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太行深山里的红色广播电台
范文

    张馨文

    1947年3月29日晚,月光朦胧,黑夜沉谧。位处太行深山沟的涉县沙河村如同一位安祥的老人,卧榻在山野中休憩。

    村里的人都不会想到,在一间普通的房子里,此时,晋冀鲁豫军区通讯三处副处长王士光、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常振玉等几个人正守在电台旁。他们有的一脸焦急,有的心头惴惴不安,在等待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因为党中央有一项不寻常的任务落在了他们身上。

    一、不寻常的广播接替任务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播音,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电台呼号为“XNCR”,“X”是当时国际规定的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英文字母,“NCR”是“新中国广播”英文“New? Chinese? Radio”的缩写。

    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期间,这座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红色电台,面向国内外观众,深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根据地的所作所为,像一名传递真理的使者,让人们看到了黑暗中的光芒,被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称之为“茫茫黑暗中的灯塔”,团结了众多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内外同胞。

    1946年11月,尽管中国共产党不想打内战,可是国民党蒋介石毫无和平谈判之心,使国共谈判破裂,一场生死厮杀的内战不可避免,而延安方面也为此做好准备。

    1946年12月底,延安给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三个军区发电,蒋介石要大举进攻延安,延安广播电台播音不能中断,要抓紧做好接替广播的准备工作。1947年3月初,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又给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发电:“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各根据地只有晋察冀和你区有广播电台可以接替。……除重要文章和重要消息由中央编写或审查后发你们播出外,日常电台口播和新华社文字广播全由你们接替,接替时间在约一星期后。”不久,中央宣传部又给晋冀鲁豫去电,告知晋察冀那边已表示不能接替电台。于是,接替延安电台播音的任务便落在了王士光一行人身上。

    王士光祖籍天津,1915年出生于北京,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天津从事秘密电台工作。自25岁起,他先后担任晋察热辽军区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晋察冀军区无线电大队教育股股长兼无线电训练队队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通信三科材料股股长等职,拥有丰富的电讯工作经验。

    1946年的3月,战争风云弥布整个陕甘宁边区,国民党胡宗南部集结20多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毛泽东等人不得不暂时撤离延安。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躲避敌人,也迁至了陕北瓦窑堡,并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自这年3月份以来,王士光他们每天都会站在沙河村的电台房里,注意收听陕北电台的播音。

    可是3月29日晚7点钟,陕北电台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播出。房间里有短暂的沉寂,大家都期望陕北电台能如期播出,可是却又总觉事情有些不妙。

    行事敏锐的王士光马上意识到,陕北电台那边可能出现问题,被迫停播了,必须马上接替。可是,上级并没有发来指示?如果层层请示,恐怕好几天工夫又过去了?党的声音突然中断,敌人会说什么呢?肯定会说中共已被彻底摧毁,连电台都哑声了,政治影响可不好。

    王士光迅速与身边同事们商议后,果断开机,立刻接替陕北电台广播。因为手头没有播报稿件,只能暂时宣布电台出现故障。

    于是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这座房子里的播音员在电台里反复播出了一句话:“陕北广播电台XNCR,由于机器发生故障暂听播音,明天再见……”

    王士光是个敢作敢当的人,为打消同志们的顾虑,他说:“这关系到党的威信,国内外影响,如果追究责任的话,我承担全部责任。”他这么一说,让周围人都由衷的钦佩。

    陕北广播电台“暂停播音”当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常振玉等人连夜组织稿件,以备第二晚正常播出。

    3月30日晚7点整,王士光等人又站在电台旁。在播音员的操作下,先是按照惯例,播出了反映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的前奏曲《兄妹开荒》,接着连呼三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而后,开始正式播放新闻和其他节目。

    从此,从涉县沙河村发出的这个红色电台声波,正式接替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出任务。

    二、来之不易的广播电台

    在物资拮据的年代,八路军的电讯器材也来之不易。说起王士光他们带到沙河村的电台设备,也经历了一番曲折。

    1945年12月,国民党空军派遣一架飞机空运两部归航台,准备安装在河南焦作附近的机场,用于加强空中飞机导航,便于军机往来运输。

    令敌人没有想到的是,机场已被八路军占领。敌机降落后,飞行员发现情况不妙,逃跑已然来不及,当场被民兵俘获。

    当时八路军非常缺乏电讯器材,得到俘获国民党飞行员和缴获重要设备的消息,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立即指示王士光,派人将两部归航台运到麻田。

    等两部归航台运回来后,王士光看了看,当即提出了两种改装方案:一是改装成两部短波发报机,供通信使用,另一种是改装成两部广播发射机。

    八路军前方总部使用的发报机功率较小,如果将归航台改装成发报机,功率增大,会提高发报质量和水平。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发射机、汽油发电机笨重,携带不便,信号功率大,也极易引起敌人注意,引来敌机偷袭。但若将两部归航台改装成短波和中波广播发射机,可以改变太行山没有广播的局面,利用电台广播这种“特殊武器”,对国统区和战场的官兵加强政治宣传。

