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代大学生研读经典传统伦理文化的意义 |
范文 |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种种思潮也在冲击着我们的青年学生,对于三观还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子们来说,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哲学,因此,研读经典伦理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研读;经典伦理文化;大学生 当代青年大学生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在这一时期中,人们的需求已经不是物质文化得不到满足,而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现在的90后大学生们大都从小就生活在物质丰富,文化、思潮多样的时代,因此他们既是生活在新时代的幸运儿,同时又是远离传统被当下各种价值观冲击的一代。所以我们大学生们很容易受来自社会和媒体的负面信息的影响,使得他们一边在追寻着美好未来,一边在心灵深处对人生充满或多或少的担忧。表现在宣称读书无用论、讲究功利性、理想信念模糊等,这无疑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阻碍作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哲学,研读经典传统伦理文化对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经典伦理文化的价值 所谓经典,是指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时间打磨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领域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1]本文所说的经典伦理文化是指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即,是以儒家伦理文化为支架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对于国人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抉择起导向性作用的文化。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久远的社会影响,具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首先,经典伦理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洗礼,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成为我们后人最珍贵的精神食粮。它包含了诸如勇敢善良、自强不息、乐观刚毅等经典伦理文化中各种美好的优良品质。它们给人以启示,引领人们不断前进。这些经典伦理文化不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各国创立的孔子学院便是最好的见证。 其次,经典文化是哺育、滋养全人类的精神良母,她是全人类的精神支柱,其思想精髓内含真、善、美、等优良伦理品质,这些优良品质对人类优良伦理秩序的维护,人们价值观的引领等,提供了合理的、可借鉴性的途径。 再次,经典伦理文化并不是不一些文献的简单堆积,而是一种思想的延续和传承,它所彰显的是一种对一份纯净的心灵家园的守护。因此他对当下青年大学生在人格追求、价值引领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是由于经典伦理文化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所以它对塑造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三观具有重要特殊的作用。 2 当代大学生研读经典伦理文化的意义 新时代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的助力从哪里来,我想研读经典伦理文化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帮助。 其一、研读经典伦理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经典伦理文化形成的人文环境、历史背景、形成的过程。走进古代先哲们,近距离的感受他们心声,倾听他们对人文、历史、教育、哲学、人生的思考和追问,从而跨越经典伦理文化的表层,走进其精髓,进而使个体从对传统伦理文化的肤浅的感性认识过渡到对其深入理性的本质的追问,通过学生个体本身与经典伦理文化思想碰撞,促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研读经典伦理的过程中洞察经典伦理文化智者们智慧,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的研判能力,进而培养自身文化修养,达到思想升华。 其二,经典伦理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将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正直、刚毅、明德等传统经典伦理中一项追崇的优良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造就了文天祥、岳飞等一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传统经典伦理文化思想不应该是只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了,应该与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不断的碰撞、发酵,成为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指南。所以,青年大学生研读经典伦理文化,正是要求其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历史,学会自我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其三,经典伦理文化为当今社会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参照。经典伦理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先哲对于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其中不乏有对当下起到积极影响作用的思想结晶,如生态伦理问题、治国安邦问题、家庭伦理问题等等。通过经典伦理文化的学习与渗透,帮助青年大学生们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和未来,鼓励大学生们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尝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其四,研读经典伦理文化,并不是要当代青年大学生恢复读经诵典的教育,而是通过经典伦理文化研读,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让他们通过经典伦理文化的熏陶,更加理性面对学习生活中成功与失败,挫折与不顺,幸福与悲伤,让他们更好的做到去恶扬善,明辨是非,躬行实践,积极创新,用热情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未来。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总书记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应该积极研读传统经典伦理文化,担负起传承的责任和使命,让传统伦理文化在我们青年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人们的正确的精神引领。 参考文献 [1]马晓颖.《领导干部读伦理经典》.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11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罗洪铁等著.《大学生成才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0 [4]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作者簡介 袁晓娟(1982-),女,汉族,山东济宁,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