.基于Web的数字图书馆跨库检索系统的比较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5(4):88-91,63オ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金华, 321004 收稿时间:2007年4月13日 Survey & Proposal on Academic Library Resource Integration in China Xia Mingchun Qiang Qieyun Abstract: The paper made survey on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more than 100 libraries, and then gave a summary of methods of library resource integration. It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Finally, the authors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library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relative suggestions. Keywords:Library Resource Integration; Reintegration; Cited Link. Federated Search; Resource Navig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