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师范高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研究
范文

    严锦霞

    摘 要: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艺术的生命所在,是传递舞蹈作品精神内涵的重要方式。舞蹈教学中,要从观察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来加强对师范高专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师范高专;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

    当前,在师范高专舞蹈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偏重学生舞蹈动作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导致学生舞蹈表演单调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激情,难以产生心灵共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的舞蹈作品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穿透力以及震撼力。

    1 培养学生舞蹈观察力,领悟舞蹈动作表现精髓

    舞蹈观察力是舞蹈表现力的重要一环,舞蹈肢体语言的学习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在师范高专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舞蹈观察力的培养,掌握舞蹈动作要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和教学有效性。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观察示范动作细节,培养学生敏锐的舞蹈观察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手段,观察越细致,感知到的内容就会越全面、深刻。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细节,尤其是对关键技术动作的观察清晰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舞蹈动作的掌握和表现力。所以,在做示范性舞蹈动作前,教师可以提出观察任务,明确观察点,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一个细致的观察,通过动作对比,从中找出各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发掘出其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领悟舞蹈动作表现精髓,提高舞蹈观察力和表现力。例如,练习《打水的女孩》这一舞蹈曲目时,有些学生的手势与肢体总是配合不协调,为了突破这一错误动作的桎梏和限制,实现动作的规范性,笔者就学生容易出错的手势与肢体动作进行多次的示范,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演示的每个动作,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和修正,进而掌握正确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规范性、准确性以及流畅性,又可以锤炼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为舞蹈表现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2)借助多媒体课件,锤炼学生敏锐的舞蹈观察力。多媒体课件集图像、视频、声音等功能于一体,在开展舞蹈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舞蹈表演,积极开动脑筋,相互交流探讨,增强学生舞蹈观察力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优化舞蹈教学。比如,学习傣族舞蹈《天上人间》时,笔者让学生边仔细观看舞蹈视频,边就舞蹈表演者们的舞蹈动作、舞蹈技巧和舞蹈流畅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舞蹈观察力、感知力以及表现力的形成。

    2 加强舞蹈作品理解力,把握舞蹈作品情感基调

    舞蹈理解力是舞蹈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是舞蹈理解的核心,是舞蹈艺术的根基,情感基调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舞蹈作品理解和表演的深度。舞蹈者只有对舞蹈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熟练把握舞蹈作品情感基调,才能通过有效的肢体语言将舞蹈作品内涵意蕴、思想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以舞传情、以舞育人的目的。所以,在师范高专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力和感受力,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舞蹈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舞蹈作品情感基调和整体风格,从而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具体包括:

    1)熟悉舞蹈作品背景。任何舞蹈作品,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熟悉舞蹈作品蕴含的民族历史、习俗生活、地域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背景知识,了解舞蹈作品创作者的心态、情感、风格以及创作意图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舞蹈作品,体会舞蹈作品情感,进而在表演时准确地表现情感,传达舞蹈作品内在含义。比如,极具民族特色的精品舞蹈佳作《黄河》,旋律激扬,气势磅礡,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辉煌历史和奋斗征程,讴歌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在表演前,若舞蹈表演者对《黄河》的创作背景不够了解,则难以演绎出震撼人心的舞蹈场景,无法为观众呈现一场绝佳的视觉盛宴。

    2)剖析舞蹈作品形象。舞蹈作品形象是舞蹈作品美的外化体现,不同的舞蹈形象,其思想感情、精神风貌与内在气质是有所不同的。准确理解舞蹈作品形象是把握舞蹈作品内容和情感基调,提高舞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基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舞蹈作品形象,反复揣摩其性格特征,认真分析其肢体动作,用心领会舞蹈形象的情感变化,挖掘舞蹈形象的艺术表现力,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舞蹈形象进行二次加工和塑造,从而使舞蹈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为舞蹈形象的生动演绎做好铺垫。例如,红色歌剧《江姐》,情节引人入胜,旋律跌宕起伏,情感基调悲壮昂扬,通过再现革命先驱江姐的英勇事迹,表现了革命年代地下党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在舞蹈表演时,要想充分表现出江姐赴死的悲壮和为革命坚贞不屈服的气节,以其强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唤回观众心目中久违的英雄形象,就需要对江姐这一舞蹈形象进行透彻地分析。

    3 發展学生舞蹈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效果和质量

    舞蹈是一种创造性艺术活动,舞蹈教学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出会跳、善编的舞蹈人才。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舞蹈创造潜能的激发和培养,推动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发展和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创编和演绎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提高舞蹈表现效果和质量,彰显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对此,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发展学生舞蹈创造力:

    1)深入生活,挖掘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舞蹈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用心体会生活的过程,捕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和完美的动作形象,挖掘生活中的舞蹈创作素材,将日常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舞蹈艺术的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舞蹈创作灵感,发展学生良好的舞蹈洞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譬如,舞蹈《幸福小院》,以爱与渴望为价值取向,聚焦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演绎出空巢老人情感深处的守望与挣扎,表现了平凡而伟大的真爱情怀,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为了还原最真实的舞蹈形象,更好地展现出空巢老人的内心状态,创编者和表演者深入生活,走近社区和敬老院,捕捉空巢老人的一举一动,还通过多方交流沟通,了解老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诉求,最终打磨出这一动人心扉的舞蹈作品。

    2)鼓励想象,开发创作思维,提高舞蹈构思力。舞蹈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借助多种手段,加强学生想象力训练,以此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增强学生舞蹈构思和创编能力。如: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空间物体的大小、位置、方向、高度等,捕捉身体反应动作,进而探寻出真实的舞蹈动作表现方式;或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影子的前后、聚散以及长短等变化,捕捉动作感觉,构思多样化的舞蹈动作;或利用几幅画,引导学生张开想象力的翅膀,构思舞蹈生动的舞蹈作品。以古典舞《清明上河图舞》为例,创编者就利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胆想象和联想,创造别出一格、优美典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在平时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一方面要夯实学生舞蹈基本功,规范学生舞蹈动作要领,另一方面要借助多种有效手段,强化学生舞蹈表观察力、感知力、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以及感染力,提升学生舞蹈艺术修养,增强舞蹈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肖丽娟.浅析舞蹈教学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9(24).

    [2]卢湘情.浅谈舞蹈演员舞台表现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9年14期.

    [3]董旸.如何培养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09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