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浅谈 |
范文 |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各个行业领域都在进行积极的革新和升级,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致力于为读者用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阅读服务这一目标。本文对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创新服务原则进行了探讨,结合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个性化;阅读;服务;数字化 近些年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公共图书馆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公共图书馆中需要处理的信息繁多复杂,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和速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拉近和读者用户之间的距离,增加信息交流和互通,实现知识的快速、高效传播,数字化图书馆明确了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目标,结合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1 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创新服务原则 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仍旧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读者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积极适应现代化社会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为读者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实现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道路上,应坚持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基本理念原则,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尊重读者用户,将读者的评价指标纳入图书馆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在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购买、上架、整理、外借服务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互联网+”和图书馆服务结合在一起,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意识,树立起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观念,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精细化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共同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1]。 2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时代遗留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受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问题,降低了服务用户的质量和效果。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构建起数字图书馆的模式,根据读者用户的使用现状来看,大部分用户需要信息搜索时会选用网络搜索的方式、而不是在数字化图书馆中查询和获取信息。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整体的数字图书馆使用率较低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接入口不统一、资料检索水平较低、源数据形式不一致等原因导致的。近些年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已经在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遗留问题仍旧存在于目前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中,各个系统之间的资源开发统筹、数据传递等存在诸多不足,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发展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2]。 2.2 大数据时代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逐渐完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思维和服务模式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方如此,读者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给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大数据技术中涵盖了多种内容,包括图书发展趋势、客户需求调查分析、概率统计等,公共图书馆在可视化技术、语义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下改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但是由于应用技术的大环境发展较慢,导致技术的优势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技术的使用有效率较低。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较为重视,目的是将用户和信息匹配到一起,对用户搜索信息的频率和信息之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实现用户和信息的连接,这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来说不仅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更是数字化时代下的技术挑战[3]。 3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途径探索 3.1 拓展圖书馆资源 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要为读者用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首先需要丰富数字资源的支撑,公共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扩充公共图书馆资源库,包括各种学术论文、可研报告、期刊杂志等。数字资源的范围在大数据时代可逐渐扩大,不仅仅限制于以上电子版材料中,还可拓展出更多读者用户所关注的内容,包括社会热点信息、政府信息等,实现多样化、复杂化的数字化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结合热点新闻、文献材料等多种丰富的信息资源,结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出发点,将信息统一整理在一起,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度,为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除此之外,适当加工数字化资源的深度,打破原有的数据结构,实现到数据结构和建构的二者相结合。例如借助大数据技术解构某个文献资料,将文献资料中的框架、知识单元分解出来,将其与文献建立起语义联系成为新的知识点,通过架构使数字资源更加丰富[4]。 3.2 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在大数据技术中,语义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语义技术将复杂的数据关联在一起,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语义技术等将数字文献和词典中的语义结合在一起,对数据之间存在的各种语义关系进行分析,挖掘相关联数据。类聚技术能够将大量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和汇总,将相关联的数据资源集聚在一起,面对大量、复杂的数据,类聚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数据资源管理,向用户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当用户检索某个信息的时候,可以跳出接近主题、信息关联的资料信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另外,检索技术的应用,应在快速检索的基础上,实现跨平台、跨资源的检索,在主页面中体现全部的功能,保持界面清晰、易懂。 3.3 转变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对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应同时进行创新,面对多种多样的资源产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待开发的产品,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源储备量,打造丰富的资源产品服务。在数据文献等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出知识库、推理库等服务。结合用户不同的职业、年龄段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和视频等资料,帮助用户实现自我学习和提升。改变原有的被动服务模式,获取用户请求后结合不同的需求向用户提供推送服务,通过自动答疑、专家平台等方式,体现出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智能化特征服务[5]。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各个行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也正随着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升级。结合读者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性,强化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和精细化服务。消除公共图书馆和读者用户之间的距离感,致力于创新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未来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华.公共图书馆个性化外文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和内容的建设——以桂林医学院SCI信息产品开发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32(06):72-81. [2]崔玉华.探析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传媒论坛,2020,3(12):114+117. [3]罗碧峰.新形势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1):110-111. [4]杨晓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73. [5]陈瑶,刘壮,等.高校智能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65-66. 作者简介 周越(1984-),女,汉,山西大同,大学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