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老字号企业档案保护研究态势分析
范文

    高思宇

    一、老字号企业档案概念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一)老字号企业的概念

    2005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出新的《“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指出“老字号”企业是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2006年,我国商务部正式下达了《“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其中设立了“老字号”认定门槛,具体如下:(1)拥有商標所有权或使用权(2)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3)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4)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5)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6)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7)国内及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老字号企业档案的概念

    谢玉兰认为:老字号企业档案是指1956年以前创立,有独特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并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在其品牌创立、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统特色、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李茂福,松姗也提到:老字号企业档案,记载了企业发展的过程,在企业的振兴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老字号企业档案研究的价值

    老字号档案相较于普通企业档案更具有时代感,也更具有使命感,它们的存在不只是企业自身的财富,更是国家的宝贵财产,所以本文从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研究情况入手,不仅是对档案学研究内容的细化,而且对完善该领域相关研究有一定帮助,还能引导老字号企业关注档案及档案工作。本文对知网数据库关于老字号档案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管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使老字号企业能够重视档案及档案工作。

    同时,老字号企业档案不仅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设、来保护,还需要更多机构或是社会群体来协助完成。比如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协会的联结与指导、商业机构提供给老字号的档案外包服务、公共机构对老字号档案的整合与平台建设、媒体平台对老字号档案的宣传以及公众积极参与的老字号档案的保护与传播等。对老字号企业档案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各个机构能及时参与到老字号企业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当中,使档案多种价值得以发挥而不被埋没。

    二、非遗档案式保护研究趋势分析

    以CNKI数据库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的数据库,截止2018年8月1日,以主题为检索项,以“老字号”并且“档案”为检索词,在删除不相关或非学术性的文章后,共检索到文献52篇,其中发表在期刊的文章34篇,报纸17篇,学位论文1篇。表1和图1分别展现了国内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和时间分布。十六年来的发文量呈波动趋势,说明学界持续关注老字号档案的研究,尤其是2007年和2014年,2007年总文献量的增幅最大为5篇,这年的总文献量较其前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14年达到发文量最高峰。

    从表1可以看出,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没有对老字号企业的认定没有做出详细的分类,老字号企业的认定标准是研究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基础理论;其次,没有深入讨论对老字号企业档案数字化、对老字号企业档案进行编研以及创建老字号档案信息资源库等具体做法,这是研究老字号企业档案的重点和难点。

    (一)来源期刊分布情况

    根据图2可知,《中国档案报》是刊载有关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最多的期刊,达到了14篇,其次是《北京档案》11篇,《中国档案》5篇,《兰台世界》4篇,《黑龙江档案》3篇,《档案》3篇。十多年来,各期刊刊载老字号企业档案研究论文的数量不断增长,说明学界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研究仍呈上升趋势。

    (二)文献被引用情况

    老字号企业档案研究文献的平均被引用频次约1.1次/篇,被引用率相对较低。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是9次/篇;被引用4次以上的文献有5篇,占总来源文献的8.77%;被引用2次以上的文献有9篇,占总来源文献的17.31%。如表2所示。

    (三)关键词分布情况

    为了了解十几年来中国老字号档案研究的重点,对老字号档案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52篇文献中出现频次大于3的有7篇,出现频次最高的“企业档案”12次,“物质文化遗产”10次,“档案资料”8次,“王致和”8次,“档案史料”7次,“档案意识”5次。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涉及的研究内容也是老字号档案研究的重要方面。从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学界对老字号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

    三、老字号企业档案研究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2005年第一篇关于非遗档案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起步阶段的开始。在这一阶段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老字号企业档案,研究的范围只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对于管理方法对策也是泛泛而谈。如许晓雷、胡志富、蓝艳松提出:有的“老字号”企业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疏于管理,档案散失、损毁情况严重,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于源也提出了:商标档案的管理得到了重视,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仍然有大部分的老字号企业由于商标档案意识淡薄,管理不善等,使得老字号企业的商标档案散失、损毁,管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面对这些现状,老字号企业必须认清自身企业档案的特点及价值,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

    (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国内相关研究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结合第一阶段的现状分析,不少学者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价值形态、价值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以何庄为例,他首先总结了北京老字号企业档案特点:地域色彩鲜明、保存十分零散、口述档案为主;同时分析出北京老字号企业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朱萍也提到了老字号企业档案具有文化、经济、法律方面的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具有企业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开发价值、身份凭证、权益凭证等多方面的价值形态。同样,毛灵芳也认为“老字号企业档案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既是老字号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财富,也是我国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现状的分析层面,而是更加深入挖掘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各种价值形态,能够在充分认识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其开发利用。

    (三)深入阶段

    如今,老字号企业档案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深入阶段,这一阶段论文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也更为深入。档案学界论及老字号企业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以及本体档案资源库建设的观点逐渐出现,并结合高新技术提出更为有效的老字号企业档案保护方法。杨祝庆认为“文化产品是信息的载体,档案的文化产品是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作为档案信息深加工的结果,它具有一般的编研成果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企业档案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没有档案的文化产品,档案的文化价值就难以体现。”并提出了老字号企业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五种方法:溯源法、开放法、叫卖法、本位发和系列法,为老字号企业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谢兰玉也提到了上海市静安区对老字号企业档案开发的几点做法:加强宣传,提高“老字号”档案意识;加强指导,促进“老字号”档案自主管理;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管理机制。

    面对老字号企业档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将其数字化,鲁晓明、张澍雅就提出了构建“中华老字号”本体档案资源库的观点“通过建立老字号数字档案之间的语义互联关系,形成老字号本体资源库,从而在老字号档案资源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中华老字号”数字化档案展览语义组织,将老字号信息资源组成新的体系,挖掘不同内容的档案信息,实现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整合和管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老字号企业档案与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已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与趋势,这就要求档案学界不断学习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为老字号企业档案的保护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