    在两种方案中,王士光建议采取第二种。

    随后,滕代远听了有关人员汇报,认为将归航台改装成广播发射机好。

    当时八路军已有加强电信设备生产的计划,滕代远给材料股划拨了几部金属加工机床,组建起了电信工厂。

    不久,一些设备拉到了山西看后村。在這里,王士光对发射机的设备和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制定出了归航台改装成两部广播电台的设计方案。

    1946年初,随着战争形势变化,王士光和装配科、材料科、电信工厂的人又来到邯郸峰峰煤矿附近的街儿庄。在这里,他带领一些技术人员,开始了广播电台设备的改装工作。

    说起来,将飞机归航台改装成广播电台,其中的工作量要比改装成发报机要大得多,这需要制造调制器、天线调谐箱、语言放大器等播音控制设备,架设短波和中波发射天线、接收延安台的定向接收天线等。

    由于缺乏零件和设备,王士光他们在改装中,颇费了一番力气和周折。一些电台用的电子管和零部件,有些是归航台本身配套的,有些是从飞机残骸上拆下来,有些是库存产品,还有一些零件没有,只好自己动手研制。

    在制造零件过程中,用的钢铁材料是八路军破坏敌人铁路时搬回来的钢轨,铜材是从民间搜集来的铜元、麻钱和缴来的铜线。电镀用的纯银电极是用银元电解提纯而成。铝皮是用飞机蒙皮碾平。铝板是将飞机残骸的铝铸成坯,再用铣床铣成。电表是用飞机上拆下的电压表、水温表改装而成。可以说,广播电台改装工作十分不易。

    因医疗条件差,在改装工作中,王士光染上了疟疾和中毒性痢疾,病倒了,他一连多日发着高烧。可是在他的心里,却始终惦记着电台改装任务。他让身边同志们拆下一块门板,放到工作室里,把他抬到那块门板上,躺着继续指挥。尽管病痛折磨着王士光的身体,可在他的脑海里,图纸和机器的线路却一清二楚。一个零件应该安装在哪个位置,他指挥分毫不差,工作台调试时哪儿出了问题,他一听声音便听了出来。疟病发作中,只要体温降低一些,他就挣扎着爬起来,亲自动手焊接零件,处理关键部位。

    正是靠着不怕困难舍己为公的劲头,1946年5月,在王士光的带领下,两部广播发射机改装成功,并在街儿庄进行试播音。从各地反馈回的情况看,电台播出效果不错。远在延安的广播电台在一次播音结束后,呼叫邯郸电台,告诉王士光这边,在延安收听邯郸台短波臺声音良好,这让王士光他们十分振奋。

    从这年5月初到6月中旬,利用归航机改装来的广播电台,王士光他们每天转播延安台2小时,并从报纸上选出社论短评和新闻,进行1小时试验播音,这让红色太行山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

    三、隐藏在太行山沟里的广播台

    1946年5月,上级要求试播中的邯郸广播台随同装配科、材料科和电信工厂,搬迁到涉县沙河村。

    王士光认为,让自己干点儿技术活儿还行,可要抓新闻广播,可就勉为其难了,这可不是自己的长处。

    为了让邯郸广播台顺利办下去,王士光找到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尽快派一位广播电台台长主持电台工作,二是希望指定专人负责节目编辑工作,三是建议明确邯郸广播电台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领导。

    张磐石有点儿为难,宣传部事务繁杂,人手少,况且,对电台技术,他们也是一窍不通。于是,张磐石提出,宣传部这边的人不懂广播电台技术,最好还是由军区三处管理。

    王士光又跟张磐石详细解释,电台设备是由美制归航机改装,前方收听播音后,反响不错,发挥广播电台的作用,可以鼓舞我方人员信心,并对蒋管区和蒋军官兵加强政治宣传攻势。在电台维护技术上,宣传部的人放心,三处的同志会抽调人,负责到底,但是新闻稿件编辑和电台节目播出方面,只能请宣传部的人领导。要让三处继续领导管理,等于停台不办,太可惜了。

    随后,张磐石将王士光的建议汇报给了邓小平、刘伯承。

    刘邓表示,这是件好事,很重要,要抓紧办好,人手不够,干部缺口大,要下决心从下面抽调。

    按照刘邓指示,张磐石等人才研究决定,抽调宣传部教育科科长常振玉担任台长,并选派余铭久、于韵琴两位同志做播音员。

    1946年6月,王士光、常振玉等人带着设备,搬迁到涉县沙河村,迅速开始建台工作。

    他们选中了沙河村一座面积较大的北房,改做成大播音室,以备合唱、话剧音乐会等节目播出。在这座房间的东侧,隔出小半间,安装上了播音控制设备和电唱机。在房屋后挖了两孔窑洞,作为小播音室和发射机房。而在两个播音室墙壁上,都钉上了平毛毡,作为吸音材料。

