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及其情报系统构建研究 |
范文 | 〔摘要〕在对地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报系统理论,具体探讨了构建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目标、构成要素和系统架构,并以东莞市为例,提出了适应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创新发展的系统保障机制。 〔关键词〕专利信息;信息服务;情报系统 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一直都是信息服务提供者追求的目标,专利信息服务的对象也从旧模式中的为科研服务,比如企业产品技术研发、高校科学研究、个人技术钻研等,拓展到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1]、为地方产业规划提供专利导航[2]、为企业商业活动提供市场咨询等新模式当中。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创新一直都是情报系统的重要实践对象,本文将在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基础上,具体探讨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构成要素,并提出面向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创新发展的系统架构和保障机制。 1地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 随着信息环境的逐渐成熟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开始日渐重视专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建服务机构、整合专利资源、搭建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专利信息应用在社会中的普及。下文将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为对象,重点阐述其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1.1服务概述 地方专利信息服务是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根据专利文献信息特点,针对目标用户的需求,对专利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组织和加工,形成排列有序、传递高效且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信息和情报产品,并通过不同方式向用户传递和交流的一种专业信息活动,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将分散在不同载体上不同种类的专利文献及原始数据,通过专门信息工具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和存储,形成便于用户利用的形式,然后结合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等用户的具体需求,对专利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情报,最后通过纸质、网络等载体将有效信息或情报传递给用户并提供咨询。 1.2服务现状 目前地方专利信息服务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服务方式有信息检索、数据统计和信息咨询三种,服务途径也限于以下3种渠道:一是由地方政府官方建设的信息检索平台;二是由地方政府委托服务机构实施信息组织和分析,并面向社会提供各种情报资料和统计数据;三是由商业机构面向社会提供包括专利数据库建设、企业产品和技术专利情报分析等商业服务。官方渠道的专利信息服务,为地方企业和公众认识和掌握一些基础信息,提供了一条免费、高效的通道;政府部门委托服务机构提供的反映地方专利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和情报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专利信息应用在地方的普及;商业机构拥有全面的专利资源并提供深层次的增值服务,为地方企业、机构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活动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参考。 1.3发展趋势 随着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府投入的加大,包括政府下属单位、商业信息服务机构在内的专业信息机构也越来越关注专利信息服务,着力研究和拓展相关业务,这些推动了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然而通过调查[3]发现,各地依然呈现出信息资源薄弱、处理方式单一,专利信息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等不足,专利信息应用程度、用户信息意识也有待提升。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引下,各地政府积极行动,加强专利信息开发和利用,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协调和引导服务机构开展区域及产业集群的专利预警、专利情报分析等工作,并努力探索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等不同层面的专利信息及服务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此外,地方高校图书馆等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也开始研究和开拓相关服务业务,探索信息服务创新。总之,专利信息服务已成为国内地方信息工作热点,并呈现出系统化、集成化和创新发展的趋势。 我国自专利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就开始实施专利情报系统建设,基本形成了由国家专利文献中心及其分中心、服务网点和基层专利情报机构为组织框架的四级专利情报系统[4],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是其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子系统。然而由于各地专利意识参差不齐、服务基础也不尽相同、专利发展水平更是相差甚远,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可借镜观形的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建设模式。为此,下文将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基础上,从系统目标、构成要素、系统架构和保障机制的角度探讨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构造和搭建。 2.1用户分析 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用户主要有3种:一是专利行政管理相关部门,包括专利主管部门、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及其下属机构,比如东莞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成员单位、各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等;二是专利中介机构、产业或行业社会组织,包括专利代理机构、咨询服务公司、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等;三是企业和个人,主要包括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发展企业以及科技发明人和创造者等。这三类用户对于系统的需求又各有不同,政府要求系统的专利资源本土化和资源渠道的权威性,并对于专利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期望情报产品能定期体现地方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状况;中介机构则要求专利资源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并具有较高级别的市场分析需求,期望情报产品能够体现专利行业特色;企业用户要求专利资源的国际化和高时效性,对于专利技术分析、情报挖掘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并期望专利系统能够与自身情报系统进行对接,同时要求技术或产品专利分析报告等情报产品,能及时对技术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对企业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行指引。 2.2系统功能 情报系统最核心的要素是用户需求,不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就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创新理论,建立起以专利资源、专利管理、专利策略信息的获取、分析、传递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体系,并通过网络与外部连接。