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的提高 |
范文 |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效率的保证。因而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效率的提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說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向活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让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程度的激发?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见解,仅供同行参考。 1 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作用 “今天,当数学应用于如此众多的新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显然不可能预见规定那些部分的数学将证明在应用时有用。”[1]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联合理事会就公布了《关于行动的议程》,其中提出:“设计80年代的数学教学大纲必须以能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来武装学生。”解决问题包括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2]数学是一门与现实密切联系的科学,一些学生对数学认识不足而产生不了兴趣,所以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科的意义,把握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兴趣,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之中。 2 把握课堂难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把握课堂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为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太容易或者太困难的内容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新度,让学生觉得有点挑战性。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在此的基础上,引伸出新内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定的教学梯度。然后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让学生付出之后有所收获,既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同时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充满学好数学的信心。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或者“太困难”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抓住教学要点,让学生自主营造探究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创造思维的快乐天地。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创造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进而解决这一问题并发现更新问题。比如:在教授《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按教材第147页自己做一个圆柱体,并由这个圆柱体,让学生感知圆柱的侧面、底面及表面积的知识。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剪、拼、摸等,把学生置于整个活动之中,虽然整个过程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剪拼,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研究数学的兴趣盎然高涨。随后展示一铁桶让学生直观认识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深入实际要求学生计算要做一个直径为0.3m、高0.4m的有盖铁桶一只至少要一张面积多大铁皮?这样贴近生活与不断深入实际的问题教学就会让学生感产生持久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 体验数学价值,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探索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形成长久的兴趣。因此,在课后,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天以后的22004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能唤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无穷乐趣,也实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5 注重师生和谐,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并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3]总之,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当学生发现新的数学问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与解决,教师参与其中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我在讲授已知方程组的解和方程组 的解相同,则(2a+b)2005的值为多少这一习题时,我根据前面的方程组先解出x、y的值并将其代入后面方程组解出a、b的值,然后求出(2a+b)2005的值。突然有位学生打断了我的思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两方程组解相同,能否利用两方程组组成一新的方程组解出a、b的值”。于是,我大加赞扬了这位爱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引导他利用课余时间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我也参与其中倾听他们的意见,果然顺着他的思路也成功的解决了这道习题。这样通过自主探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了,学生都比较乐学好问了,课堂效率自然就得到提升。 6 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欣赏教师的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有耐心的态度和不放弃的决心,[4]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文明整洁,诚实守信,充满活力,风趣幽默,使学生欣赏我们,进而喜欢数学课,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着装整齐、干净,举止文雅,相互之间彬彬有礼,给人的感觉有修养,有君子风度。反之,如说话粗言粗语,着装邋遢,举止轻浮或粗暴,给学生的感觉你不像是一名教师,学生自然就讨厌你,理所当然的就失去了对你所授学科的兴趣。 总之,数学中处处潜伏着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Perter.当今数学和科学的教育:流行着的错误“对分法”[M].数学通报,1/1980 [2]NTCM .An Agenda for Action[M]. 4/1980 [3]柳斌方亮.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M].长城出版社,1999年出版 [4]张海龙.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第61页 作者简介 赵晓慧,女,汉,本科,邛崃市高何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