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
范文 | ![]()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馆藏建设 摘 要:文章以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为基础,重点对2004~2013年有关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文献进行统计,从发表年代、期刊来源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得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注重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100-03 作者简介:孙琴(1983- ),武汉商学院图书馆馆员。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一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相继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学科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服务对象信息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走特色化建设之路才能成功转型。特色化建设可以表现在馆舍、馆藏、人才、服务、设备等方面,最能体现特色化的是特色馆藏,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注重特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凸显自己的办馆特色,尽快建设成为适应本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 1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概况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很早就被图书馆界所关注,1980年12月曾光碧等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上发表的《前进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一文中最早提到对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体系的建立。笔者采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统计工具,一是以“高校图书馆*特色+自建”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以2013年5月为截止时间,共检索到3,920篇相关文献。其中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的910篇,占论文总数仅23%。其余3,010篇论文分散在其他省、市级普通期刊上,说明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文献的发表量很大,反映出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 文献研究主题包括:一是理论性文献,此类文献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定义、建设内容、分类、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二是探讨建设对策的文献,此类文献大多以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型的高校图书馆为例,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分析、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的制约因素、解决对策等方面;三是介绍国外及港澳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经验的文献,提出借鉴建议和发展策略;四是自建特色数据库的文献,围绕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特色资源的搜集、数据加工和维护等方面讨论了建设的方法;五是讨论相关法律问题的文献,这类型文献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对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热衷度与日俱增,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基本都认同特色资源建设是彰显高校图书馆自身信息价值、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研究现况 笔者采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统计工具,以“新建本科+图书馆+特色+自建”为检索式,以“主题”为检索入口进行检索,同样以2013年5月为截止时间,共检索到25篇相关论文。下面将分别从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来源期刊、主题内容等几个方面对检索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2.1 文献发表年代分析 如表1所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对特色资源的研究从2004年才开始,这与新建本科院校出现的时间吻合。由于全国每年通过评估,获得办校资格的新建学校数量有限,所以对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献不多。但是,发文量基本呈上升态势,这充分说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正逐步重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 2.2 文献来源期刊情况分析 如表2所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很少。25篇论文中有4篇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占相关文献总量的16%;64%的文献发则发表在各类高校学报及其他期刊上,发表在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上的文献数量较少。 2.3 文献主题内容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所示,2004年,在《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构想》一文中,周萍等首次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构建新的文献资源布局,形成具有本院特色的、适合教学和科研需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从2004年起,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增多,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也逐渐增多,通过对文献的充分阅读与分析,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归纳。 2.3.1 特色馆藏建设对策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14篇,主要研究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既包括纸质馆藏的建设,也包括数字资源的建设,从整个馆藏体系方面探讨特色资源建设、优化的措施。如:2009年,林伯珊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的探析》,她认为:由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为了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十分有必要,提出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根据特色优势学科,构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馆藏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2];2012年,齐俊霞等在《北京档案》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数字馆藏建设探讨》中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要以“学科性”和“地方性”为宗旨,根据本校学科特色,收集与本校有关的当地历史文化、名人资料,挖掘地方文献,通过引进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建立网络资源导航、加强数字馆藏整合等方式来建立特色馆藏,为学校、地方提供高层次的信息服务[3]。 2.3.2 自建特色数据库剖析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9篇,是以某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为例,通过阐述创建特色数据库的意义和过程,说明新建本科院校自建特色数据库是建设特殊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如:2010年,林春波、梁海清在《图书馆界》上发表的《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化—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他们认为:特色化馆藏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之路,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从数据库建设背景、内容、形式及建库的流程等方面阐述了特色资源建设情况[4];2012年,曾绍文在《情报探索》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为例》,以三明学院图书馆的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开发建设为例,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应依托地方特色文化,重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拥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实现提升自身实力和提高办学质量的目标[5]。 2.3.3 人员管理助力特色资源建设类文献。这类型文献有2篇,侧重以人为本,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岗位、人员优化完善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建立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管理模式,为特色资源的建设奠定基础。2009年,渠彩霞在《衡水学院学报》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索》,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为了长远发展,应学习和借鉴综合性大学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积极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做好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养,大力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6];2012年,王爱华、栾美晨在《经济研究导刊》上发表的《新建本科院校馆岗位设置与价值确定的定量测定方法》一文中利用现代管理方法确定图书馆岗位设置中的价值分析与测算方法,并根据价值分析的结果,建立价值分析模型,通过成立岗位价值测算小组、建立测算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的测定流程得出最佳岗位设置方案,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图书馆的基础建设提供依据[7]。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少、起步晚、优势学科少、人才短缺、管理模式落后等原因,其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与发展成熟的本科院校图书馆存在较大差距。 3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3.1 高校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由于个人发展途径的多元化,人们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上(国内)大学已不是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自2008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050万到2013年的912万已累计下滑了138万[8],如何吸引生源已成为广大高校亟须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前身多为成教、高职高专等,虽然在升格过程中,其校舍、宿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校园文化、人文精神以及发展远景规划等方面还受旧的办学理念的影响,办学特色还未体现;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则是盲目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没有办学亮点,缺少吸引力。外部和内部两大竞争因素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势必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生源,必须加大特色化建设力度,围绕特色学科的发展,开展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3.2 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保障 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任,在打造特色学科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者的角色。图书馆要围绕特色学科的发展需求,收集和整理专著、期刊、工具书、图集、音频、视频等各类特色资源,为特色学科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提供涉及面广、时效性强、权威性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信息,有效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3.3 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3.3.1 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实现馆藏的合理布局。新建本科院校升格期间,馆藏的种类和数量激增,但由于多为突击性采购,在学校长远发展和馆藏专业性方面考虑不全,导致馆藏布局不够合理。通过特色资源建设,将特色学科专业文献作为收藏重点,降低科普娱乐文献收藏比例,逐步形成自身馆藏特色,使馆藏布局渐趋合理,使图书馆的建设跟上本科办学层次提升的步伐。 3.3.2 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随着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教材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馆是他们增加知识全面性的重要场所。为了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图书馆要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导向,不拘泥于载体形式的收集各类特色资源,满足学生对特色文献信息的需求,吸引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 3.4 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提高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已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普通高等学校评估体系中被列出。 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以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为己任,根据当地文化特色、普通读者或企业的信息需求,开展特色资源建设,创建具有地方性的特色馆藏。 参考文献: [1] 周萍,徐军燕,彭稚飞.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构想[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7-138. [2] 林伯珊.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图书馆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33-34. [3] 齐俊霞,牛秀荣,蔚洁.新建本科院校数字馆藏建设探讨[J].北京档案,2012(5):30-31. [4] 林春波,梁海清.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化——以桂东南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界,2010(2):89-90. [5] 曾绍文.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以闽台客家文献数据库为例[J].情报探索,2012(11):71. [6] 渠彩霞.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09(6):91-92. [7] 王爱华,栾美晨.新建本科院校馆岗位设置与价值确定的定量测定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09(6):274-275. [8] 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下降.[EB/OL].2013-07-20.http://edu.people.com.cn/GB/18098270.html. (编校:马怀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