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调查[3],本文认为,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功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利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包括在对不同层级系统资源进行收集、共享的基础上,把不同渠道的专利信息资源按照类型、状态和格式进行分类组织、存储,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清洗、标引;二是专利信息统计和情报分析,包括对专利资源按需求进行字段统计和情报分析,形成专业报表或专利地图;三是专利策略咨询和决策辅助,具体就是在资源收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用户需求,从专利角度提出对技术研发或产业集群发展等策略的咨询建议,并对技术研发、市场决策以及政策实施等提供决策辅助;四是专利信息咨询和服务管理,具体包括采取远程教育、在线交流等形式,面向用户实施专利信息应用等知识培训,面向基层单位或机构实施专利工作绩效评价,通过系统提高专利信息意识、规范信息服务行为。 2.3内外联系 情报系统是由资源、机构和技术等基本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集合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按照信息规律、服务流程和用户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系统目标。同时,情报系统也是一种开放型系统,它与外部环境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6]。专利情报系统是由国家级、地方级和基层系统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因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不同层级系统以及外部系统之间,存在着交流与联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地方用户可以便捷的访问不同系统,去满足一般专利信息需求。这对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来说,既要加强与上级系统和外部系统的联系与交流,同时也要通过加强自身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产品开发,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突显地方特色,从而满足更为本土化、区域化的地方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建设目标包括:一是专利信息资源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在此主要是指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包括与上级系统和外部系统整合、共享,建设全面、权威的地方专利资源库;二是专利情报服务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专利情报分析是系统的核心,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逐渐成熟,专利数据挖掘、专利分析地图等服务工具的智能化,以及专利信息网络平台、移动推送平台等服务渠道的网络化,已经是国内外专利信息服务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应该借助外部平台的工具优势,将智能化、网络化技术运用到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实践中;三是专利情报产品的多元化和专业化。随着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意识和水平的提升以及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完善,专利情报的咨询辅助功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地方系统的特色功能所在,同时这也对专利情报产品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图表显示,正在被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情报分析所取代,应用领域也由技术研发指引,逐渐拓展到产业规划和决策辅助等多个层面,服务方式也应由简单的专利检索、统计分析,逐步向信息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咨询等方向发展。 3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要素 情报系统是将反映外部环境、目标用户和事件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信息、情报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布给用户的一种信息管理体系[7]。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作为一种专业情报系统,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专利情报机构、专利情报资源和专利情报技术。 3.1专利情报机构 人和机构是完成相互联系的情报过程的执行者,而情报系统本质上也是包括人、设备等因素的一种人工系统。对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来说,专利情报人员和机构组成及其专业化水平就决定了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协作状况及情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结合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实践,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及其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可以构成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体。首先,高校专业人员及信息资源渠道丰富,能够满足地方专利情报服务人员专业化需求和多方位资源的需要,并且高校图书馆、信息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门,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服务经验,同样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信息资源,具备一定的专业竞争实力。其次,地方高校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官方属性,能够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平衡自身利益与公众权益。众所周知,专利情报已经成为商业机构的牟利工具,由于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导致其服务费用不菲,同时政府部门作为专利信息发布的官方通道,更多的是考虑普罗大众的信息知情权,因此,高校作为服务机构,既能保证专利情报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又能维护和声张公众信息权益。 3.2专利情报资源 情报资源是系统的物质基础,是包括整理好的文献、事实资料、数值数据等的集合体。除了上级系统和外部共享资源外,结合地方需求和服务实践,本文认为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应包括以下几类资源:一是国家专利文献部门下发到地方的国内专利申请和授权原始数据。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代办处,将经过初次整理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数据、PCT国际申请数据以及部分有效专利数据,每月定期下发到广东省各地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和机构,以便地方实时掌握专利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和推动地方专利政策实施;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国内专利数据。根据我国专利审查制度,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必须初审合格后通过公开程序才能进入实审或获得授权,因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定期将经过初审合格的数据,在其信息平台对外公开。公开数据经过了严格的格式审查,因此著录全面、规范,字段格式标准、统一;三是各信息机构收集的国外专利数据。