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沧州铁狮子影像断代小识 |
范文 | 王立成 旧州是沧州的老城之所,文物古迹众多,但显名者惟铁狮耳。沧州铁狮子是“河北三宝”之一,名闻遐迩,自古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自近代特别是建国以来伴随着照相技术的传入和相机的普及,参观者更是多与铁狮子留影合念或给予铁狮子独照,于是出现了大量与铁狮子有关的照片。这些照片直观生动地记录了20世纪以来铁狮子的沧桑变化,为研究与保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十分难能可贵。 这些有关铁狮子的照片意义非凡,但多数无摄影时间,不好区分,亦不能行之有效的去辨识铁狮子近百年来每个历史时期细微之变化为铁狮子文化研究做很好铺垫。其实细观20世纪以来铁狮子有影像的历史演变,我们根据其维修之概况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进而为铁狮子照片时间的断代提供借鉴。 第一个阶段为建国前。这个时期的照片由于当时相机的珍贵性,直观影像几乎很少,能见者有1910年美国人托马斯拍摄的铁狮子,此时铁狮子腹底尚无砖块垒砌的支撑。第二幅便是有名的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所附的铁狮子照片。是时铁狮子腹部里堆满石屑,腹底则有砖块垒砌的支撑。此种概况一直持续到抗战时期。 第二阶段为日本侵华至建国初的1957年维修时。此时的砖块垒砌和腹部里的石屑被日军命人去除,莲盆与狮身接触处被替换成小块石条垫撑。这个时期的照片现能见者为1952年和1953年两张。除此之外另有一张1957年维修正加固时的照片。 第三个阶段为1957年11月至1975年八角亭时期。1957年4月至1957年11月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维修并修建了八角亭希冀保护铁狮子。此时期虽不长,尤其相对于整个铁狮子的存在时期来说简直微不足道,但铁狮子的损害性却在这一时期异常的加剧了,可以说好心办了坏事。此时期根据亭子上覆瓦的完整程度又壳分为60年代(大致为62年)之前阶段和之后阶段,因长期风吹雨淋,后期亭子上的瓦片已凌乱不堪了。 第四阶段为1975年春季拆亭后至1984年11月22日吊装上台前的时期。此时的影像已经非常多,而且后腿左臀处在这一段的某个时期存有游览者的白字留言。此段时间文物部门在其周围做了大量勘测和挖掘工作以便更好的研究铁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80年为更好的方便修缮和观览还硬化了旧州镇至铁狮子的直通路。 第五阶段为1984年11月22日吊装上台至1994年加固内撑之时。此阶段由于上了台子特别是经1987年实施防腐工程后铁狮子影像好不威风,大有千年猛像镇八荒之势,仿佛重现了当年英姿。值得一提的是沧州人所熟知的电影《沧州绝招》就是以此时的沧州铁狮子为主要取景影像的。当然还应当指出一点,1985年国家文物局出资在铁狮周围征地六亩并于该年底修筑了围墙并建成两间办公室,所以有的照片影像上会有略显空旷突兀的围墙院落出现。1994年铁狮子安装了狮身内部支架。 第六阶段为1995年外撑加固后至今。1995年由于腿部破坏加剧因此又安装了外撑。此阶段的照片就更多更广,这一时期铁狮子展览馆也已经拔地而起。 铁狮子已经在历史的风尘中老去,也许再过几百年、上千年铁狮子就真的只能在影像中回忆了,有了这些不同阶段历史影像的划分作为参考就为今天和以后保护和研究铁狮子做了有力的支撑。当一张张泛黄的铁狮子照片呈现眼前之时,当我们能摸清铁狮子的历史脉象之时,愿人们更加关注、爱护这一千年的国宝。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市第三中学 )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