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S校学生阅读与图书管理现状及思考
范文

    摘 要: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资源呈现多样化,图书管理呈现灵活化和网络化,管理服务呈现信息化和差异化,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本文以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为切入点,以S校为例,设计问卷对学生基本情况、阅读习惯、图书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研,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找到图书馆藏使用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图书使用特点,探讨如何激励学生阅读以及创新图书管理服务等,以期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更好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

    关键词:大数据;阅读习惯;馆藏配置;入馆教育

    1 引言

    互联网时代,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知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纸质教材不再是信息和知识获取的主要手段,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高校图书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资源,是课堂育人的重要补充。图书馆藏能否使用好,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一项指标。然而信息时代,各类新媒体、弹出窗口等无时无刻向人们推送着信息,导致大众(包括学生)精力及时间被碎片化分割,阅读行为也呈现碎片化的趋势。阅读环境、阅读书目获取的便捷性将更大程度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行为。

    2 高职院校图书馆藏特点

    相比较普通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更重视实务知识学习,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因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要任务,就图书馆图书资源配置来讲,高职院校专业类图书(如标准、规范、实务等)方面的图书需求更大,而相应的科研类图书需求相应减少。在馆藏特点上,因为专业类图书需求量较大,容易忽视掉基础图书的丰富性,往往外语、历史等书籍类较为匮乏不能满足阅读需求;同时专业的标准、规范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高职院校对专业类图书的更新速度要求也较高。

    3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调研

    本文以S校为例,设计问卷了解学生阅读情况,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阅读习惯、图书馆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随机调研,共收回问卷265份。通过比例分布和交叉分析的方法,了解馆藏使用的基本情况和学生阅读现状。

    参与调研的学生中,大二学生占比81.13%,大一同学占比12.83%,大三学生占比4.53,已经毕业学生占比1.51%。本次调研大一大二在校生占比93.96%,完全能代表S校目前图书馆藏使用情况以及S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普遍性。通过调研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了解到53.96%的学生课余活动会选择看书,看电影和聚会聊天是学生选择次多的课余活动。S校在每年新生入校时均会对新生进行集体的入馆教育,然而通过调研,接受过学校统一组织入馆教育的人数仅占比不到一半。S校开设有图书馆服务微信公众号,通过调研发现有56.6%的同学表示非常清楚S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40.38%的同学表示大概知道,3.02%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图书馆的开放时间;92.08%的学生表示熟悉S校图书馆借还书流程,仅有7.92%的同学不清楚S校图书馆的借还书流程。当被问道是否熟悉使用图书馆检索系统时,仅有70.19%的同学表示会使用,甚至有4.53%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图书检索系统。通过多选项调查,会选择借阅经典名著学生的占比54.34%,其次占比第二的是“到图书馆以后经常性随机选择”,达到40.38%,畅销小说和规范标准、英语考试等学习资料的学习占比稍次之。

    通过将“是否接受过入馆教育”和“能否使用图书检索系统”交叉分析发现,接受过入馆教育的同学会使用图书检索系统的比例为76.56%,未接受过入馆教育的同学会使用检索系统的比例为64.23%。通过将“是否接受过入馆教育”作为自变量,与“是否知道S校图书馆开放时间”、“是否清楚S校借书流程”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接受过入馆教育的同学明显比没有接受入馆教育的同学对图书馆开放时间、借书流程等更为清晰。通过将“是否接受过入馆教育”作为自变量,与“每学期纸质书借阅数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接受过入馆教育的学生阅读总量高于未接收入馆教育的学生。可见,入馆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次阅读引导的重要意义。通过学生看书时间段选择的调研发现68.68%的同学阅读时间呈现碎片化,有时间就进行阅读,而29.43%的同学选择集中在节假日或者大段的空闲时间来看。

    通过调研,每学期学生在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每学期借阅纸质书3-6本的同学占比最高,约达45.66%,而每学期借阅数量在2本以下的同学占比33.58%,每学期借阅7本以上的同学占比15.47,也有5.28%的同学表示从来不去借书。关于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仅有16.23%的同学表示经常使用电子资源,65.28%的同学表示听说过电子资源,但并不知道如何使用,甚至有18.49%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电子资源。在平时选择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进行阅读的调研结果显示,46.04%的同学对电子书和纸质书使用体验近似,38.87%的学生表示喜欢看纸质书,12.08%的学生喜欢看电子书,总的来看,接受并喜欢阅览电子书的同学占比58.12%。35.47%的学生每学期阅读电子书的数量占比35.47,纸质书总的来讲还是更受欢迎,但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接受度上是基本相同的。

    关于是否会使用图书检索系统查到图书索引号并准确找到藏书位置的回答中,有26.42%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检索系统在哪,21.13%知道检索系统,但到图书馆后没有找到可查询的相应设备,32.45%的学生表示会进行图书检索,但仍因不清楚藏書位置而不能快速找到图书,仅有20%的同学能够熟练操作检索系统,并能准确确定图书藏书位置。关于学生不喜欢去图书馆借书或看书原因的调查显示,“又想看的书但是图书馆没有”的情况占比17.36%,“没有时间看”情况占比16.23%,“图书馆借还书流程繁琐”情况占比9.43%,仅有0.38%认为图书馆环境不好。

    对图书馆环境的满意度调查显示,63.4%的同学对图书馆环境非常满意,表示很不满意的同学占比1.13%。其中,关于图书馆图书分类分区是否合理,是否满意能够快速获取图书检索设备、对图书馆图书更新的速度是否满意等问题中,一半以上的同学感觉很满意。关于图书馆现有资源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的调查显示,71.7%的同学表示基本能满足需求,22.64%的同学表示可以满足学习需求,满足不了其他阅读需求,4.53%的同学表示满足不了学习需求,可以满足其他阅读需求,1.13%的同学表示图书馆资源不能满足各种阅读需求。

    4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及图书管理存在问题

    结合问卷调研结果及学生建议,S校图书馆主要存在问题有“检索难、找书难”、借书流程不清晰、图书分类分区和存在问题、图书分布不集中,图示不规范、藏书不丰富、专业类图书更新慢等问题。学生也就图书馆管理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完善图书馆设施设备、增加自习室空间和桌椅、推出线上电子书、加强环境管理、更新专业性图书、增加图书馆智能化和便利性等。其中完善图书馆设施设备主要有灯具、厕所维修,增设桌椅插座、饮水机、开放电梯、增强网络信息等,智能化方面希望推出更多网络资源,进出图书馆刷脸不刷卡等。

    5 基于S校学生阅读及图书管理问题思考及建议

    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图书管理不规范,都导致了高校图书馆和阅览室藏书的使用效率较低,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也让图书馆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职能。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阅读行为的转变,借助大数据进行智慧采购等,图书管理尤其应该适应这些变化。图书馆应从规范图书分区分类、加强学生入馆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张贴更为明细清晰的图书分区指引,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一方面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图书阅读推广等,收集学生意见,极大的增加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加强图书馆数字平台建设,通过后台分析学生点击率和节约率实现图书智慧采购,增加数字资源如电子书等服务,依靠现代技术简化借书流程,如设置人脸识别进馆等。

    参考文献

    [1]李洁.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王英琼.提高公共图书馆馆藏利用率的解决之道[J].科技传播,2020,12(10):20-21.

    [3]张晓莉.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现状和数据的统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5):72-74.

    [4]甘指南.新媒体下碎片化阅读对读者阅读倾向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113-114.

    作者简介

    郭建航(1970-),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馆员,本科,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4:36