国外数据能够反映专利技术的国际趋势,为此一些信息服务组织、企业等单位和机构,通过商业渠道获取了诸如八国两组织等专利数据和工具,并在其市场化服务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当然,情报服务系统的运行还需要其他信息资源的辅助,比如地方经济政策、产业技术状况、产品市场报告、技术说明书等,这些都需要与专利情报进行相互印证。 3.3专利情报技术 技术手段是实现情报过程的工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手工处理方式为主的专利情报技术,逐渐过渡到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结合人工干预的时代,一些新技术和工具不断涌现。结合信息服务实践和技术工具应用,本文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技术手段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一是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实现专利资源采集、数据清洗、资源整理和存储、信息标引和描述、排序和检索、统计分析等;二是情报自动化技术,具体实现专利统计报表、专利地图和专利分析报告的智能化生成,专利文本挖掘和情报可视化,以及数据处理后台与信息发布平台的关联和交互;三是情报发布平台,在此是指以发布专利统计信息、分析图表、分析报告等情报在内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专利信息发布平台、移动网络应用、信息推送工具等。 4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架构 根据用户需求和情报系统的特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中情报机构、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必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系统架构,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4.1系统组织结构 根据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功能和运行,系统决策层之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职能单元:一是市场部,负责情报规划、需求分析、情报发布、信息咨询等;二是情报部,负责专利资源采集、加工、情报分析、报告撰写与评估;三是技术部,负责情报自动化、分析工具研发、发布平台管理以及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的关联和对接(如图1)。 4.2系统工作流程 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逻辑结构[8],笔者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演绎为:“情报规划”、“信息采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服务”5个环节,并在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对接的基础上,按照横向递进的方式来表示(如图2),其中,“情报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项目开发,“信息采集”确定专利信息源,“信息加工”对信息源进行整理和组织,“情报分析”选定工具进行分析,“情报服务”则实施情报发布、信息培训和信息咨询。 图1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组织结构图图2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流程图 4.3系统逻辑架构 情报服务系统由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情报技术等要素组成,并按照一定逻辑相互联系,共同实现系统既定目标[9],据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架构可以描述为以满足系统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网络将专利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和情报工具,按系统工作流程逻辑结合在一起。 5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保障 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构建应在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上,面向地方用户实现服务工作系统化、服务内容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保障机制就是为保障系统顺利运行并达成系统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下文将以东莞市为例,从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 5.1加强资源整合 专利信息蕴含了丰富的资源,专利情报系统的资源越丰富,系统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以国内专利信息为主的信息资源已不能满足情报用户的需求,为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建设就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共享国内外专利信息资源,实现与各个数据库、分析平台之间的关联和整合,扩大系统资源的覆盖范围。此外,国外有研究把情报系统比作为“信息树”[10],树根是数据采集,树干是数据整合加工,树枝是情报分析,树叶则是情报用户,政府应该资助“树根”和“树干”部分,实现数据采集和加工的公益性,而树枝则可以考虑交由企业,让专利情报分析往商业化方向发展。鉴于这一模式,在东莞地方专利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由政府资助基础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并鼓励非盈利性社会机构、行业组织等公益性单位进行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构建一个由公益性机构主导的服务主体,并逐步将情报分析业务往市场化过渡,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 5.2创新服务管理 对于科技信息服务管理,我国已经暴露出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网络结构层层隶属,信息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等问题[11],并有综合化、社会化、专项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等趋势[12]。地方高校及其下属信息机构目前是东莞专利信息和情报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实施了专利数据的采集、清洗、加工和整理工作,也承担了地方专利简报的编辑、制作和工具开发项目,同时还肩负着提升用户专利信息技能、信息意识的重任。为此,地方高校应当作为东莞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加强信息资源投入,规范服务机构建设、增强专业人员配备,同时通过培训交流和人才引进等形式,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加强与外部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拓展公共专利情报服务渠道,采用公益和产业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实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创新。同时,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公共情报服务的同时,鼓励各种商业化应用,并实现企业决策系统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之间的对接。 5.3完善服务规范 由于专利信息在地方技术创新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专利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地方创新的各个环节。虽然东莞市具备一定的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但目前地方还未出台专门的专利信息服务行业规范或标准,仅有部分实质内容在国家法规、国际条约、机构工作规范中有一定体现。为此,应当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并考虑到专利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市场化、平台化发展特征[13],综合专利信息存储、专利数据处理、专利信息管理、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信息利用以及专利信息共享等内容,制订专门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标准,并以通适性、实用性和集成性为目标,最终构建适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发展的服务规范体系。