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童题材纪录片故事性的挖掘与创作研究 |
范文 | 摘 要:儿童题材纪录片与其他类别的纪录片有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儿童题材纪录片记录的内容太过于琐碎。在拍摄时间保证的前提下,不难拍到关于孩子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这所有有意思的事情都要一一讲明白吗?那肯定是不必要的,那如何在众多内容中去挑选故事来讲呢?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文章将从两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对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故事性的挖掘。 关键词:儿童;纪录片;故事 一谈到纪录片大家首先会想到真实性,但是盲目的去追求真实性就会由于太过于客观的纪实,不加入任何主观的思考,导致纪录片成为一部镜头的堆砌,像一篇流水账一样,从头到尾虽然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但观看完之后并不明确整部纪录片究竟是想要表达了些什么、。因为导演没有加入主观思考在里面,所以导致片子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以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但这也产生了新的质疑,纪录片讲故事会不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1]曹迟在《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中提到:纪录片的故事性并不是非客观性的,或者说成是虚构的,相反,它和客观性紧密关联,是在客观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题材上的、叙述中的故事特点。笔者认为人的一生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故事构成的,因为我们这一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和各色的人有交集,有冲突矛盾,在我们去克服困难,解决冲突矛盾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故事。而纪录片就是把这些故事有影视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纪录片讲故事并不会影响到纪录片的真实性。而笔者拍摄的儿童题材纪录片也就是在讲幼儿成长的故事,但是如何讲关于幼儿成长的故事呢? 张以庆的《幼儿园》讲述的是发生在一所幼儿园里面的小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纪录片里面包括了小朋友们第一次到幼儿园里来,各种哭闹,吵着要回家,吵着要找妈妈,不会自己吃饭,不能一个人睡午觉,到最后小朋友们都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大班的小朋友们也都从幼儿园毕业这时候片子结束。导演张以庆在这部纪录片中并没有选择大家所预期的那些故事,像孩子们是如何上课的,是如何学习知识的,是如何度过六一儿童节的。导演张以庆说过:在没确定拍什么之前先要明确一定不拍什么。因此,张以庆导演摒弃掉那些大家习以为常的故事,从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小事上入手去拍摄,来表现孩子的生活和心理成长,比如说孩子们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次独立吃饭、睡觉、第一次学习孤单、第一次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我们成人对于这些小事,可能已经把这些记忆尘封起来,储藏在被我们遗忘的角落里了,但这些小事对于无论是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还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往长远来看,这些小事也影响了我们一生。 儿童题材纪录片《小人国》是由张同道导演拍摄的一部纪录电影,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在一所名字叫做“李跃儿巴学园”的幼儿园里,有一群年纪从两岁到六岁的小朋友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关于成长的故事。在纪录片中导演没有把每个小朋友都泛泛而谈,而是选择了在幼儿园里比较有特点的四个小朋友来讲他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名字叫做辰辰的女孩子。这名叫辰辰的女孩每天早上都会很早的来到学校,但她到学校之后,并不会来到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而是一个人在教师门口呆着,老师问她为什么不进教室,她说她要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是一个叫做南德的男生,但是他因为父母原因每天都来的比较晚。所以辰辰就无论春夏秋冬,都在等着辰辰的到来,辰辰来了之后,两个人就开始玩起只属于他们俩的游戏,过家家,也不会去和别的小朋友有太多的交流。后来两位孩子的父母觉得这件事情对两个小孩的成长并不有利,南德的父母就考虑给南德转学,老师和校长以及两位孩子的父母也坐到一起讨论过孩子这个现象,老师觉得这并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南德的父母还是放心不下,最终南德还是转学了。张同道导演通过寻找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讲述关于幼儿的故事。通过辰辰的行为我们可以判断出辰辰是一个依赖性比较强的女孩,因为在幼儿园一个陌生的环境,挚友南德能让辰辰感到轻松。但在坚持等南德这件事上辰辰又是那么的坚强,这也为他们俩日后建立深厚的友情奠定了基础。通过典型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幼儿更深层的心理状态。 我们在进行儿童题材记录片创作的过程中的时候主要是遵循了两条原则。首先这个故事能反应出儿童的心理的成长。因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问题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比如2岁前的孩子思维发展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思维和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连,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行动停止了思维也就停止。2岁以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初步发展,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5岁以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此可见,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成人往往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来得到错误的认知,所以我们选择的故事首先要体现出儿童心理的成长特点。比如在给被摄对象讲解蔬菜是怎么来的这件事上,孩子的母亲选择和孩子一起种菜的这样一种方式,让孩子直接看到蔬菜的生长过程,比用语言描述更有感知力,也让孩子喜欢上了蔬菜。 其次,选择的故事应是成长的关键点。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儿童的心理和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选择的故事应是在这个成长阶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出儿童在这个时期内心理特点的一个故事。我们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选择了培养被摄对象习惯的故事,两岁的孩子开始逐渐产生自我意识,能区分出他人和自己,还能意识到这个玩具是我的,别人拿走我就没有了,以及会用“我”这个代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就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点。因此,我们选择了孩子的父母培养孩子穿鞋、爱干净的好习惯的故事。我们通过讲述父母在培养孩子习惯时的观点不统一,孩子不听从父母的教导,学会撒谎、隐瞒,到最后父母观点一致,孩子开始主动穿拖鞋的这样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来表现孩子在这一关键点上,孩子思想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 其实我们不只是单纯的在挖掘孩子们的故事,在挖掘孩子们的故事的时候同时也是在通过孩子看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各种磕磕绊绊中长大,没有谁的童年是只有欢笑没有眼泪,但我们却能在每次哭泣的时候学会擦干眼泪,在每次失败中学会让自己更好,在每次彷徨的時候明白我们到底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大人。我们现在长大了,但也请不要忘记那个在对自己充满希望的小时候的我们。 参考文献 [1]曹迟.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J].当代电视,2003(8):36-38. 作者简介 崔黎明(1994-),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儿童纪录片创作的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