    为防止敌机轰炸袭击,王士光他们还在窑洞前用条石砌了一道防护墙,做好了防空准备。

    电源是个大问题,这里无法扯电线,王士光找来两台旧汽车发动机,改装后,用木炭代替汽油作燃料,带动发电机供电。但是这种发动机运行并不稳定,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用汽油发电机开机应急。而各类物资奇缺,汽油不多,也无法做到充足供应。

    1946年9月1日,邯郸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在每晚6点到8点期间转播延安广播电台节目,转播前后各1小时播出本地节目,包括重要新闻、本地新闻、前方战况等。但是,正因为电源无法保障,10月中旬又不得不停播。停播后,王士光集中人力、物力,解决电源问题。

    1946年9月底,上级从峰峰煤矿抽调了一台锅炉和蒸汽机,运到沙河村,计划2个月建好锅炉房,半个月试车。

    在建造设施中,王士光他们因地制宜,用石头砌了一个半地下室的锅炉房。为了伪装好,不被特务和敌机发现,在房顶上铺上土,种上草。直立的高烟筒容易暴露目标,他们就利用地形,沿着山坡修了一条10公尺长的烟道,再在头部加上两三公尺高的铁烟筒。

    因为烟筒矮,烟道长,必须加装抽烟泵。王士光他们又想了一个办法,让一部分蒸汽从烟筒里吹出,代替了抽烟泵。

    就这样,利用土办法,王士光他们解决了电源问题。1946年12月15日,邯郸电台正式恢复播音,并应前方和蒋管区人员来电来信要求,播音时间增加到了5个半小时。

    1947年3月,王士光接到接替延安广播电台的任务后,决定将中波台改装成短波台,代替延安台,另一部仍作为邯郸台。其中最困难的是需要一块调频合适的石英晶体。石英晶体是从飞机上拆下来的,可是身边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王士光便用金刚砂,一边磨薄,一边测试,最终磨出了需要精密仪器才能磨出的合适晶体。改装后的两个电台可以互为后备,一台坏了,也不至于影响延安台和邯郸台播出。

    沙河电台顺利接替延安台后,1947年5月,新华通讯总社和陕北台的一些人员又陆续赶到沙河村。于是,电台又开始兼做新华社播发新闻稿件和社论的发报机。

    四、电讯事业上的“特等功臣”

    涉县沙河村的电台顺利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后,国民党的测向机也没闲着,很快侦测到了陕北台在晋东南地区。

    可是,敌人始终想不明白:中共的陕北电台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从陕北跳到晋东南呢?

    测向台的人对机器的测试结果有些怀疑,他们担心,如果据实上报,上面不信,会以“谎报军情”之罪杀他们的头。

    依照常规,建立广播电台,需要有机房和动力设施,目标大,容易发现。国民党的侦察机在晋东南一带飞,并没有发现地面存在广播发射台的迹象。

    于是,国民党的人便向上级报告称,中共电台在延安西北定边,并派出飞机,前往定边狂轰滥炸一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沙河电台接替陕北电台播出,邯郸台也没有中断。从各地反映的收听结果看,两台声音都很好,而且陕北台和过去收听没有差别,这让王士光他们十分欣慰。

    毛泽东转战陕北时,随身携带着一个装着干电池的收音机,经常收听陕北台、邯郸台的广播。他对晋冀鲁豫军区电台顺利接替陕北电台广播一事,很是满意。

    后来,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首长也特地赶到沙河村,看望王士光他们,肯定了王干光一行人艰苦创业、勇于负责的精神。

    董必武称赞道:“你们广播是战斗号角,起的作用很大呀!”陈毅说:“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你们在后方呕心沥血广播,都是为了打败蒋介石么!”刘伯承则提出希望:“我希望你们好好工作,保证部队每天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1947年8月,为表彰广播台建台有功人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军区政治部联名给王士光记特等功一次,并奖给王士光“特等功臣”锦旗一面,“人民功臣”银质奖章一枚。同时,其他一些同志也分别被授予了“人民功臣”铜质奖章或锡质奖章。

    1948年5月,按照上级指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由涉县沙河村迁至平山县。1949年3月,又迁至北平,并在这年12月,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后,在无线电领域拥有专长的王士光先后担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工业管理处处长、重工业部电信工业局副局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今,在涉县沙河村,王士光他们曾经战斗、生活和工作的窑洞依然存在。透过窑洞里的痕迹,后人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王士光等老一輩革命家是如何在太行深山里艰苦战斗、生活和工作的,当年的红色新闻电波是如何飞出太行山,向全中国发出最响亮的声音,让人振奋,给人希望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