此外,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还必须充分考虑专利信息资源的公共性和服务社会原则,在地方政府引导下,不断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并完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市场运作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保障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公益性和专业化发展方向。 6小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专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各地不断更新信息服务手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深情报利用层次,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也逐渐形成,并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促进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地方在专利情报服务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在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构成要素和系统架构,并以专利信息服务创新为实践方向,探索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研究,将来还需在进一步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给予专利情报理论、技术方法和服务模式更多的关注,并紧密结合实际,逐步形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指导工作实践,最终在实证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罗正军,等.基于服务科学的专利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3-4. [2]贺化.科学开展专利导航,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工作简讯,2013,(10):1-10. [3]王根,等.面向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东莞市专利情报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1,(7):139-142. [4]孙霁虹.对我国专利情报系统建设的探讨[J].情报科学,1988,(4):84-87,83. [5]刘建准.基于知识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84-1588,1600. [6]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16. [7]冯维扬.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119-122. [8]司有和.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266-275. [9]陈峰.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3):190-193. [10]陈传夫,冉从敬.欧美政府信息增值开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8,(4):39-43. [11]胡昌平,沈红芳.我国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化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3):206-213. [12]刘绿茵,关家麟.略论科技信息资源的服务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1):22-25. [13]董玉鹏,包逸萍.专利信息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9):97-101.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4.1系统组织结构 根据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功能和运行,系统决策层之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职能单元:一是市场部,负责情报规划、需求分析、情报发布、信息咨询等;二是情报部,负责专利资源采集、加工、情报分析、报告撰写与评估;三是技术部,负责情报自动化、分析工具研发、发布平台管理以及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的关联和对接(如图1)。 4.2系统工作流程 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逻辑结构[8],笔者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演绎为:“情报规划”、“信息采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服务”5个环节,并在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对接的基础上,按照横向递进的方式来表示(如图2),其中,“情报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项目开发,“信息采集”确定专利信息源,“信息加工”对信息源进行整理和组织,“情报分析”选定工具进行分析,“情报服务”则实施情报发布、信息培训和信息咨询。 图1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组织结构图图2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流程图 4.3系统逻辑架构 情报服务系统由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情报技术等要素组成,并按照一定逻辑相互联系,共同实现系统既定目标[9],据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架构可以描述为以满足系统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网络将专利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和情报工具,按系统工作流程逻辑结合在一起。 5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保障 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构建应在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上,面向地方用户实现服务工作系统化、服务内容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保障机制就是为保障系统顺利运行并达成系统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下文将以东莞市为例,从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 5.1加强资源整合 专利信息蕴含了丰富的资源,专利情报系统的资源越丰富,系统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以国内专利信息为主的信息资源已不能满足情报用户的需求,为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建设就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共享国内外专利信息资源,实现与各个数据库、分析平台之间的关联和整合,扩大系统资源的覆盖范围。此外,国外有研究把情报系统比作为“信息树”[10],树根是数据采集,树干是数据整合加工,树枝是情报分析,树叶则是情报用户,政府应该资助“树根”和“树干”部分,实现数据采集和加工的公益性,而树枝则可以考虑交由企业,让专利情报分析往商业化方向发展。鉴于这一模式,在东莞地方专利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由政府资助基础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并鼓励非盈利性社会机构、行业组织等公益性单位进行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构建一个由公益性机构主导的服务主体,并逐步将情报分析业务往市场化过渡,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 5.2创新服务管理 对于科技信息服务管理,我国已经暴露出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网络结构层层隶属,信息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等问题[11],并有综合化、社会化、专项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等趋势[12]。