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陇东地区皮影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
范文 | 罗少伟 摘 要:陇东皮影以其人物栩栩如生,色彩俗而不艳,造型生动而为人们所称道,作为农耕文化的典型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于农耕生活长期劳作的高度概括,不仅表现出了陇东自然景物形象,也让农民劳作的形象在创作者的刻刀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赋予了敦实厚重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陇东皮影;造型;色彩;雕刻线条 皮影艺术的历史十分悠远,在漫长的创作历程中,形成了曲目众多、表现丰富的特点,深受全国人民喜爱,根据调查发现,全国除了西南片区与新疆西藏之外,每个省份都有独居特色的皮影艺术,其中最熠熠生辉的莫过于甘肃陇东皮影艺术,陇东皮影艺术巧妙地融合了当地的艺术特色,深刻的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成为了艺术殿堂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1 陇东皮影的起源与发展 甘肃皮影主要流行于陇东、陇南,其中以陇东最早。陇东位于黄土高原南边,是炎黄华夏文明的开端,至今仍然保持着精耕细作的文化,民间艺术遗产丰富,因此深植于农耕文明的皮影在这里风靡一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陇东皮影属于秦晋影戏的范畴,在清朝中期,由陕西传入甘肃,由于传播路线是从陕西的咸阳、长武传入甘肃的平阳、庆阳,因此陇东皮影的造型特征与制作手法与陕东一脉相承,但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再次创作,积极吸收当地文化元素,陇东皮影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其丰富的内涵、别致的表现形式,经过世世代代的千锤百炼,在艺术上臻于完善。 2 陇东地区皮影造型艺术特征 2.1 造型独特别致 由于民间工匠没有经过美术学院专业的训练,因此他们在制作皮影时候更加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对于影人进行适当的变形和夸张,通过自己的直觉、意念巧妙地表现出了他们的想象力,不仅没有给人以失真的感受,反而更加自由、率直。他们重点制作的有三种类型:人物、动物、神灵。 就人物而言,一个人物的忠奸善恶、人物性格的刚硬温柔都是通过面部造型来表现,而面部造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运用线条这一工具。通过曲直、长短、粗细的排列组合,再结合传统水墨画的点面画法,写意的勾勒出了人物的身份、性别、典型的外部特征。首先,人物性格的阳刚、阴柔是通过五官刻画标新,其次,影人的雕刻分为阴阳两刻,正派人物用阳刻,反派人物用阴刻,从而表达出人物的复杂和性格的阴险。因此在陇东皮影中,旦生和武生多用阳刻,除了五官之外,其他部分都为挖空。正派人物总体上眉毛平整,眼睛细长,嘴角小张,文静秀丽。而对于奸臣来说,多用阴刻,或眉毛竖立,虎眼怒目,表现人物的凶残;或眼角下垂,尖嘴猴腮,表现阴险恶毒。所有的典型特征都被皮影艺人抓住,并且通过滑稽夸张地手法来表现。 而动物的造型则更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皮影艺术家往往通过对于自然的长期观察,用寥寥数刀便抓住了动物的主要特点,并且通过夸张地手法变现。与人物表现不同的是,动物造型往往要将动物拆分出数个不同的部分,如头部、躯干、四肢,然后根据对于动物运动时的神态动作,将各个关节用过细线连接,这样动物在奔跑捕食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除了动态的逼真,对于具体细节也颇为上心,为了突出猛禽的力量质感,往往对于头部还要细分,分为上下部分,通过上下分离的方式表现出猛禽的撕咬力量,而飞禽则对于翅膀具体细分,注重表现出了飞禽飞舞的轻盈。当然动物的选择也颇具匠心,由于皮影戏是小农经济文化的产物,因此在选取动物的时候,大多采用民间传统具有象征表现意味的动物,从而表达出劳动人民向往风调雨顺、富贵吉祥的生活。因此皮影选取动物的时候往往选择龙虎狮、凤凰、飞龙,因为他们具有消灾辟邪的传统内涵。 而陇东皮影另一大类型也是对于神灵鬼怪进行描绘,种类繁多、造型夸张。因为皮影表达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因此在刻画描摹鬼怪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追求造型的光怪陆离,更多的是表达传统风俗中鬼怪的典型特点。比如在龙宫题材中,龟丞相头戴丞相帽,手持圣旨,虾兵蟹将都手持拿手武器作战斗姿态。这些表现形式虽然不伦不类,但是新奇却不怪异,与人们想象的形象保持一致,从而更有受人喜爱。 2.2 色彩对比夸张 陇东皮影不仅人物形象构思精巧,充满深厚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陇东皮影善于使用色彩来表达不同形象之间的细微差别。 就人物而言,人物的服饰色彩强调使用原色来强化色彩的对比度,通过对于典型颜色的选取,通过绚丽的色彩来表示人物的身份特征。人物有男女老少、高低贵贱,如老生的形象颜色较为单一、颜色较深,表达出老年人的老成持重。而穷人角色更爱使用绿、黄、黑,通过素色,再结合简练的镂空,表现出穷苦人家的困顿穷苦。而对于奸臣的刻画,手工艺人更加偏好强烈色彩的对比,如红绿对比、黑白对比,通过两种极端色彩的冲击,通过不同的镂空线条,或浓或淡,让整体色彩趋于稳定,从而让颜色艳丽而不俗气,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而对于动物的选色,则倾向于选择写实手法,张飞骑黑马,刘备骑黄骠马,用红调节色彩,他们都具有极其朴素的写实特色,如将军一般都是骑枣红大马,而罗成则根据《隋唐演义》,被塑造出银枪白马的形象。塑造耕牛的时候,蹄子为黑色,牛身为黄色,牛角为青色,完成忠于陇东地区的耕牛特点。 对于神怪的颜色塑造与对于奸臣丑角的塑造相近,通过红绿、黑白的强烈的颜色对比,来表现出鬼怪的艺术形象,虽然强烈的艺术对比过于夸张,但是却没有给人留下荒诞不经、古板生硬的形象,相反通过极富对比的色彩,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从而达到一种独到而和谐的艺术之美。 2.3 雕刻细腻独到 由于雕刻是以笔为刀,因此传统水墨画的虚实无法表现,只能通过线条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来表达,表达出线条之美。中国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皮影雕刻也讲究节奏感、运动感,疏密排列得当。从细节上来看,人物的眉眼、鼻梁。嘴角的线条是一直变化的,甚至单单眼睛就有多次变化,通过这种细腻的变化,将皮影人物的神色飞扬变现的尤为明显。与陕西皮影不同的是,皮影雕刻总体来看布局更加合理,总体风格更加粗犷、古朴,但是落于细节,却着眼于变化,讲究一刀一刻可细腻传神的表现出人物的神态,从而达到古代传统艺术所推崇的“大巧不工”的理想境界。 3 结语 陇东皮影作为传承了上千年的艺术,不断地创新与發展,直至今日,成为甘肃的一张文化名片,但是如今却面临了文化断层的困境,由于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皮影戏的文化受众大大减少,可以想见,没有观众,一门表现艺术也将要濒临为时代所抛弃的境地,因此在这里,笔者呼吁,通过更多的宣传,让陇东皮影为更多人知晓,通过政府的干预,让手工艺人可以用更加饱满的热情不断创作,从而让陇东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