地方高校及其下属信息机构目前是东莞专利信息和情报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实施了专利数据的采集、清洗、加工和整理工作,也承担了地方专利简报的编辑、制作和工具开发项目,同时还肩负着提升用户专利信息技能、信息意识的重任。为此,地方高校应当作为东莞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加强信息资源投入,规范服务机构建设、增强专业人员配备,同时通过培训交流和人才引进等形式,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加强与外部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拓展公共专利情报服务渠道,采用公益和产业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实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创新。同时,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公共情报服务的同时,鼓励各种商业化应用,并实现企业决策系统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之间的对接。 5.3完善服务规范 由于专利信息在地方技术创新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专利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地方创新的各个环节。虽然东莞市具备一定的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但目前地方还未出台专门的专利信息服务行业规范或标准,仅有部分实质内容在国家法规、国际条约、机构工作规范中有一定体现。为此,应当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并考虑到专利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市场化、平台化发展特征[13],综合专利信息存储、专利数据处理、专利信息管理、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信息利用以及专利信息共享等内容,制订专门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标准,并以通适性、实用性和集成性为目标,最终构建适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发展的服务规范体系。此外,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还必须充分考虑专利信息资源的公共性和服务社会原则,在地方政府引导下,不断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并完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市场运作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保障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公益性和专业化发展方向。 6小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专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各地不断更新信息服务手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深情报利用层次,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也逐渐形成,并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促进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地方在专利情报服务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在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构成要素和系统架构,并以专利信息服务创新为实践方向,探索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研究,将来还需在进一步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给予专利情报理论、技术方法和服务模式更多的关注,并紧密结合实际,逐步形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指导工作实践,最终在实证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罗正军,等.基于服务科学的专利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3-4. [2]贺化.科学开展专利导航,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工作简讯,2013,(10):1-10. [3]王根,等.面向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东莞市专利情报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1,(7):139-142. [4]孙霁虹.对我国专利情报系统建设的探讨[J].情报科学,1988,(4):84-87,83. [5]刘建准.基于知识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84-1588,1600. [6]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16. [7]冯维扬.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119-122. [8]司有和.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266-275. [9]陈峰.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3):190-193. [10]陈传夫,冉从敬.欧美政府信息增值开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8,(4):39-43. [11]胡昌平,沈红芳.我国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化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3):206-213. [12]刘绿茵,关家麟.略论科技信息资源的服务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1):22-25. [13]董玉鹏,包逸萍.专利信息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9):97-101.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4.1系统组织结构 根据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功能和运行,系统决策层之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职能单元:一是市场部,负责情报规划、需求分析、情报发布、信息咨询等;二是情报部,负责专利资源采集、加工、情报分析、报告撰写与评估;三是技术部,负责情报自动化、分析工具研发、发布平台管理以及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的关联和对接(如图1)。 4.2系统工作流程 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逻辑结构[8],笔者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演绎为:“情报规划”、“信息采集”、“信息加工”、“情报分析”、“情报服务”5个环节,并在与上级系统、外部系统对接的基础上,按照横向递进的方式来表示(如图2),其中,“情报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项目开发,“信息采集”确定专利信息源,“信息加工”对信息源进行整理和组织,“情报分析”选定工具进行分析,“情报服务”则实施情报发布、信息培训和信息咨询。 图1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组织结构图图2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流程图 4.3系统逻辑架构 情报服务系统由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情报技术等要素组成,并按照一定逻辑相互联系,共同实现系统既定目标[9],据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架构可以描述为以满足系统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网络将专利情报人员和机构、情报资源和情报工具,按系统工作流程逻辑结合在一起。 5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保障 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构建应在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上,面向地方用户实现服务工作系统化、服务内容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保障机制就是为保障系统顺利运行并达成系统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下文将以东莞市为例,从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 5.1加强资源整合 专利信息蕴含了丰富的资源,专利情报系统的资源越丰富,系统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以国内专利信息为主的信息资源已不能满足情报用户的需求,为此,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建设就应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共享国内外专利信息资源,实现与各个数据库、分析平台之间的关联和整合,扩大系统资源的覆盖范围。此外,国外有研究把情报系统比作为“信息树”[10],树根是数据采集,树干是数据整合加工,树枝是情报分析,树叶则是情报用户,政府应该资助“树根”和“树干”部分,实现数据采集和加工的公益性,而树枝则可以考虑交由企业,让专利情报分析往商业化方向发展。鉴于这一模式,在东莞地方专利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由政府资助基础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并鼓励非盈利性社会机构、行业组织等公益性单位进行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构建一个由公益性机构主导的服务主体,并逐步将情报分析业务往市场化过渡,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 5.2创新服务管理 对于科技信息服务管理,我国已经暴露出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网络结构层层隶属,信息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等问题[11],并有综合化、社会化、专项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等趋势[12]。地方高校及其下属信息机构目前是东莞专利信息和情报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实施了专利数据的采集、清洗、加工和整理工作,也承担了地方专利简报的编辑、制作和工具开发项目,同时还肩负着提升用户专利信息技能、信息意识的重任。为此,地方高校应当作为东莞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加强信息资源投入,规范服务机构建设、增强专业人员配备,同时通过培训交流和人才引进等形式,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水平,并加强与外部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拓展公共专利情报服务渠道,采用公益和产业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实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创新。同时,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动公共情报服务的同时,鼓励各种商业化应用,并实现企业决策系统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之间的对接。 5.3完善服务规范 由于专利信息在地方技术创新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专利信息服务已渗透到地方创新的各个环节。虽然东莞市具备一定的专利信息服务实践基础,但目前地方还未出台专门的专利信息服务行业规范或标准,仅有部分实质内容在国家法规、国际条约、机构工作规范中有一定体现。为此,应当在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并考虑到专利信息服务的国际化、市场化、平台化发展特征[13],综合专利信息存储、专利数据处理、专利信息管理、专利信息分析和专利信息利用以及专利信息共享等内容,制订专门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标准,并以通适性、实用性和集成性为目标,最终构建适于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发展的服务规范体系。此外,专利情报服务系统还必须充分考虑专利信息资源的公共性和服务社会原则,在地方政府引导下,不断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并完善地方专利信息服务市场运作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保障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公益性和专业化发展方向。 6小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专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各地不断更新信息服务手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加深情报利用层次,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也逐渐形成,并在推动地方技术创新、促进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地方在专利情报服务和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在对专利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构成要素和系统架构,并以专利信息服务创新为实践方向,探索情报服务系统的保障机制。地方专利情报服务系统研究,将来还需在进一步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给予专利情报理论、技术方法和服务模式更多的关注,并紧密结合实际,逐步形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指导工作实践,最终在实证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罗正军,等.基于服务科学的专利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12):3-4. [2]贺化.科学开展专利导航,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R].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工作简讯,2013,(10):1-10. [3]王根,等.面向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东莞市专利情报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1,(7):139-142. [4]孙霁虹.对我国专利情报系统建设的探讨[J].情报科学,1988,(4):84-87,83. [5]刘建准.基于知识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84-1588,1600. [6]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216. [7]冯维扬.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119-122. [8]司有和.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266-275. [9]陈峰.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3):190-193. [10]陈传夫,冉从敬.欧美政府信息增值开发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08,(4):39-43. [11]胡昌平,沈红芳.我国科技与经济信息网络化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3):206-213. [12]刘绿茵,关家麟.略论科技信息资源的服务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1):22-25. [13]董玉鹏,包逸萍.专利信息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9):97-101.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